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实施意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扎实 推动合肥都市圈联动城市圈发展,不断增强“十四五”时期现代化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结合我市实际,制 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 发展理念,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消 费需求,更好地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建设“三地一 区一城”目标,以I型大城市建设为牵动,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多 渠道挖掘内需潜力、扩大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提升消费知 名度、活跃度和舒适度。实施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壮大工程,推动 实物消
2、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农村消费梯次升级,培 育文旅、康养、家政、教育、体育等消费集聚区,打造以阜城为 中心、城市圈为重点、辐射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的消费增 长极,建设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二、工作目标消费带动持续增强。消费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 速,对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达325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限上商贸单位超1600家。人 均消费水平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缩小。消费平台持续壮大。核心消费载体吸引能力显著增强, 人均商业面积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培育形成5个具有区域 性重要影响力的市级商圈
3、10个县域中心商圈、10个商贸文旅 特色商业街区、10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新兴消费持续释放。服务消费占比有效提高,消费新业 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零售、电商直播、跨境电商实现更大突破。 到2025年,网上零售额超150亿元,培育5个大型直播基地、5 个信息消费体验中心、8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一批智慧社 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消费辐射持续提升。中高端消费资源逐步丰富,供应链 体系完善,满足市内及外地居民消费需求,市际消费有效联动, 消费环境换挡升级。到2025年,实物消费、旅游休闲、文化娱 乐等成为吸引消费的主要动能,吸引国内外游客6000万人次,外 来消费占全市消费
4、总额的10%以上。三、主要任务(-)打造区域性消费地标L培育升级核心商圈。优化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引导行 业适度集中,推动现有商圈升级,形成标志性商业消费时尚矩阵。 提升人民中路一颍州北路中心商圈,突出特色传统商业与现代商 业有机结合的商业功能,融入“老城历史文化特色”元素,以河滨 中路、东城墙路、颍河西路所围合范围,打造综合性商业区。提 升三角洲片区商圈,发展商务服务、专业市场、金融配套、购物 休闲等业态,以泉河、沙颍河、古泉路所围合范围,建设金融半 岛商业圈。支持颍东建设城市副中心商圈,依托颍东新城建设, 以岳家湖为中心,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型核心商圈。提升淮河 路、颍州南路中心商圈,突
5、出品牌、时尚、流行等特点,以颍上 南路、柳林路、阜南路、西湖大道所围合范围,打造时尚消费集 聚区。完善城南新区、高铁新区商业综合体、商务酒店、写字楼 等基础配套,打造金融、科技、贸易、信息、文创等产业集聚的 高端中央商务区。以西湖新城为重点,擦亮“宋韵颍州西湖、花 园生态新城”名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强 化旅游宣传营销,谋划商旅融合中心区。支持商圈智能化改造、 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应用场景建 设,打造智慧商圈。各县(市)根据城区发展规划和现有商业基础, 打造县域中心商圈。(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技局,
6、各县市区政府,经 开区、市城南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2 .建设改造特色商业街区。结合欧苏文化、特色美食、休闲 娱乐等资源,加快推进罂街、清河宋街、双清湾水街、精忠街历 史文化街区、鼓楼南大街商业街区、绿色步行街、大学城红街以 及美食小吃街等建设提升。完善特色商业街区功能配套,改善商 业环境,彰显现代化美好底蕴,提升商业街区品质和辐射能力, 突出文化品位、建筑风格、城市景观和夜景灯饰艺术效果,开展 音乐、艺术表演和展示活动,打造一批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 化浓厚、管理规范的新型商旅文融合特色街区,争创一批国家和 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自 然和资源规划局、市城管
7、执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 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优化提升专业市场。综合行业特点、区位交通、辐射半径 等因素,新建、迁建、改扩建一批农产品批发、花卉苗木、家居 建材批发、小商品批发、汽贸物流园、二手车交易等专业市场,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市场内 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与整合,推动“花卉+电商平台”建设,实现 客户在线选购、在线结算、一体化配送。围绕打造示范农贸市场, 加强市场内外路网管网等基础建设,完善导购、公示、查询、广 播等服务设施,规范市场和店铺标识标牌,强化人性化服务和节 能减排等环保元素设计,逐步完成阜城农贸市场“农改超实现 便
8、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市商务局、市发 展改革委、市城管执法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 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4 .完善社区商业中心。以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城乡 结合区域为重点,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布局,畅通城市消费微循环。 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体,完善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集 聚社区菜店、超市、美容美发店、餐饮店、药店、快递站点、家 政服务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等复合业态功能。发挥大型商业零售 企业供应链布局能力,引导渠道市场下沉,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 探索未来社区建设,鼓励无人零售、社区电商发展,提供网订店 取、线上下单、配送到家、服务上门等多样化服
9、务,打造“5分钟 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商超”便民生活圈,促进社区居 民便利消费。(市商务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 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集聚优质消费资源5 .充分对接国内消费市场。参与长三角“五五”购物节活动, 联动合肥都市圈,探索与苏州共建千亿级区域性商贸枢纽市场, 支持到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开设特色品牌旗舰店、专营店、 专柜,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速与长 三角地区商品双向流通,提高消费市场合作效率。引导商贸、文 旅、医疗等机构主动对接沪苏浙、合芜滁,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产销对接和生产投资,学习借鉴消费领域先进经验和创新
