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A卷题及答案.doc
《传播学原理A卷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原理A卷题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学原理试题A开卷() 闭卷( ) 适用专业年级:广告学08级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3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 分题 号一 二 三 四五阅卷人题 分203248核分人得 分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反馈2、大众传播3、传统学派4、信息环境5、意见领袖二、简答(32分,每题8分)1、举例说明社会信息是什么?2、如何理解符号在传播中的中介作用?3、拉斯韦尔关于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内容是什么?4、人类传播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有什么重要规律?三、论述1、阅读
2、下面故事,分析讨论剧作家苦恼的原因。(13分)有位著名的剧作家,在一所大学给千名女生作报告。事后,他向第一个遇到的熟人说:“谢天谢地,总算过去了。我情愿跟一个女孩谈1000次话。也不愿跟1000个女孩谈一次。”2、结合现实,解读“信息过载”与“信息不足”的对我们认知的影响。(15分)3、结合传播事实,分析讨论“冗于信息”对实现信息沟通的价值。(10分)4、谈谈你对“人是符号的动物”认识。(10分)传播学原理试题(A)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传播活动中,信息接受者对发出者的回应。反馈是接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告诉我们给别人留下了什么想样的印象。积极或肯定的反馈促进正在进行的传播行为;消极的或否
3、定的反馈抑制传播行为的进行,起到矫正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那些不被人所期望的无效率的行为。反馈体现了反应是如何影响行为的。2、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社会化的传播。其特点是: 传播者职业化, 讯息大量、快速复制,传播媒介也是机械和电子设备系统,受众非个人化。或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地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3、以美国传播实践为背景,重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采用实证、经验、微观研究方法,注重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的传播学研究学派。4、信息环境是一
4、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这些信息不仅仅是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环境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建构主观真实的主要途径。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部分人群,媒体只能告知和说服一些关键个人,
5、这部分人群就是 “舆论领袖”或意见领袖。它们转而通过与其追随者的人际传播联系,即以一种两级传播流通的模式将这种效果加以扩大。 二、1、社会信息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状态的反映。人对社会进行观察体验之后,就会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就会形成相应的一种认识、一种经验、一种思想或一种观念。当我们用一定的符号系统把这些感知、体验、思想等内容表达出来,并同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社会信息就产生了。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思维、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的信息。 由于对社会进行反映时,不仅是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主观世界即人类自身精神),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理智的认识,而对主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情感体验,因此,前者是理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原理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