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煤场项目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煤场项目介绍.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储煤场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 其他仓储业G5990占地面积(平方米)4000绿化面积(平方米)200m2总投资(万元)24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9.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 基于我国煤供应链现状,部分企业规模化将大批量煤炭从产地运到储存场,定向配送煤炭,从而降低整个系统及各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反应速度。煤业有限公司抓住市场机遇,拟在建设一储煤厂,其规模为年储煤量6万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
2、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煤炭储存、集运”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由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此工作任务。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并结合项目特征、工艺和环境状况等,按照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此环境影响报告表,现提请审查。2.项目概况 2.1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序号名称 内容1项目名称储煤场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4建设规模储煤场年储煤量6万吨5占地面积4000m26总投资240万元7劳动定员5人(所有员工均在厂区食宿)8工作制度年工作280天,
3、昼间8小时工作制 表1 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2.2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河南,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周围环境敏感点示意图见附图三: 2.3 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m2,其中建筑面积300m2,绿化面积200m2,绿化率为5%。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堆煤场、磅房、储水池、喷淋设施、办公生活场地等的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二:表2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规模主体工程堆煤场2500m2磅房60m2辅助工程储水池240m3办公生活区370m2公用工程供水1792t/a排水0t/a供电3104kw.h环保工程绿化200m2喷淋装
4、置6套抑尘网蓄水池10m3初期雨水收集池60m3 2.4 项目主要设备 生产设备中没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为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本)中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主要生产工艺设备见下表:表3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轮式装载机ZL50B3辆福建机械2地磅120t1台石家庄市永盛制器厂3水泵3台 2.5 项目公用工程 供水:项目用水由交口乡自来水管网供给,总用水量6.4m3/d,即1792m3/a。日常喷洒煤场用新鲜水量6.0m3/d;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0.4m3/d。排水:煤场日常喷洒用水量为6.0m3/d,大部分蒸发损耗,少量含煤废水随雨水径流通过煤场四周的汇水渠道排
5、入蓄水池,经过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煤堆,不外排;职工生活污水排水量为89.6m3/a,汇入蓄水池沉淀后,用于煤场降尘;项目设置防渗旱厕,粪便由附近农民定期清掏后用于肥田。供电:项目用电由交口乡供电所供给,年用电量为3104kw.h。 2.6 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根据项目特点,人员实行8小时一班工作制,年工作280天。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均在厂区食宿。 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煤炭储存、集运项目,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本),该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为允许类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4、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4.1 用地合理 本项目拟建厂
6、址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煤炭储备物流园内,占地面积4000m2,项目用地区域符合交口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22022年)(见附件二)。 4.2 不在三门峡市水源地保护区内(见附图四)。 4.3 交通便利 项目选址位于河南,交通十分便利。 4.4 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均能够得到合理地处理和处置,对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综合所述,该项目选址合理可行。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7、1、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北纬之间,东距140km,西距275km,南边与市相结,北部紧靠相望。总面积189km2,辖3个乡(镇)、48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40个居委会,总人口33.2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3万人。本项目位于河南,交通十分便利,厂址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2、 地形、地貌及地质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从陕西省入境的秦岭身东延伸止于黄河谷地,海拔高度由2000米以上递降为低于200米。地貌特征复杂,有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山地、丘陵和川塬地貌为主。三门峡市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剧烈,对本市地形、矿藏、地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和沉积变质
8、矿产资源极大蕴藏量的富积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西南隅和昆仑秦岭地槽东延部分的接合部位。在构造体系上,属于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的华北沉降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接复合、联合部位的一部分。基地构造以紧密褶皱为主,岩层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区内断裂发育,规模较大,纵横交错,尤以中新生代的断裂活动最强。项目所在湖滨区交口乡地处属于黄土太塬地貌。3、 气候、气象 三门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据市气象台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19.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最大月为83%,最小月为32%;年平均降水554.7mm,
