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docx
《关于新时代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市环境空气质量,推进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逐步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总则(-)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以实现 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为目标,以颗粒物为治理重点,协同控制 PM2.5和臭氧,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 结构、用地结构优化调整四大核心任务,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
2、 效”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实现市环境空 气质量达标。(二)规划原则结构升级,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 力为先决条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优化产业 结构和布局,严格控制火电、建材、化工等行业发展规模,引导 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绿色低碳与经济 社会发展协同融合。一科学分析,精准施策。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数值模拟等技术,科学化、定量化分析大气污染成因,针对不同 污染源、不同污染物提出系统化、精细化、定量化综合防治措施。依法治污,长效推进。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和
3、标 准要求,推进工业、交通运输、扬尘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加大 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 相关支持政策,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全环节大 气污染防治体系,建立长效治污机制。部门协同,全民共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协调, 加强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共治,明确职责任务,督促落实并严、 格量化考核。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构筑多渠道 公众参与机制,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监督和治理,构建政 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体 系,促进市大气环境质量长期、持续、全面改善。(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市行政区划全域,包括3个市辖区(颍州
4、区、颍 东区、颍泉区)、4个县(临泉县、颍上县、阜南县、太和县) 和1个县级市(界首市)。(四)规划目标与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远景到2032年。依据空气质量目标和达标期限,将空气质量改善任务按时间 节点进行分解。2021-2025年为第一阶段,PM2.5年均浓度降至 39gm3 ,全市So2、No2、COs PMlO四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全 面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O3_8H_90Per浓度上升趋势 得到基本遏制;2026-2032年为第二阶段,PM2.5等六项污染物 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市民的蓝天幸福感明 显增强。具体目标如表1-1所示。表1-1市空气质量达标规
5、划目标环境空气 质量指标2020 年基 准值目标值国家空 气质量 标准属性近期(2021-2025 年)中远期(2026-2032 年)SCh年均浓度gm3 )7560约束NCh年均浓度 (g3 )26302540约束PM2.5年均浓度 (gm3)50393535约束PMlo年均浓度 (gm3 )78706570约束CO日均值第95百分 位数(mgm3 )1.11.04约束03日最大8小时平均 值的第90百分位数 (gm3 )151170力争*口60160预期*03在2032年实现160gm3的目标需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并需要周边城市共同采取大气污染物强化减排措施。二、空气质量现状与问
6、题分析(-)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从时间来看,2015-2020年期间市空气质量未实现根本性好 转,PM2.5、NO2s SO2和CO_95per浓度整体呈改善趋势,改 善率分别为 2.0%、25.7%、69.6%和 26.7% ,但 PMlO 和 O3_8H_90per浓度分别上升8.3%和31.3%o 2020年优良天数比 例相较2015年下降5.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增加3 无 虽然NO2、SO2、CcL95Per和O3_8H_90Per年均浓度均已 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但PM2.5和PMlO浓度仍明显 超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超标率分别为42.9%和11.4%o从
7、空间上看,2020年市各县(市、区)PM2.5和PMlO浓度 均存在超标现象,市除临泉县O3_8H_90Per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标 准外,其他各县市区均已达标。受工业企业布局、人口分布、城 市交通等因素影响,各县区污染情况有所差异。由于工业企业分 布较为密集,排放强度相对较大,颍泉区和界首市PM2.5浓度明 显高于其他县区,界首市PMlO浓度全市最高。由于临泉县道路 交通密集,电力企业较多,建筑表面涂层和其他溶剂使用VOCs 排放全市最高,NOX和VOCs排放总量较大,临泉县 O3_8H_90per浓度排在全市第一。因此,市大气污染防治应充分 考虑县区污染特征,科学精准施策。(二)大气污染以复合
8、型污染为主市污染物以PM2.5、PMlO和03为主,其中以PM2.5为首, 其次为03和PMI0。“十三五”以来,市PM2.5和PMlO浓度持 续超标,从2015年开始PM2.5和PMlO浓度逐年上升,2017年 后逐年下降,但截至2020年底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O3_8h_90per浓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20年有明显下降,截 至2020年底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5-2020年以PM2.5和PMlO 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均呈下降趋势,2020年较2015年分别减少 50天和9天。以0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 年较2015年增加98天,03污染问题逐步凸显。()空气质
