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汇报材料.docx
《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汇报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教育系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汇报材料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教育系统原本应该是圣洁之地,然而近几年发生在学校的腐败案件如同笼罩在这片“圣坛”上的阴影,令人心情沉重。仅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纪委就相继查处了国家级重点示范中学隆昌一中、省级重点示范中学资中球溪中学及隆昌六中等一批教育系统有关人员腐败案件,教育系统腐败案件的易发、高发态势令人担忧。因此,深入分析教育系统腐败的特点、成因,并切实加强预防措施,对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教育系统腐败案的特点分析(一)从涉案主体看,“一把手”违纪所占的比例大。当前,中小学校普
2、遍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多数学校是校长和书记“一肩挑”,作为“一把手”的校长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权力过度集中,为“一把手”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同时,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学校事业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大量的基建工程付诸实施,往往出现”工程竣工,校长下马”的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来看,特别是涉及学校的腐败案件,“一把手”违法违纪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如2011年内江市纪委就相继查处了三个学校的“一把手”腐败案件。其中,隆昌一中校长曾某某因受贿51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40万元。(二)从发案环节看,基建维修、后勤管理、物
3、资采购、教师录用调动成为腐败的“重灾区”。1.在学校基建维修环节收受贿赂。在学校新建教学楼、实验楼、教职工、学生宿舍及食堂、足球场、篮球场等配套的教学服务场所过程中,利用职务影响及便利,在工程招投标、施工、工程款拨付等环节收受不法建筑商的巨额贿赂。如隆昌一中原校长曾某某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修建隆昌一中博雅教学楼、致远教学楼、女生公寓楼、教师集资楼等过程中,先后收受隆昌县某建筑公司彭某等9人前后30次送的37.6万元,副校长谨某某先后收受隆昌某建筑公司3次送的4万元。2 .教师录用、调动环节收受贿赂。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想方设法调入国家或省级重点示范中学工作,
4、以便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同时,作为部分国家或省级重点示范中学的校长,一旦丧失政治底线,便有可能利用职务影响,操控教师的录用及调动环节,从而大肆收受贿赂。如隆昌一中校长曾某某在担任隆昌一中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新教师招录、教师调动过程中先后多次分别收受有关人员送的贿赂共计6.9万元。3 .在教辅教材、校服及物资采购中收受回扣。教辅教材、校服等物资采购过程中,因涉及学生人数多,利润较高,学校的校长和教导处、总务处主任往往成为了部分私营业主重点“公关”的目标。如隆昌一中校长曾某某相继多次收受校服供应商曾某等人送的贿赂7万余元。4 .在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收受贿赂。其中,在学校食堂
5、小卖部、文印室对外承包过程中,收受有关人员的贿赂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内江师范学院原院长刘某某等人腐败“窝案”中,就利用学院食堂对外招租承包过程中,先后多次收受有关承包商的送的贿赂,最后受贿34.9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人民币10万元。(三)从违纪手段看,乱收费、收入不入账、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成为滋生腐败行为的“温床客观上,由于之前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导致部分学校屡禁不止的采取乱收费等违规方式弥补自身经费的不足。但同时部分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广辟自身随意开支的费用来源渠道,处理一些请客送礼的费用,往往采取了乱收费、预算外收入不入账
6、甚至虚开维修、购买办公用品发票的方式私设“小金库”,同时也直接诱发了贪污、私分、行贿等违纪违法行为。如2011年内江市纪委查处的三所中学违纪案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其中,隆昌县某中学采取学校食堂、小卖部承包部分收入不入账、虚开维修发票套取资金等方式设立“小金库”31万余元,“小金库”资金被用来购买校长用车15.23万元,接待市、县有关部门及请客送礼等支出9.5万余元。资中县某中学采取向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违规收取补课费并不入账的方式设立“小金库”达170余万元,其中用于发放教职工补助25.68万元。(四)从危害后果看,涉及群体多,影响面广,社会影响坏,严重损害国家和群