9、最高年降水量825.5mm,最低388.6mm,年降水达480mm的保证率为83%,最大小时降水量72.6mm,日最大降水量115.8mm,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季节;年平均气压970.2百帕;全年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频率占60%,其中夏季多偏东风,冬季多偏西风,多年平均风速3.2m/s,瞬时风速为17.1m/s。4、 水文、水资源状况 4.1 地表水流经三门峡市区的河流主要是黄河和青龙涧河。黄河沿市区北部边缘蜿蜒而过,市区内长12km,最大流量为2200m3/s,最小流量为75m3/s。黄河水位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由于三门峡黄河水库的建设改变了黄河原有的自然水文条件,每年10月份水库关闸蓄水,库区水
10、位逐渐上升,高程可达320m。每年69月份开闸泄洪。青龙涧河属黄河一级支流,为间歇性河流,坡度大约1%,辖区内流域面积487km2,河道全长45km,市区段河道长12.5km。多年平均流量为2.42 m3/s,枯水期有时断流,在三门峡水库蓄水期,黄河水可倒灌至涧河口4001000m处。 4.2 地下水三门峡地下水的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分为四层,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的流向为从东南到西北,地下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黄河三门峡水库蓄水期的侧渗和青龙涧河的下渗。三门峡市重要的地下水分布面积为581km2,总开采储量为6.9万m3/d,允许开采强度为1200m3/km2d。地下水水源地东起山前大队的
11、李家坡,西至青龙涧河河口两侧。5、土壤本区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渑池确山小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拗陷渑池确山褶皱束的北部、陕县断陷盆地北缘。出露地层以古生界和新生界为主,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较为发育。区域构造受太行新华夏系构造控制,构造多呈北东走向,以阶梯式断裂为主。构造形迹在燕山运动期已形成,喜马拉雅运动期有所复活,继承和加强了老的构造形迹,造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地堑和地垒,褶皱构造仅有樱桃山背斜。本区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红黄土质、石灰性褐土和红粘土,由于丘陵植被稀少,使供给土壤的有机凋落物较少,肥力比较差。6、 自
12、然资源 三门峡市由于地貌特征复杂,形成了具有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多元气候。全市大部为山地丘陵、石山混合区域,区域地势较高,地表淋溶作用强盛,可溶性盐类基本淋失,形成了酸性和微酸性的棕壤和山地褐土,土地肥力较差。土壤类型主要为红黄土质石灰性褐土。三门峡市辖区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交界处,同时又为豫西山地,基本上是全国植物区系划分的南北分界线。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且产量大,经济价值高,特别是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药用淀粉、纤维和木本粮油植物。全境域内维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属,2100余种。三门峡市的动物在全国动物区划的分类中,属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北区;在河南动物区划中,属于“伏牛山地及
13、南坡丘陵”和“崤山山地及黄土丘陵平川”两个三级区内。因而动物特征是南北混杂的过渡性所表现出的多样化。加之山川地貌、地形的复杂,动物也呈垂直分布。市辖区内除家养动物外,仅野生的陆栖脊椎动物达140多种。其中,爬行类动物20多种,鸟类70多种,哺乳类动物42种,两栖类8种。三门峡市地质年代久远,地层发育较全,岩浆活动丰富,因而矿藏资源丰富,至今发现矿产地318个,其中大型矿床46处,中型矿床96处。发现矿藏66种,探明储量的有50种,潜在经济价值达3000亿元,保有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约有31种,已开发利用的27种。黄(黄金)、白(铝土)、黑(煤炭)是辖区的三大优势矿产。7、地震烈度依据中国地震动参
14、数区划图(GB18306-2022)的划分,三门峡市地震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8、文物和风景名胜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文化最主要的发祥地和发展地之一,也是古都西安、东都洛阳之间最大的名城望郡。作为古代京畿之地和东西交通要冲,三门峡与洛阳、郑州、开封、西安以及河东重镇运城一起,浓缩了中国古代最为繁荣兴盛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成为黄河文化集中的展现地。宝轮寺塔、秦赵会盟台、义马鸿庆寺石窟、杜甫石壕吏遗址、黄河古栈道遗迹、空相寺遗址、安国寺、甘棠苑(钟鼓楼)等名胜古迹处处昭示着三门峡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26处、市级
15、16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三门峡市文化古迹、名山秀水比比皆是,其旅游资源可以说是“以黄河为主线贯穿起来的充满野趣和史诗般辉煌的黄河生态与古文化游”,此外,三门峡市还有“天鹅城”的美誉。 经现场调查,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等环境敏感地区。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人口及行政区划三门峡市总面积10475km2,辖3县(渑池县、陕县、卢氏县)、2市(义马市、灵宝市)、1区(湖滨区)和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62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136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222.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1.63万人;城
16、镇人口90.72万人。市区总人口29.9万人。本项目所在地属于湖滨区,湖滨区北隔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相望,西、北、南三面为黄河和青龙涧河环抱,状若半岛,区内总面积189km2,辖5个街道(湖滨街道、车街道、大安街道、前进街道、涧河街道)、3个乡(磁钟乡、交口乡、高庙乡)。其中,5个街道合计35个居委会,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21.8万人;3个乡合计52个村委会,335个村民小组,面积199.9平方千米,人口11.42万人。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湖滨区交口乡,辖12个村委会,面积78.2平方千米,人口5.82万人。马家店村共有450户,1700人,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宋家店村小组80户,280人。2、 经
