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5篇供参考.docx
《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5篇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5篇供参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X县委办公室把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为标准,切实履行“四最一中枢”重要职责,着力促进全办党员干部队伍能力整体提升,努力打造“党性最强、纪律最严、作风最硬、形象最好”党办工作铁军,为高质效履行“三服务”工作职能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站位强化认识。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认真研究制定县委办公室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把“落实年”活动与“三服务”工作一体推进、同步落实。通过办公室领导班子集体学、青年干部学、“三会一课”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
2、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伊春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转变作风的紧迫感,增强开展专项行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找准问题差距,狠抓整改优化服务。紧扣办公室“四最一中枢”定位,突出“六个聚焦”,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过自己找、相互提、组织查、领导点、群众评相结合方式,逐条对照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清单,台账管理,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科室,坚持边查边改、边干边改,在解决问题中改进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检验整改成效,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
3、效果不理想不松手,深入改、改彻底,着力提升办公室服务能力和水平。助推基层减负,精准问需提质增效。坚持把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与做好“三服务”工作紧密结合、深度融合,着眼提升“三服务”层次和水平,大力推动“常规服务”向“创新服务”转变、“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服务”向“协同服务”转变。转变思维观念,主动换位思考,对待部门少要求、多沟通,对待基层不责难、多理解,对待群众不敷衍、有耐心。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发文规范要求,加强会议审批管理,统筹安排市委领导调研活动,规范督检考事项,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服务中心大局,担当实干做好表率。以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明
4、确的“五大发展定位”“八项重点工程”目标为任务,聚焦“生态农业县、知名旅游县、开放边境县、美丽宜居县”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四县”建设、打造“四宜”X步伐。把高质量服务与稳增长、惠民生、保安全相结合,精心谋划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抓落实”主题调研活动,提出意见建议,为县委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努力做到高水平参谋决策、高效率综合协调、高质量督办落实、高标准服务保障,着力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2024年作风能力提升年专题党课讲稿什么是“作风”?我认为,“作”就是作为、行为;“风”就是经常性、一贯性、普遍性。作风,
5、就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带有经常性、一贯性、普遍性的东西。如何观作风、转作风?本质上就是如何从作风看待干部问题。简而言之,四句话: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变,考其绩。一、听其言看干部,首先要听其言,言由心生。语言不仅反映干部的表达能力,而且反映干部的知识素养、理论功底、工作思路和精神境界;语言不仅能反映干部的工作业绩,还能看出干部的发展潜能。长期不学习的干部,张嘴就听得出来。俗话说“只要一开口,便知有没有二对工作没有研究和思考的干部,谈工作不可能娓娓道来;没有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干部,只能报一点手头上的流水帐;学习不上心的人,说出来的话都是陈词滥调;说都说不
6、出来的人,很难指望他能做得出来。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很多情况下这种潜能释放不出来的原因,是被自己的认识水平所制约,被自己的思想、思路所束缚。所以,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作风决定作为。语言的表达力,反映了你的思想力和工作力,反映了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考察干部中,专门在最后安排一个考察组与被考察人集体面谈环节。二、观其行观其行,就是观作风。根据作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要做到“五看”:一是不仅要看干部怎么说,更要看干部怎么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知道,语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质,但语言是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
7、说得好,不等于做得好;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干部,才是可堪重用的干部。有的人善于夸夸其谈,成天摇头晃脑点评别人,自己却一事无成,要警惕这种现象。二是不仅要看干部的一贯表现,还要看干部的现实表现。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反之,过去落后不等于现在落后,现在落后不等于永远落后。世界在变,干部也在变。我们考察评价干部,既要前后分析看干部发展变化,还要横向比较看干部之间差异优劣,但主要是看现实表现和当前工作。三是不仅看干部在日常工作上的表现,还要看在关键时刻、大是大非上的表现。有的干部平常表现倒也过得去,但到了关键时刻特别是涉及切身利益时就斤斤计较、固执己见、经
8、不起组织考验;有的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差,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有问题,缺乏政治定力。四是不仅要看干部执行组织决定和上级指示的态度,还要看对待下级、对待群众的态度。看干部有三个维度:一是俯视,就是站在领导岗位上看干部,看到的是干部对待上级的态度,无疑这是干部最阳光的一面;二是平视,就是同级之间相互看,大家长期相处、知根知底,对其思想境界、为人处事、工作能力的判断,应该不会有大的出入。但相互之间也会有所保留,有些干部欺骗性、隐蔽性很强,生活中不乏一致公认的好干部,突然间出了问题。五是不仅要考察干部在八小时内工作期间的情况,还要了解八小时外社会联系和活动空间的情况。有少数干部八小时
9、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这种干部在八小时之内的表现是带有欺骗性和隐蔽性的,其本来面目只有在他极小的圈子里,或在面对物质诱惑时才暴露出来。三、察其变什么叫“察其变”,就是把干部放在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利益导向下来观察和考验干部。比如面对岗位变动,有的干部很快进入角色,不仅原来的岗位工作出色,而且在新的岗位上很快打开局面,说明这个干部素质很全面,可以多压担子。有的干部面对成绩和表扬,骄傲自满,心浮气躁,取得一点成绩就不知道接下去怎么干,似乎在等着组织提拔似的,这种干部没大出息。还有的干部只能表扬,不能批评,面对批评或者满腹牢骚,或者内心抗拒,这种干部自我评价高于组织评价
10、高于社会评价、高于群众评价,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组织、对待他人,有“骄、娇”二气。道德经第三十3篇开篇有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四、考其绩实绩是衡量和评价干部最重要的标准,干部所有的能力、素质,最终都会在工作实绩中体现出来。如何看待实绩?一度有人提出:凭实绩用干部。这句话对不对呢?乍听起来是对的,看干部用干部不凭实绩凭什么呢?但深入分析一下,简单凭实绩是不够的、是片面的,这就涉及一个实绩分析问题,也就是要用正确政绩观对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因为干部的工作实绩和德才素质有关联,但不能简单地划等号。首先,实绩具有过程性。一个干部的思想、作风、口碑都是政绩,如焦裕禄、牛玉儒等一
11、大批优秀党员干部的政绩和影响,更多的是精神的、是无形的。再次,实绩具有整体性。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很难说工作取得成绩仅仅归功于某一个人。工作成绩是班子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甚至相互包容的结果。反之亦然,工作中出现问题也不是一个人的,班子成员都有责任,只是不同岗位责任不同而已。根据实绩分析的观点,我们考核评价干部,必须做到“四看”:一是不仅看干部的工作实绩,更要看取得实绩的工作基础、难易程度及未来影响。看干部,首先要看他所在的部门工作是不是进步了、发展了,简而言之,就是看他干不干事、出不出活。干好事,坏人反对;干坏事,好人反对;不干事,好人坏人都反对。小平同志说:“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
12、没有。”所以,当干部首要任务是干事、干好事、不干坏事。其次,要对业绩进行分析。二是不仅要看干部的投入程度和敬业精神,还要看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样是敬业精神强的干部,还要看他工作思路是否正确,发展后劲是否充足。对思路清晰、具有潜力的干部,应多压担子,多指路子,鞭策多于鼓励;对勤奋敬业、竭心尽力的干部,应多给支持,多予帮助,鼓励多于鞭策。三是不仅要看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政绩,还要看干部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从实绩看德才,实绩不等于德才。但德和才也不能完全划等号。用干部凭德才,但首先看德,其次看才。为什么要“以德为先”呢?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德不厚者物不载。现实生活中,有的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化 能力 作风 建设 工作 落实 活动 开展 情况 总结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