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专题报告:AI第四次场景革命精选版.docx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AI第四次场景革命精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经济专题报告:AI第四次场景革命精选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发,戴康)一、三大驱动:“场景革命4.0”顺势 起航前三次场景革命:(1)在PC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网购、端游的出现标志 着数字经济的第一次场景革命;(2)智能手机与APP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以外 卖、团购、打车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掀起了第二次场景革命。(3) 2018 年,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5G技术带来的万物互联推动了第三次场景革 命。“第四次场景革命”:2023年,以AIGC (ChatGPT)为首的Al下游应用 迅速 爆发,标志着“场景革命4.0”到来,推动完成从“万物互联”到“万物 赋能”的跨越。(一)驱动力之一:“数字中国”新时代的数据要素生产力变革纵观四次生产力变革,新
2、兴生产要素的诞生,是社会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因 素。新兴生产要素使得技术发展跳出原有的路径,为经济发展注入 全新的驱动 力。在人类历史上,土地、资本、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出现的阶段,都是 生产力 快速发展的时期,分别对应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自5G技术大范 围应用开始,数据要素逐步起量,至Al技术应用场景爆发,数据 要素重要性 进一步凸显。图2:人类历史上的新要素、新技术与新场景采集/狩猎1000000 -T-全球GDP总量(亿美元,1990年不变价)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与企业盈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从宏观经济的角度 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数据要素对我国2021年GD
3、P 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14. 7%,较2018年增加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贡献度达到 0. 83个百分点。2022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十四 五”期间市场规模CAGR将超 过25%。(2)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数据要素使 用较多的上市公司,ROA相应地较 高。2021年,数据要素应用水平较高的上市 公司的平均ROA比要素应用水平较低的 公司高出4. 7个百分点。(二)驱动力之二: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生活/办公/生产等重要场景从数字技术的角度看,“场景革命4.0”同时赋能数据的六大使用环节。(1) 数据获取环节,物联网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全社会的数据总量;(2)数据存储环 节,大数据
4、存储技术使得海量数据的保存和应用成为可能;(3)数据传输环 节,5G作 为基础设施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 基础;(4)数据 分析环节,Al大幅提高了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能力;(5)数 据应用环节,云计算突破了数据应用的地理界限;(6)数据共享环节,网络 安全技术为数据共享提供不可或 缺的保障。从用户群体的角度看,“场景革 命4.0”是覆盖B端、C端、G端的全方位。变革。(1)在B端,“万物互 联”意味着生产与服务过程高度自动化,涌现出无人工厂、企业管理、智慧供 应链等应用场景;(2)在C端,远程办公、智能家居、在线教育极大地方便 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3)在G端,政务云平
5、台、智慧城市持续推动社 会治 理水平的提升。图5:全球数据总量(ZB, 1200 150100 -50C - 26.0QCI2 5 15.5 18.02.o 5.0 6.5 9.0 小Q V b 5o 。校校武校N校祈Q数据来源:Statista,广发证券发力()驱动力之三:数字经济政策加持,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数字经济“场景革命4.0”同时作为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 政 策权重持续提升。1.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2021年底,“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对产 业数字化进行了中长期部署。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 发
6、展规划,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首次在国家级文件 中针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数字技 术在C端、B端、G端的应用做 出整体规划。2.消费升级:2023年总需求动能不足,数字经济是促进消费升 级的重要抓手。2022年12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2023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均提及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 字文化消费,相关场景复苏可期。(四)场景革命4.0 : 11大新场景赋能一览Al为首的数字技术赋能出行、社交、办公、搜索、娱乐、居住、教育、生产、 管理、金融、医疗等大场景、37个细分场景。二、场景价值:“五维度”场景价值分 析框架数字技术应
