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2篇(详细版).docx
《2024年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2篇(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2篇(详细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共12篇)目录篇一、2024年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3篇二、论述题含答案: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7篇三、2024年大作业:试分析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哪五个“重大关系”15篇四、理论联系实际,如何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试卷及参考答案31篇五、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作业参考答案35篇六、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
2、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形考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商品的理解参考答案43篇七、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48篇八、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形考篇九、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伟大历史转折?参考答案58篇十、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作业参考答案60篇十一、2024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形篇十二、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理解参考答案78篇一、2024年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大
3、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总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深刻启迪。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伟大历史性变迁,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参考答案1: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近80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那样的先进的革命政党作为领导核心,这些斗争都失败了;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
4、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曲折的英勇斗争,终于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有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
5、形式。(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参考答案2: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此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此从精神上由被动走向主动。总结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到,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艰巨使命,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
6、人民的选择。一一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创建新中国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长期的奋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思想。这样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才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一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创建新中国的正确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人民面前展现了一个建立新世界的典范。“走俄国人的道路”这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结论,然而残酷的斗争和沉重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一是中国共产党,为创建新中
7、国付出了最高昂的代价。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为革命成功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信念的丰碑,用自己的信仰,一寸一寸顽强地推进着创建新中国的征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取得了许多重大建设成就。新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实现历史性进步和飞跃的100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恢宏壮丽的新篇章。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得出的结论,
8、是历史昭示的真理!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没有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英勇奋斗,没有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新中国的建立更是不可能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最深刻的真理。这一真理,是人民群众从生活的实践中感受到的,是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理论、实践铸就的。它在困难时凝聚人心,在奋斗中激励斗志,在胜利时指引我们永远向前!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
9、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同时还包括同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杈。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
10、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有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的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建觉学说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
11、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感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篇二、论述题含答案: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过程中。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
12、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在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进入到“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开启工业化进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01.“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初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是围绕“四个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对极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连一辆拖拉机都制造不出来”的工业底子,必须将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迈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在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
13、要把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在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后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宏伟设想,工业化正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关于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等四个方面现代化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初表述。后来,随着实践形势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调整、发展和完善了对国家建设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提法。根据毛泽东建议,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首
14、次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规范表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样,“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02.“中国式的现代化”及其全面升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当时,中国共产党最为关切的问题是社会主义中国要搞什么样的现代化。经过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最终选择“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一一具有中国
15、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他对“四个现代化”目标做出了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校正,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个“中国式的现代化”新目标。“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深化了中国推进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发展步骤和阶段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境界。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升级版一一除了经济发展以外,还包括了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
16、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升级,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细化的过程,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以及“中国式的现代化”设想的重要发展和逻辑延伸。03.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瞄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最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7、开始朝着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并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这条新道路“新”在哪儿?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这是中国突出的国情,这也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撤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这么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
18、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其意义和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推进这样规模的现代化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我们也感到责任很大。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我们不能接受两极分化的格局。我们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不能把哪个群体甩出去不管。当然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这里面有一个先富后富、先富带后富的问题;同时,共同富裕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会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十八大以来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
19、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往一些国家的现代化一个重大弊端就是物质主义过度膨胀;强大的物质基础、人的物质生活资料丰富当然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果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社会学家描述的那种“单向度的人”,丰富多彩的人性蜕变为单一的物质欲望,那也是人类的悲剧。这个为我们所不取,我们追求的是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纵观世界现代化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通病。我们之前也走过不少弯路,十八大后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
20、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馄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融入了我们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之中。我们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的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共嬴,这是我们制度决定的,也是我们文化决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九个方面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认识上的不断深入、战略上的不断成熟、实践上的不断丰富,全面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境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正确政治方向,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
22、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着眼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提出来的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局和路径。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是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促
23、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
24、行而不相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奉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的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识和鲜明优势。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愈益强起来的中国将坚决摒弃“国强必新”的陈旧逻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孕育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文明的目标迈进,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 年国开 电大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形考大 作业 为什么 没有 共产党 新中国 中国革命 取得 胜利 基本 经验 是什么 12 详细

链接地址:https://www.31doc.com/p-33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