新时代区域卫生规划.docx
《新时代区域卫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区域卫生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区域卫生规划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救治能力,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根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康2030”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现状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东连金城江区,南傍大化、巴马县,西接凤山县,北邻南丹天峨县。地跨东经1075107。43,北纬241324。5,
2、县境内东西横距65公里,南北纵跨68.5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群山环抱,石山土丘交错,浅谷深壑纵横,红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境内115公里,全县总面积2437平方公里。辖6镇8乡,境内聚居壮,汉,瑶,毛南,侗,侬佬等11个民族。2020年全县户籍总人口31.33万人,常住人口21.98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4.99万人;常住农村人口16.99万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341.7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8%。,人口出生率889%o。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6个,其中包括县级医院2所(二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所,其他机构20所,
3、村卫生室147所。实现了村村有政府举办的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级有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的目标。全县编制床位数853张,实际开放床位数1024张。卫生人员1630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68名;执业(助理)医师362名,注册护士580名。研究生学历占0.04%,大学本科学历占34.22%,大专学历占46.6%,中专及以下占19.13%o20162020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4.29张增加到4.6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1.17人增加到1.6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1.93人增加到2.6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由0增加到2.82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由0.56人增加到0.67人
4、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68.6259万人次,较2016年下降3.3%;住院总人数3.9229万人,较2016年下降了9.25%;病床周转次数41.5次,病床使用率62.13%(医院病床使用率79.18%),出院者平均住院7日。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2016年分别降低了0/10万、3.43%。、4o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妇幼保健网全覆盖,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改善,逐步形成了婚前、孕前、孕产、产后、儿童“一条龙”服务链。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
5、面临形势发展机遇。坚持党的二十大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迫在眉睫。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与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市东巴凤区域一体化,万亩中草药核心示范园、县中草药产业园、艾草文化产业园等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新的机遇。面临挑战。当前,全县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能力与群体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亟待提升。“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健
6、康”建设步伐仍需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均、整合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多元化资源供给程度不高,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发展融合度有待加强。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健康建设为统领,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构建高水平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底线,强化预防为主和医防融合,加强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机构从各自为战向整体协作转型,发展方式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
7、转型,为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预防、治疗、康复与健康促进,坚持中西医并重,整体规划。结合人口分布、地理条件、疾病谱等因素,分类制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需求导向,平急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扩大资源供给,提高质量水平,优化结构布局,提升配置效率,既立足平时需求,也充分考虑重大疫情防控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强化预防为主,加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投入力度,建立医防协同机制,把重大疾病防控放在早期阶段。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密切上下联动,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8、提质扩能,优质均衡。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重点人群保障力度,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资源配置、服务水平差距,促进健康公平。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坚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主导地位,强化监督管理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健康需求。(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形势需要、有力支撑健康建设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分工明确、密切协作、运行高效、整体智治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优
9、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达到全区平均水平,中医药壮瑶医药实现振兴发展,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表1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领或号主要指标市县指标性质2025年2025年疾预方控利体系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数(万人)44指导性rZ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10010
10、0指导性应医字救台体系CV每万人口急救车数量(辆)0.770.77指导性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100100指导性C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比例(%)100100指导性6每千人口重症床位数(张)0.450.16指导性公正医字机勾高天量殳展78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7.305.24指导性其中:县办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4.34.79指导性每千常住人口康复病床数(张)0.420.27指导性CJ每千常住人口精神科床位数(张)0.780.43指导性1O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张)0.850.6指导性11每千人口执业(
11、助理)医师数(人)2.831.91指导性1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3.742.69指导性13每千人口药师(土)数(人)0.540.3预期性14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44约束性15医护比1:1.321:1.4指导性16床人(卫生人员)比1:1.601:1.60指导性中药承新爰专刈17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620.2指导性18全县各公办医疗机构设有中医馆(科)覆盖率()100100预期性重点人佯健蓑服务补豆板19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4.5左右4.5左右指导性CZ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6060指导性健蓑水F1人均预期寿命(岁)79左
12、右79左XJ指导性Z2健康预期寿命(岁)同比例提高同比例提高指导性备注:表中2025年以常住人口22万人测算相关指标。三、机构设置与功能定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构成,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面向全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与健康促进等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提供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并承担相应管理工作的机构。主要职责是按照上级要求,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开展区域业务规划、科研培训、信息管理、技术支撑及对下级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监督考核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我县主要
