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篇.docx
《2024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体会第一篇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总书记充分肯定了甘肃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对甘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甘肃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民生保障、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和系统科学的规划部署,为甘肃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发
2、展蓝图、明确了重点要点、指明了行动方向。总书记对甘肃的指示要求,对甘肃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指出,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总书记要求,甘肃要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民生保障、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我对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甘肃指示要求,有四点体会。1、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同饮黄河水,同是
3、一家人,甘肃和上下游省份唯有共谋、共治、共建,才能讲好守护幸福河的时代故事,才能把国家战略转变成美好现实,才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场上高扬旗帜、创造幸福,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财富和精彩的奋斗传奇。要坚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把“严”字贯穿全过程,推动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守牢生态环保的底线红线。特别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高度重视解决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水气土综合治理等重大问题。2、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从“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到“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从“深
4、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拓展跨省域合作”,从“传承好红色基因”到“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总书记为甘肃谋经济发展之道、改革开放之策、文化传承之路、社会治理之方,为甘肃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精准擘画,饱含着人民领袖对甘肃24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的深情厚爱。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大力推进富民兴陇事业,开动脑筋想办法,只争朝夕抓发展,在推进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改革开放等工作上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3、要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甘肃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着发展特色农业的
5、天然优势。近年来,甘肃把发展帮扶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聚焦“土特产”,全力做好“农头工尾、畜头肉尾”文章,聚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行动和提质增效行动,扎实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和“甘味”品牌建设,加快壮大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主导、地方特色产业为补充的优势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持续呈现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要将扶持乡村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方向,持续聚力构建农资保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农村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体系、社有企业支撑体系、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和联合社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推动农业投入品降耗增效,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
6、道,带动乡村产业价值链整体提升。要优先谋划、优先部署、优先推进,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做强做大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4、要进一步传承好红色基因。作为红色革命圣地,甘肃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出发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旧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的红色旅游经典路线。我们要坚持以“红色传承”为主旋律,以“创新融合”为主路径,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红色+文旅实现大踏步迈进。第二篇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甘肃天水、兰州等地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
7、产保护传承、优化社区便民惠民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总书记的“甘肃之行”,走好新时代的“文物文化发展、民生保障发展、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在新征程上坚守自我、阵厉奋发、砥砺前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谱写华丽篇章。坚定文化立场,“立根铸魂,守本归真”,走好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发展之路。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先后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甘肃天水伏羲庙和麦积山石窟进行考察,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
8、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文物和文化传承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立场,培养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大局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住中华文化的“本”与“真”。”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同文物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以高度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坚持人民至上,“思民所忧,解民所盼”,走好民生保障、为民造
9、福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拦州枣林西社区考察时强调,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要在总书记的足迹中,感悟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以为民增福祉、谋福利、惠民生为干事之本,坚持因地制宜思民之困、听民之忧、解民之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要始终把民生发展当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路上的重大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10、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可小康”的美好憧憬,以“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保障人民生活,在新时代彰显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答好“民生发展考卷”。坚守生杰保护,“持续优化、和谐共生”,走好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兰州时,盛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寄望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极大地激发了金城儿女的自豪感和加快绿色发展的决心。时隔五年,总书记再次来到兰州,在黄河兰州中山桥段,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出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甘肃 考察 重要讲话 精神 学习心得 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