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督灸ppt课件.pptx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督灸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督灸ppt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题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题督灸督灸1一、什么是督灸2督灸的概念督灸的概念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从大椎穴,下至腰俞穴,施以隔药隔物发泡灸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法。在黄帝内经中有“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用焠针、药熨”等记载。3二、督灸的源流与发展4(一)(一)操操 作作 方方 法法“病在骨,焠针,药熨病在骨,焠针,药熨”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素问素问骨空论骨空论(一)督灸的源流(一)督灸的源流5(一)督灸的源流6(二)督灸的发展(二)督灸的发展 自自19881988年开始,山东省中医院年开始,山东省中医院崇桂琴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
2、进行督崇桂琴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进行督灸治疗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的临床观察 研究结果证明督灸治疗研究结果证明督灸治疗强直性脊强直性脊柱炎柱炎的镇痛机理是升高丘脑内的镇痛机理是升高丘脑内内内啡肽的含量,起到中枢性镇痛的作用。啡肽的含量,起到中枢性镇痛的作用。1998 1998年该技术获得山东省科学年该技术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技术进步二等奖。7(二)督灸的发展之后,崇桂琴教授又通过临床研究证之后,崇桂琴教授又通过临床研究证明了督灸能降低明了督灸能降低HLA-B27HLA-B27基因的异常表基因的异常表达,调整免疫紊乱,减少免疫反应性达,调整免疫紊乱,减少免疫反应性损伤,
3、降低炎性指标,修复破坏的骨损伤,降低炎性指标,修复破坏的骨组织,控制病情,纠正畸形的功效。组织,控制病情,纠正畸形的功效。督灸治疗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对对HLA-B27HLA-B27基因表达的研究基因表达的研究20042004年获得山东省年获得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8(二)督灸的发展 另外,崇教授还指导她的研究生做了大量的另外,崇教授还指导她的研究生做了大量的督灸细化研究:督灸细化研究:20032003年张建英的年张建英的“督灸纠正督灸纠正强直性脊柱炎脊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柱畸形的临床研究的临床研究”;20042004年沈晓勇(马来西亚)的年沈晓勇(马来
4、西亚)的“督灸治疗督灸治疗强强直性脊柱炎直性脊柱炎关于关于HLA-B27HLA-B27阴性与阳性患者的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疗效观察疗效观察”20052005年鲁士友的年鲁士友的“督灸治疗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对对肠粘膜免疫影响的临床验研究肠粘膜免疫影响的临床验研究”;920072007年张丽艳的年张丽艳的“督灸治疗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疼痛强度的量化研究强度的量化研究”;20082008年马本绪的年马本绪的“督灸治疗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改善僵硬症状的临床研究改善僵硬症状的临床研究”;20082008年邓玉霞的年邓玉霞的“督灸治疗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改
5、善疲劳症状的疗效观察改善疲劳症状的疗效观察”;20082008年杨继国的年杨继国的“督脐灸治疗督脐灸治疗强直性脊柱强直性脊柱炎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20112011年张彤的年张彤的“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改善骨代谢、影像学变化临床研究柱炎改善骨代谢、影像学变化临床研究”。10三、督灸的理论基础督脉、艾灸、药物11(一)督脉督脉督脉是联系肾、髓、血、脑、骨的生理、病理通道,通过艾灸督脉穴位来调动机体内因,可以达到改善骨代谢的目的。夹脊穴恰在督灸灸面边缘,为经外奇穴,向内可辅助督脉,益督通阳,向外可联络足太阳膀胱经,激发背俞穴潜能,综合调理脏腑气血
6、12(二)艾灸艾的药性作用及成分可以产生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加之艾的燃烧生成物及芳香疗法等因素综合作用,可以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寒邪、通经脉、暖丹田、壮元阳、补肾精、益骨髓的效果。13(三)药物督灸粉,由斑蝥、麝香等组成,具有芳香透达、行气破癖、温肾壮阳、散寒除湿、拔毒散结、柔筋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认为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生姜含有姜辣素及多种挥发油,在艾灸热力作用下,可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14四、督灸的作用机理15(一)督脉为主,调节整体督灸是以背部督脉施术为主,取用后背正中线,自“大椎”穴至“腰俞”穴。督脉线为背部正中,向两侧有一定的铺
7、灸宽度,所以也包括了脊柱两侧的夹脊穴、背俞穴。背部为阳,督脉为阳脉之总纲,能统摄全身阳气。在督脉铺灸可以改善体质,增强抵抗能力、发挥整体调节作用。督脉两侧的夹脊穴、背俞穴均与脏腑高下相当,可以近直取攻,调节脏腑功能。16(一)督脉为主,调节整体艾火的热力扩散至整个背部正中及两侧背俞穴,热度大,感应强,集中火力在短时间内将全身气血温通激发,使病体虚弱的阳气得以温煦、寒湿之邪得以祛除、痰浊瘀血病理产物得以化解、痹阻之气血得以畅通。不同部位病变可选择不同的脊柱节段重点灸治,如呼吸消化系统疾病重点灸治部位为胸椎节段,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重点灸治腰骶部节段。17(二)艾绒辛温,通达诸经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
8、冷,除湿开郁,暖子宫,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暖子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祛风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艾绒辛温性烈,能通行十二经,振奋元阳、祛寒艾绒辛温性烈,能通行十二经,振奋元阳、祛寒逐冷、除风燥湿、调理气血。逐冷、除风燥湿、调理气血。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谓:谓:“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病邪,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其功亦大矣”。18通过艾火的燃烧,刺激人体穴位,温煦激发阳气,活
9、跃脏腑功能,通过经络对脏腑起到特殊的调节作用。督灸艾绒用量多,艾柱大而长,火力足,温通功效强,能够窜透肌肤直达组织深部。19(三)生姜加温,协同温透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可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可用于通汗、祛风、散寒、开胃、止呕、去水气、开于通汗、祛风、散寒、开胃、止呕、去水气、开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挥发油中含有姜醇、姜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挥发油中含有姜醇、姜烯等,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在艾火热力加温烯等,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在艾火热力加温后作用可增强数倍,渗透至人体穴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适宜 技术推广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