9、量超标季节特征显著市秋冬季PM2.5和PMlO污染突出,秋冬季浓度约为非秋冬 季2倍,“十三五”期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绝大多数出现在秋冬 季,2020年重度污染天气仍有7天,中轻度污染时有发生,对年 度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秋冬季加强大气污染管控尤为重 要03超标多集中在5-9月,其中5月和6月超标现象最为严重, 超标天数均在5天以上,夏秋季应加强涉VOCs排放污染源的管 控。三、大气污染排放特征根据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结果,2018年市共排放 12162 吨 SO2 , 62210 吨 NOx , 164106 吨 CO , 43268 吨 VOCs , 46165 吨 NH3 , 61
10、806 吨 PMlO , 23597 吨 PM2.5o SO2s CO 和 VOCs的首要排放贡献源为工艺过程源,在总排放量中占比分别 为74.0%、48.4%和39.9% ; NOx的首要排放贡献源为移动源, 占比为83.4% ;NH3的首要排放贡献源为农业源,占比为80.6% ; PMlO和PM2.5的首要排放源为扬尘源,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 别为71.3%和41.6%0污染物总体排放情况见表3-l0表3-1 2018年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吨源分类SO2NOxCOVOCsNH3PMioPM25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133844492463934405501057761工艺过程源90044
11、8577939617277629960973911移动源12485185336079517144421702013溶剂使用源9995农业源37216扬尘源440439825储存运输374生物质燃烧源572105123992263760925052340废弃物处理源2211047其他排放源415359344747合计121626221016410643268461656180623597四、污染核查与问题总结(-)能源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占比较低市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根据市统计年鉴,2020年全市能源 消费总量1125.7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560.4 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总
12、量占比为72.8% ,而天然气、一次 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耗占比13%左右,清洁能源占比较低,亟需进 一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耗占比。此外,以煤砰石、煤炭等为主要能 源的砖瓦行业,对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具有重大的贡献。因此, 为推动市空气质量改善,应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有序压 减煤炭使用量。(二)工业企业全过程管控有待提升,清洁生产水平较低 有组织排放监测和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砖瓦企业虽已安装在 线监测设备,但多数企业设备运行、维护情况落实不到位。水泥、 混凝土、砖瓦等建材行业部分企业除尘设备简陋,污染治理设施 存在不规范、无法正常运行等情况。无组织排放管理水平偏低。生物质能发电、水泥、混凝土、 砖瓦
13、涉铅企业等行业的部分企业物料未采用全密闭、封闭的方 式储存,且生产或加工车间封闭不到位,易造成可见烟粉尘外逸; 包装印刷、涂料制造、化工部分企业废气收集不完善,一些废气 产生节点未采用收集处理措施或收集设备效率偏低,无组织排放 量问题凸显。VoCS综合治理水平亟待提高。包装印刷、表面涂装等行业 中原辅料多使用油性漆,低(无)VOCs含量原辅料源头替代不 足;多数涉VOCs企业废气治理工艺简单,一般采用“UV光解”、 “活性炭”吸附、“喷淋塔”等单一设备,治理效果较差。()结构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020年,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4:37:49 ,产占比较高,三产 占比偏低。第二产业中规模小
14、工艺简单的轻工业企业数量较大, 尤其是塑料、食品、纺织、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生产行业占工 业企业数量的50%o应加强对小散企业的升级改造,加强弓I进高 新科技产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部分行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全市砖瓦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以小型和微型为主,砖瓦行业结构及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有待优化。(四)老旧车辆比例偏高,车队结构有待升级2018年,市道路移动源中,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老旧车保 有量为25.4万辆,占比为26.6%o老旧车SO2、NOXs COs VOCss PM2.5和PMlO的排放量在道路移动源总排放量中的贡献率分别 为 47.6
15、60.2%s 41.4%x 53.2%s 73.9%和 74.0%。重型载货汽车是机动车NOX的首要排放源,2018年市重型 载货汽车NOx排放量为31354吨,占道路移动源NOX排放总量 的76.0% ,占市NOX总排放量的50.4%o其中老旧车的比例高 达51.2% ,对重型载货汽车NOX排放量贡献率为62.2%0综合 考虑老旧车保有量、污染物排放比重及老旧车中不同车型保有量 和污染物排放量比重,加速淘汰老旧车、优化升级车队结构是改 善市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手段,其中重型载货汽车是机动车重点控 制车型。(五)扬尘污染管控薄弱,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市扬尘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部分道路洗扫力度不够
16、道 路有明显积尘。全市多数施工工地存在防尘抑尘措施落实不到 位,存在易起尘、施工过程未辅以湿法降尘措施(未设置降尘设 备或设备未开启)、施工现场及周边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硬质封 闭围挡或者围挡不全、场区部分道路未硬化或绿化、未对易产生 扬尘污染的物料(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 工程渣土等)实施全覆盖、垃圾废料乱堆乱放等问题,施工现场 标准化作业和智能化管理亟待加强。五、空气质量达标压力市煤炭消耗总量大、高耗能行业企业数量多、“老旧车”占比 高、道路和施工扬尘问题凸显,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整体空气 质量状况较差,空气质量状况在省内排名比较靠后。2015-2020 年,市大气污染防