17、济发展概况“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57亿元,年均增长12(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340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800亿元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3亿元,年均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12;进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五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3.5亿美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湖滨区作为三门峡市市辖区,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方面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在各地招商引资比政策、拼让利的氛围中,湖滨区坚持和谐发展和理性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民意、考虑环境因素,严格项目准入门
18、槛,坚决不上“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项目。截至2022年11月底,交口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421万元,占目标3637万元的94%,预计12月份可全面完成收入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45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4亿元,占目标9.4亿元的100%;争取政策性资金3095.59万元,占目标3000万元的103.2%;引进省外资金2亿元,占目标2亿元的100%;预计年底全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680万元,同比增长23%,全乡工业总产值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全部完成目标,各项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增长。3、 文化教育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88所,在校生44
19、3804人,教职工27901人,其中专任教师23590人。直属学校18所,在校生27857人,教职工18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2人。(一)基础教育:共有学校1269所,其中普通高中21所、普通初中149所、小学917所、幼儿园179所、特教3所;在校生406216人,其中普通高中55769人、普通初中119915人、小学190013人、幼儿园40519人;教职工25419人,其中专任教师21978人。(二)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6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在校生35699人,教职工1852人,其中专任教师1310人;全市成人教育机构(扫盲班)234个,教职工99人,其中专
20、任教师49人。(三)民办教育:全市共有民办性质学校64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3所,幼儿园55所,在校生共16802人。另有民办培训机构141个。4、 文物及旅游资源 三门峡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著名景区(点)有虢国博物馆、函谷关、空相寺、黄帝铸鼎原、三门峡大坝、仰韶大峡谷、白天鹅观赏区、豫西天井窑院、陕州风景区、温泉疗养区、卢氏山水等。全市森林覆盖率47.99%,有国家森林公园4处、省森林公园5处,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心城市形成了具有黄河沿岸特色的生态山水城市景观,是国家旅游局“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和中国“王朝街道”之旅的主要城市之一,是河南省生态旅游
21、的主要城市。据调查,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没有重要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等。5、 交通通信 三门峡市交通发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10、209国道在境内纵横交汇,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越全境,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和运三高速公路连接豫晋两省,黄河水运直达潼关,成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通讯设施先进,全市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城乡,IP宽带网快捷便利。 6、相关规划 6.1 三门峡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的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2)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城市规划区为湖滨城区和陕县城区及周边地区,规划区总面积为438.5km2。城市性质为:豫晋陕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
22、市,能源、重化基础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以黄河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城市。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近期(2022年)城市人口达到45万人,远期(2022年)城市人口达到65万人,远景城市人口规模按80万人控制。 6.2 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根据三门峡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距离本项目厂址最近的水源地为沿青龙涧河地下水源地。沿青龙涧河地下水井群饮用水源保护区(共22眼井)划分:一级保护区:井群外围线以外100米的区域。该段的青龙涧河划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崤山路以南,南环路以北,经一路以西,青龙涧河坝以东的区域;黄河路以南,崤山路以北,经一路以西,六峰路以东的区域。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23、7、三门峡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乡环境保护统筹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监管能力得到系统提升,环境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强力推进我市“四大一高”战略提供环境支撑。 表4 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分类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目标值一、 总量减排(注1)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09万吨(削减9.9%)2氨氮排放总量0.29万吨(削减13.37%)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01万吨(削减10.5%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7.14万吨(削减15.5%)二、环境质量5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劣类水质的比例(注2)30
24、6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好于类水质的比例(注2)45%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常规监测因子水达标率98%8城市空气质量好于级标准天数比例80%9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水平内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环境空气状况采用000的环评相关数据,监测单位为陕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时间为2022年6月9日至15日,监测频率及结果见表5表10。表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频次一览表监测因子取值时段监测频率备注SO2、NO2日平均连续7天,每天至少18h小时浓度监测时间为02、08、14、20时
