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doc
《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现状 1、生产现状。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生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工艺合成的合成橡胶。虽然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目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大体平衡。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而东南亚诸国生
2、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面积曾达220万公顷。至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一半左右,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产业。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从多方面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年产干胶大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泰年均产干胶220万吨。由于劳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
3、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至年产180万吨的水平。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小植胶面积改种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东北部大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目前泰国在千方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车生产商在泰建厂,泰已成为世界10大轿车生产国之一。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大必然导致泰国出口原料胶的减少。印尼的植胶面积最大,单产最低,而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力也最大。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业的发展。印度年产天然橡胶约60万吨,植胶面积和生产能力大体定型。印度是一个大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橡胶还需要部分进口。越
4、南近年天然橡胶生产发展也很快,目前拥有21个国营大橡胶种植公司,产胶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加上其它橡胶种植园,到2020年可望年产天然橡胶50万吨。缅甸、柬埔寨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产量较小。进入90年代,非洲天然橡胶呈现萎缩状态,其生产量占仅世界总产的45%。随着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世界主要产胶大国从土地比较效益降低、劳动力成本上涨、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在今后若干年里,世界天然橡胶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至1999年,我国已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五省区建立了橡胶基地,植胶面积发展到63.09万hm2(世界第四位),年产干胶48.96万吨(世界第五位)。 2、世界天然橡胶消费
5、需求现状及趋势。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可分为两大范畴,即轮胎部门和一般胶制品部门。轮胎部门的消费量除包括轿车和商用车外,还包括其它车辆的内外胎的耗胶量、轿车和商用车以外的其它车辆的耗胶量约占轮胎部门总耗胶量的1525%。轮胎工业的耗胶量几乎达到天然橡胶总产量的3/4,如下表所示:按部门计1998年世界天然橡胶消费量的大体分配类型消费量(千吨)占总消费量的%轮胎479075.3重型货车220033.3轻型货车120018.5轿车105015.9其它车辆5307.9工业胶制品82012.4乳胶(按干量计)81012.3总计6000100.0 目前,尽管天然橡胶在轿车和轻型车轮胎中只占约20%的比例(就
6、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比例而言),但它在商用车辆轮胎中却占50%左右,在重型车辆轮胎中占80%或更高,而在某些制品方面,例如飞机轮胎,几乎占到100%。这是因为天然橡胶具有合成橡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天然胶的低滞后性(hystertsia),把生热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具有良好的滚动阻力其较低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使之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天然橡胶的滞后性虽低,但在拉伸的情况下,他的结晶却带来了良好的工艺性能。因此天然橡胶在未来若干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在工艺胶制品范围内,天然橡胶最终将成为一种专用的弹性体。天然橡胶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世界3个主要轮胎公司消费了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40%左右。这一结构性
7、变化肯定将影响天然橡胶的贸易和价格。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将影响天然橡胶的消费方式。 关于对天然橡胶消费量的预测。一些专家认为,到2010年,世界弹性体的总消费量,可望增长到2500万吨。如天然橡胶仍能保持约40%的比例,那届时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可达1000万吨左右。另一些专家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到2020年,由于天然橡胶的价格较高和合成橡胶工艺的进步,天然橡胶在世界弹性体中的比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到35%或更少些。 关于世界天然橡胶需求现状。行家普遍认为,东南亚国家21世纪初天然橡胶产销走势决定了21世纪初世界天然橡胶产销的发展趋势。随着马来西来、泰国、印尼等世界主要产胶大国土地的比较效
