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纬线: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经线:经线都是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3纬度和经度 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在南极、北极。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为什么要用西经20和东经160划分东西半球?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4地球的运动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
3、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看方向的方法:a一般的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c经纬网,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4、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有
5、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9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世界上的两大山脉带(多火山地震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10.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11. 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12. 世界之最: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