25、1小时平均连续4次,每次45minPM10日平均连续7天,每天至少18h表6 SO2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 单位:mg/m3编号监测点有效次数浓度范围污染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1280.0250.0400.050.08002280.0330.0440.0660.088003280.0280.0360.0560.07200标准0.50 mg/m3表7 SO2日均浓度评价结果 单位:mg/m3编号监测点有效次数浓度范围污染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170.0320.0370.210.2500270.0350.0410.230.2700370.0310.0350.210.2300标准0.15m
26、g/m3表8 NO2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 单位:mg/m3编号监测点有效次数测值范围污染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1280.0060.0140.0250.058002280.0090.0150.0380.062003280.0050.0120.0210.05000标准0.12mg/m3表9 NO2日均浓度评价结果 单位:mg/m3编号监测点有效次数测值范围污染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170.0070.0120.0580.1000270.0100.0130.0830.10800370.0050.0100.0420.08300标准0.08mg/m3表10 PM10日均浓度评价结果 单位:mg
27、/m3编号监测点有效次数测值范围污染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170.0580.0680.390.4500270.0690.0780.460.5200370.0480.0560.320.3700标准0.15mg/m3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SO2、NO2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以及PM10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因此,评价区域SO2、NO2和PM10均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主要河流为本项目南侧1.5km的青龙涧河,本次地表水环境状况采用000的环评相关数据,监测单位为陕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时
28、间为2022年6月6日至7日,其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1:表11 地表水监测结果 单位:除pH外为mg/L 监测断面评价项目1#断面(黄河明珠实业厂区上游100m)2#断面(黄河明珠实业厂区下游500m)3#断面(黄河明珠实业厂区下游2000m)pH监测值范围7.17.27.27.17.2污染指数范围0.050.100.100.050.10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69COD(mg/L)监测值范围13.113.415.515.716.316.7污染指数范围0.660.670.780.790.820.84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20BOD5(mg/L)监测值范围3.183.214.894.94
29、4.234.29污染指数范围0.7950.8031.2231.2351.0581.073最大超标倍数00.2350.073标准限值4氨氮(mg/L)监测值范围0.520.540.470.490.350.37污染指数范围0.520.540.470.490.350.37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1.0硫酸盐(mg/L)监测值范围187189174179175177污染指数范围0.750.760.700.720.700.71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250水温()20.720.920.520.620.320.7流量(m3/h)516517523525530532由表11可见,各监测断面pH、COD、
30、氨氮监测值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21)类标准要求,硫酸盐监测值可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青龙涧河2#、3#断面BOD5的监测值均超过标准限值,最大超标0.235倍,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沿途工业生产、生活废水及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就近排入青龙涧河所致。预计到2022年底,污水管网可以实现与三门峡市污水管网对接,届时园区工业、生活污水可纳入三门峡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青龙涧河的水质情况将有所改善。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下水状况采用000的环评相关数据,监测单位为陕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时间为2022年6月6日至7日,其环境现状
31、监测结果见表12:表12 地下水主要因子监测结果 单位:除pH外为mg/L评价因子项目北梁村水井马匹沟水井杨家沟水井pH监测值范围7.17.17.17.17.1污染指数范围0.0700.0700.07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6.58.5总硬度(mg/L)监测值范围340350283286247250污染指数范围0.760.770.630.640.550.56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450溶解性总固体(mg/L)监测值范围738741589593437438污染指数范围0.7380.7410.5890.5930.4370.438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1000氨氮(mg/L)监测值范围未检
32、出未检出未检出污染指数范围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0.2高锰酸盐指数(mg/L)监测值范围0.420.440.330.360.390.40污染指数范围0.1400.1470.1100.1200.1300.133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限值3.0水温()15.015.114.915.014.8井深(m)552060由表12可见,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说明区域地下水质量现状良好。4、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该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2)1类标准。根据评价单位现场勘察,于2022年12月13日对项目所在地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在厂界四周各布设一个监测点,分昼间和夜间各一次,监测结果见表13: 表13 背景噪声监测值 单位:dB(A)监测点监测时间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昼间噪声值2022.12.1346.853.548.051.4夜间噪声值2022.12.1341.543.842.543.0执行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2)1类:昼间55、夜间45根据表13显示,评价区域声环境满足所在噪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2)1类标准的要求,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5、 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项目周围的调查情况可知,项目四周植被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粮食、
