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中心组(支部)学习资料汇编(第一议题) (文化思想).docx
《2024年5月中心组(支部)学习资料汇编(第一议题) (文化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5月中心组(支部)学习资料汇编(第一议题) (文化思想).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参考资料一、学习专题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二、参考资料1.共产党员网:习近平文化思想2 .新华社: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3 .人民日报:学习宽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4 .新华社: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一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一5 .新华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二6 .新华社:“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三三、自学内容(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略)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略)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略)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略)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略)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喀)习近平文化思想共产党员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继承发展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探索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脏的理论总结。20
3、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墙重要的工作,明确“两个巩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并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即:(1)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2)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
4、任务,(3)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4)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8)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9)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
5、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脸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即:(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4)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十四个强调”是指:(1)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
6、主义文化新辉煌;(2)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5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6)强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7)强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
7、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8)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9)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脓;(IO)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能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2)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13)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
8、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等等。新的文化使命是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旗现代文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提出“七个着力”重要要求,即:(1)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2)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
9、力,(5)着力康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7)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
10、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新华社2023年10月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与以往相比,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实践总结、理论结晶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
11、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倾注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书记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
12、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息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
13、新作为。如何才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明确首要政治任务,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基本遵循原则,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度续中华文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
14、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一系列重要内容,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彰显了这一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思想武劈、行动指南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更要科学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内部环境看,踏上新征程,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15、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从国际局势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从技术发展看,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汇聚网上网下同心圆。从自身发展看,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事业发展迈向新天地。因此,面临这样的形势任务,必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道必答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
16、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面向未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唯有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才能答好必答题,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人民日报2024年6月3日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新华通讯社社长、党组书记俾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展开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17、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互动、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守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构筑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文化传承发展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考察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去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息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作了精炼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全面阐述了中华
18、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彰显了中华文明有源有流、有根有脉的自信之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自强之道。在世界文化激荡的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源头,贯通了中华民旗5000多年文脉,唤醒了推动历史进步、时代发展的文化力量,为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规律,彰显着习近平文化思想一系列原理性成果、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强国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本清源、守正创
19、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进一步擘画部署,将其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在领导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明交融的本质性规律,深入总结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美美与共的特征特质,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原则方法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精神力量、文化目标、文明成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和独特追求,凸显了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
20、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的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不断迸发、奔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带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隐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千年理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出以民为贵、民为邦本的价值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展现出礼序乾坤.厚德载物的文明基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含着天人合一、
21、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着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文明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是以文化文明为引领的现代化。以文化为重要内涵、以文明为价值指向的内在规定性,使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特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文化深度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经济和文化相互生发、文化和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必然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过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治理智慧,升华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挥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中彰显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在法治建设中体现“法者,治之端也的智慧,在生态文明速设中
22、注重“道法自然取用有节”的传统,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融入“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的理念,在外交工作中展现“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理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天下观、国家观、宇宙观、民生观、治理观,构成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哲学底蕴;不断积累生成的治理传统、治理经验、治理智慧,构成今天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借鉴;一脉传承的价值、道德、观念、方法,构成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文化源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在贯通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脉中领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点;必须在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中领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密码;必须在推动世界文明交
23、流互鉴中领会,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博大胸怀;必须在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中领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以更加强烈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深刻把握“笫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为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打开创新空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一、“第二个结合”标志着全党全社会新的文化
24、觉醒“第二个结合”这一重大标志性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的关系,把我们从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以思想文化上新的觉醒来看待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创造的文明,实现了文化上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信自强的转变。“第二个结合”之所以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体现在打破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自信和对西方文化、西方中心主义的盲目迷信,着力筑牢“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第二个结合”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深刻阐释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坚持“第二个结合”,我们就有了传承文化的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5月中心组支部学习资料汇编第一议题 文化思想 2024 中心组 支部 学习 资料汇编 第一 议题 文化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