13、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等机构。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数在本辖区内设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功能定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能包括监测预警、检验检测、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人群健康状况监测与调查、综合干预与评价、信息管理与发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指导等,其中,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是其核心职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与常态化防控、健康管理与教育组织实施等。2 .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数
14、在辖区设置1家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县妇幼保健院以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和生殖保健为中心,以必要的临床诊疗技术为支撑,加强保健与临床融合,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并负责辖区妇幼健康业务管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县域内妇幼健康业务管理、人群服务和基层指导,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3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依托县人民医院为龙头,设置县级120急救中心(站)。功能定位:县120急救中心(站)承担伤病员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开展急救技能普及宣传、培训和科研等工作,承担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4 .职业病防治机构设置:依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建立职业病防治支撑网络。
15、县人民医院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功能定位:主要承担对辖区劳动者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患者筛查等任务。5 .精神卫生机构设置:加强兰城医院精神科建设,依托精神专科医院诊疗,在县人民医院设置精神心理科,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设立精神(心理)科门诊。功能定位:县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要承担常见精神疾病诊疗、康复、健康教育、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等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基层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和居家康复指导、居民心理健康指导等任务。6 .卫生监督机构设置:贯彻国家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总体方案,设置1家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承担辖区内医疗卫生等行政执法工作。功能定位: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中医
16、药管理局委托卫生健康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依法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和中医药服务等行政执法工作,查处违法行为。7 .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健康教育体系主要由县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以及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功能定位:制定健康教育标准和技术指南,规范健康科普和健康传播,开展健康传播、健康科普、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管理与发布,提供健康素养监测与评估、各类健康促进场所建设等技术支持,负责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和专业人员培训、适宜技术推广等。(二)医院医院分为政府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
17、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的有效保障。1.县办公立医院。机构设置:在县级区域依据常住人口数,设置1个县办综合医院和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设置康复门诊和老年人病房)。功能定位:县办医院主要承担县级区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诊急救和危重症转诊任务,负责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向县级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8 .民营医院机构设置:由投资主体自行选择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院。功能定位:民营医
18、院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和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或在儿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建设专科医疗卫生机构。(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务室、门诊部等,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双网底”作用。机构设置:每个乡镇设置1所乡镇卫生院,合理设置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范围和村级人口分布特点,优化行政村卫生室设置。人口较少的偏远地区要建立完善多形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
19、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四、卫生资源配置(一)床位资源1.合理增加床位规模。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公立医院床位规模,重在控制床位的过快增长,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24张,其中,县级医院床位数3.34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9张。在县级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床位数2.84张,社会办医院0.4张,预留不低于0.1张的空间。2 .优化床位资源配置结构。适度控制急性治疗性床位增长,增量床位向传染、重症、精神、康复等领域倾斜。研究建立床位分类管理制度,建设全县床位资源信息系统,推动床位资源急慢分开
20、统筹调度。3 .提高床位综合服务能力。优化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标准,合理提高床均面积,全面提升床位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优化床位与卫生人力配置比例,到2025年,床护比、床医比分别达到1:0.5、1:0.36,床人(卫生人员)比维持在1:1.6左右。4 .提高床位使用效率。鼓励医疗机构成立住院服务中心,打破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全院床位和护士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5 .加强床位资源配置管理。参照国家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综合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床位数量、质量、结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床医比、床护比、床人(卫生人员)比等指
21、标,合理确定本单位医疗卫生床位总量。原则上,公立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低于75%、平均住院日高于7.9天,不再增加床位。6 2县级医院床位配置规划(单位:张)医院名称2020年编制床位实际开放床位“十四五”建设项目及床位规划数2025年我划编制床位县人民医院3814101.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仓1伤401中心。建设3-5个市级重点学科。2.完成新院区项目建设任务。4.增加编制床位20张县中医医院1261261.推进建设营养食堂及药膳中心。2 .建成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3 .增加编制床位2张128县妇幼保健院60601 .特色专科(儿童康复)建设项目。2 .推进新院区项目建设任务。3 .增加编
22、制床位36张。96兰城医院0881.加强兰城医院精神科建设2.增加编制床位2张90表3乡镇卫生院床位配置规划(单位:张)医院名称2020年编制床位实际开放床位“十四五”建设项目及床位规划数2025年我划编制床位隘洞镇中心卫生院7797增加编制床位3张80巴畴乡卫生院1515增加编制床位2张17长江中心卫生院4045增加编制床位5张45长乐镇卫生院2838增加编制床位10张38大同乡卫生院1616增加编制床位0张16镇卫生院3035增加编制床位0张30花香乡卫生院2122增加编制床位1张22金谷乡卫生院1212增加编制床位2张14切学乡卫生院914增加编制床位1张10兰木乡卫生院1824增加编制
23、床位0张18三弄乡卫生院88增加编制床位0张8二石镇中心卫生院4858增加编制床位2张50泗孟乡卫生院1430增加编制床位1张15武篆中心卫生院5170增加编制床位5张56(二)人力资源1.合理提高公共卫生人员配置标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原则上按每万常住人口1.75的比例配备。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一般按每万常住人口1名的比例配备,按照设立床位数1:1.7的比例确定临床人员。乡镇卫生院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按每万常住人口1.25的比例配备。2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为满足快速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区域 卫生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