7、众切身利益。教育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整个社会,触角延伸到每个阶层。教育系统的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辱没了教育系统高尚纯洁的职业道德.,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把腐败的恶性理念传导给学生。因此,教育系统的腐败行为比其他领域的腐败更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传染力。同时,教育乱收费等行为也直接加重了学生和其家庭的负担,教辅材料、校服等采购过程中的腐败,又将腐败的利差成本直接转嫁给了学生和其家庭。学校对外承包食堂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直接导致食堂饭菜质量低劣,影响学生的营养供给。二、教育系统腐败案的成因分析造成教育系统腐败案频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
8、有腐败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监管方面的客观诱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思想道德防线失守,法纪意识淡薄,导致了腐败者人格扭曲、私欲膨胀。1.不注重学习和教育,放松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隆昌一中校长曾某某、副校长谟某某都出生在贫苦农家,恢复高考后进入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逐渐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县处级学校领导。而他们的蜕变也正是发生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之后。正如他们在各自的悔过书中提到的一样,由于走上了领导岗位,就变得自认为能力强,自命清高、自以为是,自恃才能,不再注重学习和接受教育,逐渐放松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对是非的鉴别能力下降,把握自己的原则也开始放松,开始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
9、一步步地走向腐败的深渊。他们用自己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警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学习,主动接受教育,这对正确把握人生,从思想上抵制各种诱惑,防止腐化堕落非常重要。2 .背离根本,权力观扭曲,宗旨丧失,只谋私利。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必然导致个人私欲膨胀,从而堕入腐败的深渊。曾某某、讴某某等人忘却了组织上对他们的培养,忘却了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忘却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一宗旨,当上校长后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渐渐淡忘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捞取钱财的资本、牟取私利的工具。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在行使权力时考虑更多的是为自己多捞点实惠,是为了权力的寻租。正如送某某在悔过书上写的,忘
10、记了领导对其在部队入党时的叮嘱,即随时随刻“信仰不能丢,本色不能改,行要端”。3 .法纪意识淡薄,自我约束力缺乏,心理失衡,自甘堕落。曾某某在其悔过书中写道“由于没认真学习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导致自己认为得点小礼品、小红包也没有什么”,这样一来,从第一次收受小额礼金到后来发展到单次受贿10万元,私欲逐步膨胀,将党纪法规抛之脑后。逼某某也在其悔过书中写道,“不满足欲望,总是同社会上有钱的人比,在违反法纪时,还不断地找很多理由来自我安慰,好使扭曲的心态少一些良心的谴责正是由于曾某某、堪某某、周某某等人缺乏相应的法制观念,对违法乱纪存在侥幸心理,才能一次次地私设“小金库”,一次次地进行权钱交易。4
11、作风霸道蛮横,唯我独尊,听不进不同意见。正如曾某某自己所言,在成为隆昌一中的校长后,自恃才能,自以为是,以个人所言代替集体决策,听不进不同意见,以致在用人、确定基建承建方等方面一人说了算,才使自己在腐败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二)权力过度集中,监督管理上的失控,滋长了学校“一把手”的狂妄自大、为所欲为。1 .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力失控。当前,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校长掌握着教师调动、录用、组织实施基建维修、后勤管理、学生就读等权力,尤其是一些资历老、能力强、功劳高的“明星校长”,光环笼罩,社会瞩目,广受尊崇,在学校里有着崇高的威望,在教职工里“说一不二”,失去监督,一旦其放松心里防线,腐败将成
12、为必然。正如曾某某所言,若是能有人真正敢于反对和阻止,或许也就不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腐败行为了。2 .监督制约机制流于形式,导致监管乏力。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由于人员力量、素质等方面的缺乏,对学校基建维修、后勤管理缺少相对细致、针对性强的制度和规范,导致行业内部监督空洞。二是学校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发挥作用,甚至整个领导班子集体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及“一把手”的权力过大,导致学校内部出现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三是外部监督相对弱化。长期以来,各职能部门及人民群众都把学校当作“净土”,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学校腐败缺乏警惕性和预见性,缺乏有效的腐败预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系统 违纪 违法 案件 剖析 报告 推动 全面 从严 主体 责任 落地 落实 汇报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