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A1作业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优秀案例.docx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A1作业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优秀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A1作业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优秀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A1作业(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优秀案例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A1作业(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优秀案例 A1作品:搭石学情分析方案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微能力点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主题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学对象 五年级小学生 教学目标 1 认识“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隔、懒”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运用联系上下文体会“山洪暴发、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这些关键
2、词体会相亲们的纯朴、美好的情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实现学生对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的积累。 3、在默读、批注、交流、想象画面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重点体会乡亲们搭石的行为。通过交流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不断丰富和体验阅读的乐趣,落实核心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教学重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实现学生对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的积累。 学习难点 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在默读、批注、交流、想象场面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重点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借助朗读,感受
3、重点语句所提供的丰富情感体验,通过交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断丰富和体验阅读的乐趣。 分析工具 希沃白板的问卷调查 分析方法 利用问卷星调查收集学生在教学活动前知晓的数据,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数据统计结果,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已知和未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后续教学活动。 学情分析实践方案 1.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部分学生在理解词语方面对工具书的依赖性比极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理解词语的习惯和能力还不够强,因为文章思想内涵体现的美既有看得见的,又有看不见的美,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比如:课文1-3自然段主
4、要写了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情景,写了景美,第4自然段又写了家乡人们尊老敬老的心灵美,特别是最后这一自然段既是文章的总结,又是文章的中心,确实难度不小。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结合自己选择的课题,教学本课应重点放在对重点语句的阅读和理解上。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 教学前利用问卷星对学生知晓情况进行了解,知道学生的需求点在哪里,借助教学平台的智能检测获取学生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认知情况,并根据了解到的学情,调整后续的教学活动。 课中使用互动课堂,限时小组合作,随机抽组展示。课前呈现数据,通过前面的研读与交流,学生对美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语文教学在打牢语言
5、基础的前提同时,还要关注情感的升华,加强理解文字和生活的联系。但是生活的拓展不能牵强,也不能没有限度,见好就收才能不失语文教学之本。此环节设计既不附赘,也不僵化。可以说自然得体。开展师生互动:能否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应用?根据可视化的学情反馈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文,通过对话交流方式深度解读文本,体验文本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性的语言富有诗意,评价性的语言富有激励,提问不琐碎,追问不盲目归纳不牵强。教师很好的把握了语文教学的要义,同时加强文本与生活的联系,既重语言的训练,又重情感的升华,张驰有度,节奏明快,进展有序。 课后学情,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能力 提升 工程 2.0 A1 作业 小学语文 情分 优秀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