10、模式, 提高把握引导消费趋势的能力水平,力争引进一批引领能力强的 消费大项目、好项目。(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 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招商 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6 .汇集高端消费品牌。积极引进高端的国内外成熟品牌商品 资源,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阜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首店、旗 舰店、体验店,支持新秀潮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在阜首发或同 步上市新品;支持名企入街、名品入店,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水 平。围绕十大特色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提高在国内外市 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持续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着力引进知名 商贸企业来阜建设运营中
11、心,开设直营店或加盟店等,鼓励商贸 企业争取高端品牌授权经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 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招商中心,各县市区政府按职 责分工负责)7 .加大产品供给。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倡 导优质优价,提升消费品质。支持制造、创造,鼓励企业对标国 际标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工艺水平,完善产品质 量追溯和监测体系。加强品牌的申创和推介力度,加快打响区域 公用品牌,推荐申报一批“三品一标”“老字号认定和培育一批 “老字号打造网红商品。支持“三品一标”“老字号”企业展览展 销,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旅游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 字创意产品开发,打造一批原
12、创品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 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数据资源局,各县市 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8 .优化进口商品供给。进一步扩大优质商品进口,增加日用 消费品进口,丰富医疗、康复、养老、养生、文化等生活性服务 业设备进口。推动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进境直销中心,扩大跨境电商直购进口规模。支持企业利用中国 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际性展示交易平台 开展采购对接,用好省内外各种进口展会,提高采购成交量。探 索举办进口商品专题展,组织境外重点市场采购对接活动,拓宽 商品进口渠道。(市商务局、海关,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 会按职责
13、分工负责)(三)塑造多元化消费场景9 .壮大文化旅游消费。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依托水系资源、 花卉资源、人文资源和乡村资源,做大做强“颍淮善郡大美”旅游 品牌。建立市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高铁旅游营销策划,建 设旅游精品景区,优化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围绕 核心景区、乡村旅游、花卉旅游、“旅游+”等,提升一批重点旅 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和示范点。聚力文艺精品 创作,引导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文学、动漫、影视及衍生产 品,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加快电影院线的延伸覆盖和改造升 级,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 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实体书店网点建设,推动
14、实体书店与网络融 合发展,建设一批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 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中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市数据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管 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0 .激活健康养老消费。充分发挥“六综六专”医院集群资源,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享,打造区域医疗中心。鼓励商业保险 公司提供多样化、规范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个 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推进医养结合示范 项目建设。依托太和医药大市场,打造健康养生体验基地,支持 举办中医药健康论坛和交易展会。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 务,完善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功能,拓展网
15、上预约挂号、家庭医生 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支持药品流通企业按照“线上线下一致” 原则,提供规定范围内的药品网络销售服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养老服务业,支持利用城镇中闲置厂房、事业单位改制后腾出的 办公用房、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办公楼、转型中的公办培训中心和 疗养院等,整合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所 有土地建立乡村养老机构。鼓励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 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日用 品、食品、保健品、服饰等产品用品,培养一批专业化为老服务 社会组织,提高老年人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社区居 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
16、 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 工负责)11 .促进教育培训消费。依托两所大学、四所专科院校,推动 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流入,推动师范大学与优质高校合作,争取国 内知名高校在设立分校,加快重大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培训I,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聚焦全市十大特色产业,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建好实 训基地,办好技能大赛,定制化培养输送技术人才。积极推进“双 创”培训,完善创业园区孵化功能,提升创业者综合素质,增强 企业市场竞争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大公办园资源。落实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深化校外培 训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建设 全国 重要 影响力 区域性 消费 中心 实施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