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3.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理解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4.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点,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5.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难点重点:长征
2、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难点:体会红军的长征精神。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学生畅所欲言、自我展示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握长征经过,感受长征的艰辛和不易.体会长征精神。导与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红军自制的棕背心、红军自制的草鞋和天险腊子口、娄山关、夹金山。教师讲解:同学们,80多年前,有一批红军战士在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走了二万五千里的路程。这一路他们野菜充饥,风雨侵衣,这一路他们冒着敌人的围堵攻克娄山关、腊子口这些素有天险之称的重地,爬雪
3、山过草地,语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对红军战士特别钦佩又好奇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教师随笔新课讲授板块一:大兵压境突围败长征原因1.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党内“左”的错误战略战术失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导致中国共产党被迫转移,开始长征。2.阅读课本81页,填写下列表格。板块二:绝处逢生万里行长征经过1.教师:同学们看课本82页,并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思考红军长征初期的路线。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并明确答案。教师: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惨重,人数由8万多锐减到3万多,这时红军长征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博古等人执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17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