8、益下降、汽车行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涨、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对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而由于石油的大量消耗,用于生产合成橡胶的原料将受到限制,价格也可能提高,因此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稳步上升,而天然橡胶的生产又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加上天然橡胶主产区东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若干年后产量将下滑。 在今后10年(2010年前)可能会出现严重供不应求局面。从2002年起就有可能出现世界性的天然橡胶短缺。新世纪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仍具有重要的战略物资地位。 (二)世界天然橡胶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天然橡胶业的发展是和其技术不断变革分不开的。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harlesGoo
9、dyear)发明了橡胶硫化法,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天然胶才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需要量也急剧上升。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A.Wickham)从巴西引进巴西橡胶树种子至英国,后将其培育的巴西橡胶苗运往东南亚国家种植获得成功。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N.Ridley)发明了不伤橡胶树形成层组织的在原割口上复割的连续割胶法,使橡胶树能连续几十年割胶,纠正了巴西原产地用斧头取胶的旧方法。1915年印度尼西来爪哇茂物植物园荷兰人赫尔屯(VanHetten)发明了芽接法,使优良无性系可以繁殖推广,初生代次生代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使橡胶树的产量成倍提高。1968年马来西亚橡胶研究
10、院发现了乙烯对橡胶树具有高效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低频割胶成为可能。由于这些技术的改进,使橡胶树开始了商业栽培,也使单位面积产量、工效成倍提高。 在新世纪,由于科技发展和橡胶树新用途不断得到扩展,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转基因橡胶树和胶木兼优橡胶树的栽培利用将成为新世纪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 1、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橡胶树的主产品是胶乳中的橡胶,即胶乳经加工后的各种橡胶产品。而胶乳中丰富的非胶组分基本上都被白白浪费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植胶业的利益驱使,胶乳中非胶组分的利用,尤其是白坚木皮醇等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的开发利用,将是新世纪橡胶综合利用、研究和开发热点。有专家认为
11、将来巴西橡胶树更有价值的是作为工业原料的非胶组分而不是天然橡胶。 2、转基因橡胶树。由于橡胶树的收获期长达30年以上,在生物技术开发中极具优势,通过转基因工程,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贵重药品的绿色工厂。因此,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转基因橡胶树将成为新世纪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等非植胶国家的重视,马来西亚已将其作为橡胶研究的最重点项目而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我国的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3、橡胶木材及胶木兼优新品种的栽培利用。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天然林,特别是保护热带雨林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
12、内外木材将面临严重短缺,因此对橡胶木材的综合利用及培育、利用和发展橡胶树的速生优质性状即选育推广胶木兼优橡胶品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这也是天然橡胶在新世纪的又一发展方向。目前马来西来已选育出一批胶木兼优品种,如900组的RRIM928、RRTM929,2000组的RRIM、2001组的RRIM2025等,并已推荐生产部门使用。这些优良品种不但干胶产量高、而且生长快,材积大,尤其是RRIM2025,头5割年株次产干胶高达98.5克,14龄时单株木材产量高达1.87M3(按每亩存树20株计算,每亩木材产量可高达37.4M3),按目前每立方米3600元的价格计算,14龄时每亩木材产值就高达2.24
13、万元,远远高于主产品天然橡胶的产值,生产潜力很大。单就木材产量而言,比目前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营造的速生纸浆林刚果12号按2个轮伐期(同为14年)的1416M3要高得多。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与马来西来等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胶木兼优品种的栽培利用已引起国内各植胶垦区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已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胶木兼优品种。我们应学习、借鉴我国五、六十年代引进试种国外优良橡胶无性系的成功做法,一方面继续加大引进力度,并尽快在全国建立大协作网进行适应性试验,以期能在较短时间内选出适合在我国种植的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开展利用所引进的国外优良亲本材料和国内已有材
14、料选育我国的胶木兼优橡胶新品种的研究。 世界天然橡胶由于长期以来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世纪,天然橡胶业有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日益增多和科技进步带来的良好机遇。 4、实施橡胶农林业体系(Rubberagreforestrysystem,及丛林橡胶经营)。通过提高生产率,可以改善小农园主的收益。采用优质高产的胶树种植材料,增加橡胶产量,使小园主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适当的农林业措施,可保持生物多样性。为确保天然橡胶的供应,使用抗病、耐旱和抗风胶树品种,在非传统植胶区扩大植胶。通过研究,克服胶树死皮或割面干涸,以及更有效的快速转化技术,能更进一步改善橡胶栽培,在橡
15、胶栽培过程中应考虑这些可能的改进措施。二、世界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橡胶工业是世界重要的传统产业 所谓橡胶工业,在国际上主要是指以橡胶等弹性体为主料,混入炭黑一类补强副料,并且添加多种功能性助剂,同时结合以纤维、金属等材料作为支撑骨架,经过成型加工和硫化而制成橡胶制品的工业。橡胶工业为区别于作为原料的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业,近年来又将它称为橡胶加工工业,经济产业中则称为橡胶制品工业。 世界橡胶工业历经160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重要的传统产业,现在全球的年橡胶消耗量达到1700万吨以上,有约10万种各类橡胶制品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橡胶工业在第二产业群中,以弹性体材料工业
