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docx
《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云南弥渡山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摘要:在云南西部高原上的弥渡地区孕育着极富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弥渡山歌。弥渡地区民风纯朴,人们善歌善舞,当地的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古老的音乐艺术传统,同时也吸收着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因而这里的民歌更带有少数民族传统气息,在旋律、曲式结构、语言、咬字、吐字、行腔的运用上也比广西、贵州等地的民歌更为丰富多彩。小河淌水是弥渡山歌的典型代表,在创作背景、演唱风格创新等方面颇具特色。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弥渡山歌;民歌;小河淌水;音乐艺术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2-0190-03云南地区物产丰厚,少数民族众多。在云南西部高原
2、上的弥渡地区孕育着极富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弥渡山歌。该地区民歌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旋律、曲式结构、语言、咬字、吐字、行腔的运用上也比广西、贵州等地的民歌更丰富多彩。当地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古老的音乐艺术传统,同时也吸收着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小河淌水是弥渡山歌的典型代表,在创作背景、演唱风格等方面颇具特色。长期以来,无数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从弥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获取艺术灵感,创作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放马山歌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相比其他地区的音乐作品,由尹宜公于1947年整理创作的小河淌水形成了创新的演唱特色,有着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的音乐风格特征,它
3、是这些少数民族歌曲中的典型代表,并以其优美的旋律、典型的东方元素享誉中外,甚至被中外乐坛誉为“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演唱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在对唱时,由于演唱双方的距离较远,为了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在演唱前都要加一个较有激情的“引唱”,这也是云南弥渡山歌与其他地方歌曲相比魅力之所在。云南弥渡是滇西古城,今属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滇西高原,北接云岭、怒山,南倚哀牢山、无量山,临近大理石林和洱海。弥渡地区山清水秀,当地人与高山为伴、与自然为友。这里民风纯朴,人们善歌善舞,性格温柔多情,山歌形式多样。小河淌水作为弥渡山歌的一种代表作,主要讲述了青年男女互诉情谊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部作品是
4、对年轻男女之间爱情完美的展示。在当地有一个古老而又感人的传说:一个善歌的阿妹住在马尾山脚下,青山绿水养育着这位美丽的姑娘,阿哥是众多马帮成员中最能歌的年轻人。某日,阿哥随着马队路过马尾山时遇到了美貌的阿妹,两人一见钟情,在山涧中对歌整日,彼此心印相通许下誓言等来日相约再见。可是,那个海誓山盟的阿哥走后就没有再回来,而痴情的阿妹在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在两人相遇的山涧等待阿哥的到来。小河淌水就是在阿妹焦急忧虑、不断渴盼中唱出的心曲。这首歌感动了后来的许多年轻人,常常在求亲对歌时男女对唱,彼此告知白首莫离的心情,从而形成了弥渡山歌所特有的悠扬婉转、细腻多情的音乐曲风。弥渡山歌具有婉约含蓄的音乐特点。音
5、乐是根植在现实生活土壤中盛开的花朵,艺术作品只有在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更绚烂的绽放。在小河淌水中,作曲家通过自如、恰到好处的运用切分音与自由延长符号,对歌曲中内在婉约、羞涩含蓄的情感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将地方音乐独特的风格特色尽显无遗。小河淌水中的延长音与切分音是在每句话的停顿呼吸处作了有意识的延长,是根据当地少数民族说话的语调而创作的,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感悟、吸收、综合、归纳出来的。小河淌水由一个力度上从弱渐强(p-f)的衬词“哎”音的自由延长来展开音乐情绪,在“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中也有延长音和切分音的处理,每一乐句的高音“re”上方都有一个自由延长符号;在每一乐句的尾音处做切分延长;
6、想起我的啊妹”的“妹”字音符“sol”为切分节奏。整个乐句共14小节的旋律中自由延长、切分音的运用多达15处,缓慢自由的节奏不但没有破坏语气和语言上的正常运用,没有使整个作品显得凌乱无序,反而在节奏上对音乐进行了充实,更能体现出弥渡女孩的柔情似水,加强和延伸了歌曲的涵义,让人们听起来有一种“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的情意连绵不断的感觉,突显了弥渡地方音乐在情感与曲调上的绵延与巧妙补充的风格。弥渡山歌具有精简而完整的曲式结构布局。小河淌水是两段体结构,两段的曲式简单明了。第一乐句是将四个音颠倒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把时值延长并加以重复,在重复中变化。第二乐句是在第一乐句的下五度进行自由模进构成
7、第一个乐段。乐句与乐句之间一问一答,交相辉映。用一个自由延长小节的“引子”为第一乐段的展开做铺垫,而第二乐段是以经过句的形式引出来的,并且所用的音乐材料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内容相连,环环相扣,以此构成了整个段落的统一,也构成了歌曲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曲式结构。这样一来,既加强了弥渡山歌所特有的音乐色彩的变化,又使曲式结构更加饱满,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山歌的历史悠久、分散广布、种类繁多,每个地方的民风与民歌特点各异。北方的风格较粗犷豪放,而南方的风格则比较细腻婉转。弥渡当地把山歌叫做“调子”。小河淌水作为云南地区传唱最多、最早的现代山歌,被当地山区人民起名为“弥渡山调子”。“弥渡山调子”具有明显
8、的起伏有序、错落有致的旋律风格。小河淌水在旋律的运用上加强了南方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歌曲是用民族羽调式写成的,整体的旋律线条起伏有序、错落有致。全曲速度变化不大,节奏宽松自由,把云南弥渡山区民歌真挚、柔美的音乐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乐曲开始部分4拍子的“la”音用意味深长的“哎”作“引子”,把人们带进空旷清澈的溪流山涧,从而引入音乐的主体部分。旋律线条优美流畅、回环,整个旋律主线是以la、do、re、mi这四个基音的变化来展现的,如:上下五度模进、五声音阶级进、四音列的逆行和四度跳进的发展手法,将调式主音“羽”作为每个乐句的开头,使各个乐句在音乐基调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张弛有节,像是那静静流淌的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弥渡 山歌 艺术风格 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