17、治取得初步成效,空气质量有所改善,NO2、 SO2和CO-95per浓度整体呈改善趋势,改善率分别为25.7%s 69.6%和 26.7% ,已稳定达标;PM2.5s PMlO 和 O3_8H_90per 浓 度先升后降,2020年O3_8H_90Per浓度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但PM2.5和PMlO浓度分别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2.9%和11.4% , 达标压力较大。2015-2020年期间,以0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整体增加, 03污染也逐步成为影响市空气质量和优良天数的最主要因素, PM2.5和03协同治理不容忽视。要保障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应以工业企业全过程污染防治、产业结构升级、移动源排
18、放治理 和监管、扬尘源综合整治为重点,深化四大结构调整,坚持精准 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NH3、NOX和VOCs等多污 染物协同减排,强化PM2.5与03协同控制,全面参与,全民共 治,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六、重点任务与措施(-)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1 .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专项方案,以颍东区、临泉县、 太和县、颍上县为重点,采取综合减煤措施,按照控增量、减存 量、提效率的系统治理思路,将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落实到各区县,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实行 煤炭减量替代,重点削减非电用煤。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比2020 年下降5%以上,2
19、026-2032年继续推进煤炭消费总量降低。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推进“以气代煤”,新增天然气 量优先用于城镇居民和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替代,实现增气减煤, 不断提高各县(市、区)重点乡镇气化水平;逐步扩大天然气利 用规模,在热负荷相对集中的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新 建和改建天然气集中供热设施,鼓励新型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利 用天然气。加快开展太阳能、风电和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利用 项目建设,逐步构建以绿色低碳、节能高效、多元互补、智慧互 联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消费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高。 到2025年底前,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5%左右;到 2032年底前,全市非化石能源
20、消费比重提高至20%左右。重点削减非电用煤。严格控制化工、砖瓦等行业落后产能用 煤。明确划分高耗能压煤重点企业、建立重点企业煤炭消费压减 帮包制度,制定一企一策。持续开展工业领域电能和天然气替代 工程,积极调整工业燃料结构。优化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有序扩大禁燃区范围,禁燃区 内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目录中的I类燃料组合,即在禁燃区 内禁止燃用: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 油、煤焦油:非专用锅炉或未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的专用锅炉燃用 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禁燃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 锅炉、窑炉、熔炉、煤气发生炉、炉灶等燃烧设施(经批准的集 中供热、电厂锅炉除外),禁止销售、燃
21、用高污染燃料。加强散煤治理。持续开展散煤生产加工点、销售点排查活动, 煤质抽检覆盖率始终保持100% ;对新发现的散煤生产加工点、 销售点从快清理、依法处罚;开展散煤治理专项执法检查,坚决 杜绝已取缔的散煤生产加工点、销售点变换经营场所,采取隐蔽 生产、流动销售的形式进行散煤经营活动,防止散煤经营行为死 灰复燃。加强对餐饮业固定门店、流动摊贩以及农业生产、学校、 医疗、养老等经营服务行业的散煤治理,完成农业种植养殖、农 副产品加工等散煤替代工作。2 .加大电力行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燃煤机组。制定专项方案,以临泉县、颍东区 为重点,2025年底前关停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承担供热必 需保留的
22、机组除外)。在保障企业用电、用热负荷的前提下,通 过大型高效清洁机组替代发电。实施煤电机组先进煤耗行动。加强电力行业提标改造,现役 燃煤发电机组因厂制宜采用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锅炉烟气余热 回收利用、电机变频等成熟节能改造技术,使供电煤耗达到同类 机型先进水平。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增强供电可靠 性。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加快农村“煤改电”电网升级改造,供电 公司要统筹推进输变电工程建设,“以需定供、以电定改二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提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避免出现弃风、弃 光问题。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探索推动风光储一体项目, 推
23、进一批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3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园区集中供热,加强区域内集中供热能 力,集中供热范围内不得新建自备燃煤热电机组、分散燃煤锅炉, 淘汰开发园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在热电联产规划指导下,对30 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在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网未覆 盖的产业集聚区,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同时进一步推进电网升级 改造,积极推进电锅炉供热。在开发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的基 础上,完善配套供热管网,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实现集中供热全 覆盖。4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 度,从工艺技术、主要用能设备、节能措施等方面切实加强项目 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时代 大气环境 质量 限期 达标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