34、经济作物及树木等,无天然林及珍稀植被;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无特殊需要保护的动植物资源。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选址,距最近敏感点为项目西侧880m的村,距最近地表水为项目南侧1.5km的青龙涧河,最终汇入黄河。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表14:表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级别一览表保护目标方位距离保护项目户数人口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W 880m80户 28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 S 1.5km青龙涧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1)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执行级别主要标准要求环
35、境空气GB3095-1996环空气质量标准二级SO2年均0.06mg/m3,日均0.15 mg/m3PM10年均0.10mg/m3,日均0.15 mg/m3NO2年均0.08mg/m3,日均0.12 mg/m3TSP年均0.20mg/m3,日均0.30mg/m3噪声GB3096-2022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昼间55dB(A),夜间45dB(A)地表水GB3838-20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II类pH 69,COD20mg/L,BOD54mg/L,氨氮1.0mg/L,硫酸盐250mg/L地下水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III类pH 6.58.5,总硬度450mg/L,高锰酸钾指数
36、3.0mg/L,氨氮0.2mg/L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执行级别(类别)主要标准要求大气GB20426-2022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限值1.0mg/Nm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噪声GB12523-202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1昼间70dB(A),夜间55dB(A)GB12348-202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昼间55dB(A),夜间45dB(A)固废GB18599-202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
37、2)总量控制指标 按照国家要求,“十二五”期间,对SO2、NOX、COD、NH3-N等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产生污染物SO2 、NOX,煤尘、扬尘均为无组织排放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煤废水及少量职工生活污水,汇入蓄水池沉淀后,用于煤场降尘,不外排,因此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图示): 1、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工艺简介 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只从事煤炭储存、转运工作,从煤源地运来的煤炭经汽车运输至厂内,卸载后堆放在厂内,若有需要,通过装载机装入运输车辆,外运到指定场所。 2、主要污染工序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拟建项目规模较小,施工期较短,因
38、此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建筑垃圾、施工废水和施工噪声等。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如下: 2.1废气煤场堆煤产生的煤尘、装卸过程产生的煤尘、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 2.2废水喷洒煤堆、降雨产生的含煤废水以及少量职工生活污水。 2.3噪声运输车辆及装载机作业时产生的噪声、水泵产生的噪声。 2.4固废蓄水池产生的煤泥和少量职工生活垃圾。 3、污染因素分析 3.1 废气 本项目运营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煤炭装卸和煤堆产生的煤尘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 3.1.1煤场堆煤产生的煤尘本项目煤场占地面积为1200 m2,煤场堆煤为露天堆放,主要污染物是煤尘
39、属无组织排放。堆场煤尘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1煤堆起尘量,(mg/s); W煤物料湿度,原煤8%; 空气相对湿度,(三门峡市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0%); S煤堆面积(m2); U起尘风速(m/s),取3.2m/s。经计算项目煤场堆煤起尘量为1719.78mg/s,即17.33t/a。 3.1.2装卸过程产生的煤尘运至堆场的煤炭在进行卸载和使用装载机装煤的过程中会形成高低、粗细不同的煤流柱,产生无组织排放煤尘。试验表明,装卸过程产生的煤尘量与装卸量、装卸高度、物料含水量及装卸时的风速有关,环评引用以下公式计算装卸过程产生的煤尘量: 式中: Q2煤装卸扬尘,g/次; 风速,m/s,起尘风速大于
40、等于3.2m/s; W煤物料湿度,取平均湿度8%; M车辆吨位,取50t/辆; H煤装卸高度,取平均高度3m; 经计算本项目装卸过程产生的煤尘量为25.56kg/次,每天装卸次数大约为4次,则每年装卸煤尘产生量为28.63t/a。 3.1.3运输扬尘运输煤炭车辆形成的二次扬尘,与运输车辆的吨位、行驶速度、运行距离、运输量有关,同时也与道路的清洁程度有关,经测算,进场运输线路长度约为0.2km。本次环评选用的道路扬尘公式如下: 式中: QP道路扬尘量,(kg/km辆); QP总扬尘量,(kg/a); V车辆速度,40km/h; M车辆载重,t/辆,取50t/辆; P路面灰尘覆盖率,取0.5kg/
41、m2; L运距,0.2km; Q运输量,t/a,取6万t/a 根据本项目的情况,本项目车辆在厂区内行驶按0.2km计,平均每天发车空、重载各4次,空车重约10t,重车重约50t,以速度40km/h行驶,经计算,项目空载产生的汽车道路扬尘量为1.36kg/km辆、0.30t/a,重载产生的道路扬尘量为5.36kg/km辆、1.23t/a,则汽车总道路扬尘量为1.53t/a。 3.2废水 3.2.1生产废水 项目生产过程中,煤场日常喷洒用水量为6.0m3/d(1680m3/a),大部分蒸发损耗,少量含煤废水随雨水径流通过煤场四周的汇水渠道排入蓄水池,经过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煤堆,因此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 3.2.2生活废水 项目劳动定员5人,均在厂内食宿。按照河南省用水定额(DB41/T385-2022)930及993条规定,确定项目日生活用水量为80L/人d5=0.4m3/d,计算得年用水量为112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32m3/d(即89.6 m3/a),类比一般生活污水水质,其主要污染因子含量为:COD280mg/L、BOD5180mg/L、SS200mg/L、NH3-N25mg/L,汇入蓄水池沉淀后,用于煤场降尘。项目设置防渗旱厕,粪便由附近农民定期清掏后用于肥田。 3.3 噪声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装载机、运输车辆运行以及鸣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