16、独树一帜。最近二三十年来,橡胶工业由于受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全球橡胶工业出现了由长期依靠量的扩大作为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逐步转换为从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新时期。 面对当前世界传统橡胶产品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企业效益不断下滑的形势。专家认为,随着全球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橡胶工业的彻底改组、改造和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唯一的出路就是加速产业升级,推进产品换代,使橡胶工业尽快实现高新技术化。 (二)目前世界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目前,世界橡胶工业的销售额已超过2500亿美元,橡胶制品早已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橡胶产品
17、已形成了轮胎为中心,以工业、建筑用品为重点,涉及胶鞋、胶布等日用制品以及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大类的产品群体。现代橡胶工业形成了如下六大特点: 1、橡胶工业是包容性大的多门类产业。在世界橡胶消费量中,橡胶工业消耗了全球80%以上的橡胶。用其加工生产的橡胶材料和制品总量达到3500万吨以上,概括起来可分成胎、管、带、板以及各类型材、胶件、胶液和胶鞋、胶布等十余类。它们涉及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以及国防军工、尖端高科技等方面,广泛用于减震、密封、粘接、耐磨、防腐、绝缘、导电等诸多领域,大多为橡胶与纤维、金属、塑料所牢固结合构成的橡胶复合体。在整个橡胶制品中,从用胶量来说,以轮胎最大,占50%以上,工业
18、医卫、文体三者占到30%,日用制品以胶鞋为代表,约占10%左右。橡胶制品主要消耗在交通、建筑、工业、科技等领域,其中以对交通和建筑的依赖性最大。当今,大约有65%左右的橡胶是用在汽车工业,使用的胶种也最多。一辆小轿车的用胶量已超过100公斤,其中轮胎为37.8公斤;各类橡胶制品达200余种,汽车上装用的橡胶制品现已占到汽车总成本的10%以上,它们大到轮胎、安全气囊,以及风扇带、刹车管、散热管、空调管、密封条,小至油封、O环、垫片、减震器、膜片等,分布于汽车的走行机构、发动机、车体等的传动、减震、密封、防尘、空调和安全等各个系统。 建筑用橡胶材料约占全部橡胶消耗量的15%20%,仅次于轮胎。除
19、了工地施工用的各种工程机械和运输机具之外,主要是用在各类构筑物上面,用以防水、密封、抗震、隔音,如建筑防水橡胶卷材等。全世界构筑物接缝用的弹性密封剂,估计每年需求最少在50万吨以上,其中硅橡胶系列已接近一半,聚氨酯系列达到30%左右。此外,室内防尘、隔音的密封垫片,地基抗震的橡胶座垫等,近年来也成为高层现代化大厦、楼群广场不可缺少的材料。 2、轮胎成为橡胶工业最具代表性的行业。轮胎工业一直是橡胶工业的支柱性产业。轮胎工业不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橡胶工业水平的象征,其用胶量占到50%以上,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现在全世界的轮胎产量已达11亿条,销售额超过700亿美元。橡胶工业中的大型企业有80%都
20、集中在轮胎行业。 世界十强轮胎生产厂家,近年年销售额均已在10亿美元之上。全球现有470家轮胎厂(中国占有55家),分布在79个国家地区,而美国固特异、法国米其林和日本普利司通三大跨国公司即拥有152家工厂,占到36.6%,分设在69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占全球的54%多。 除我国之外,世界各国的轮胎厂绝大部分都在年产500万条、耗胶4.0万吨以上的规模。世界轮胎三巨头在本国之外,都有年耗胶在10万吨左右的世界级轮胎厂,并且还有全面显示高新技术、装备机器人的自动化示范生产线。韩国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轮胎工厂。 目前世界轮胎工业的发展特点:一方面是向十强厂家集中,同时十强之间也在拉大距离(前后相差10
21、倍以上),形成了第一集团(轮胎三巨头)、第二集团(三家跨国轮胎公司)和第三集团(四家大型轮胎公司);另一方面是由美欧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日本和韩国在轮胎产量已开始超越北美地区。 2000年,中国的橡胶消耗量达到210万吨,轮胎产量1.2亿条。从用胶量上来说,连续三年超过日本的180万吨,跃居世界第二;轮胎产量约为日本1.7亿条的三分之二,位居世界第三。目前,美国、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轮胎三大生产国。最近十年来,美国仍保持世界橡胶工业的领先位置,橡胶消耗量占世界的20%(350万吨),轮胎产量占全球的23%(250万条),在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其橡胶工业在技术上、经济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2、 3、工业及生活日用品的结构变化在不断加快。随着橡胶工业以轮胎生产为主的趋势日益明显,工业制品及生活等其它橡胶制品相对来说用胶量增长缓慢。橡胶与塑料共混、复合以及树脂化的倾向则不断加强。 在工业制品中,除减震橡胶、橡胶丝等少数产品仍以天然橡胶为主外,不少都已为橡塑制品或为塑料制品所取代,其中以胶带、胶管和胶布制品最突出。 电线电缆原本是橡胶工业的一员,但从20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已完全脱离橡胶工业而独立形成自己的体系。随后,石棉橡胶制品也分离出去形成了石棉橡胶工业。六十年代,伴随合成胶粘剂的迅速发展,橡胶胶粘剂与树脂胶粘剂相互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也逐步构成了胶粘剂及密封剂行业。 此外,从七十年
23、代开始,由于胶鞋与皮鞋、布鞋和塑料鞋的相互渗透,出现了各种旅游鞋、休闲鞋、竞技鞋以及功能鞋等许多新品种。现代鞋已经打破了区分橡胶鞋和非橡胶鞋的自然界限。在鞋帮、鞋底上,常常是皮革、织物、无纺布、橡胶、塑料、橡塑共混物、热塑弹性体等多种材料复合、组合使用;在造型设计上,相互模仿;四鞋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从外观上已很难识别。胶鞋与与其它鞋类正逐渐融合成一个单独的鞋靴品工业。 世界鞋靴已同服装并列为国际间的大宗贸易商品,年产量已达100多亿双,其中对外贸易量超过40亿双,全球销售额在500亿美元。当前,鞋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并已由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转到了中国大陆、泰国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橡胶 产业 现状 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