7、用广泛,新兴场景层出不穷,如何筛选有增长潜力的新场景?我们 提出“五维场景商业价值分析框架”,全方位评价数字新场景的价值几何。(一)用户规模:场景的日常性、网络效应用户是场景的参与者,也是数字新场景价值创造的基础。场景在生产生活中的 出现频率,以及网络效应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场景的用户规模。1.场景的日 常性:历史上具有颠覆性的场景革命,往往是通过影响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改变基础的生产和流通方式来实现的。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网 民使用率超过70%的数字场景包括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移动支付、 网络购物、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均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场景。2.场景的网 络效应
8、网络效应较强的场景通常能吸引大量用户。以在线社交为例,QQ和 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峰值分别达到8. 99亿户和13. 13亿户。图8: 2022H1网民使用率超(二)单用户价值:用户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产品定价方式 数字场景之所以能产生商业价值,是因为用户愿意并有能力支付产品与服务的 费用。因此除了用户规模,单个用户为厂商创造的价值同样值得关注。1.用 户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大型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更高,所需的生产流 程、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因而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同时也具备更强的支付能 力;而中小企业和C端用户往往对价格较为敏感。赛迪智库数据显示,美国收 入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数字化投入规模显
9、著高于收入在2.5T0亿美元之间 的企业。2.产品定价方式:与一次性收费相比,订阅制收费方式下的单用户 价值更高,即各个模块按年度或月度付费,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的现金流。在 订阅制下,用户 可以将多个功能模块自由组合,根据当前需要订购或取消。订 阅制不仅降低了产品首次使用的门槛,还能使产品尽可能适配使用者的需求, 有利于厂商挖掘用户潜力。(三)用户规模增速:场景渗透率、需求迫切性不同于现有用户规模,用户规模增速反映了场景在未来的商业化前景。用户规 模的增速取决于当前所处的渗透率水平,以及用户需求的迫切性。1.场景渗 透率:回顾数字经济的前两次场景革命,即时通信、搜索引擎、智能 手机的渗 透率已
10、达到饱和,用户增量非常有限。而在“场景革命4.0”的背景下,AI 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进行数字化转型 的公司中,只有6.3%的企业经常使用人1、机器人等技术。2.需求迫切性: 对于渗透率还未达到饱和的场景,用户规模增速与需求的迫切 性紧密相关。例 如,部分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虽然系统当前运转良好,但 出现信息安 全漏洞、遭遇计算机病毒威胁的概率是客观存在的。Wind数据显示,2013年 以来我国新增信息安全漏洞数量呈上升趋势,且高危漏洞占比保持在30%左 右。随着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的需求将日益 迫切。艾 媒咨询数据显示,
11、近年来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20% 以上。图11: 2021年受访公司Al较少使用,23.5%准各使用,9.4%经常使用,4.4%大数据来源:人民资讯、智联招聘(四)单用户价值增速:场景用户粘性、商业模式革新在数字经济“场景革命”的过程中,场景的单用户价值实现增长,通常来源于 场景用户粘性与商业模式革新。其中,前者是指一种场景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 服务,后者则是指在场景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用户需求的导流。1.场景用户 粘性:如远程办公、直播带货对C端用户习惯的引导,以及ERP对B端企业管 理模式的长期影响。由于ERP存在较高的迁移成本(包括部署成本、学习成本 等),此类产品通常具有较高
12、的用户粘性,可通过增值服务获得更高的单用户 价值。海外各细分场景的互联网龙头公司的续费率大多在0%以上,意味着老 用户 的单用户价值的增速在10%以上。2.商业模式革新:典型的案例是平台 经济。当前国内的主要互联网平台已经打 通了购物、餐饮、出行、娱乐等场 景,为用户提供本地生活的一站式服务,将用户 在不同场景的需求在平台的各 个板块之间导流。(五)政策导向:监管力度、数据安全、AI风险技术应用的负外部性可能影响政策监管,为场景商业价值的实现带来不确定 性。政策监管的重点包括:(1)反垄断:平台经济曾经出现的垄断问题,导 致了 2021年针对互联网平台的严监管,多家头部公司受到行政处罚,部分线
13、 上场景受到波及。(2)金融风险:以加密货币为例,其“去中心化”的特征 可能引发金融违法犯罪风 险,危害社会稳定。2018年以来对比特币的监管趋 严,区块链新增企业数量大幅减少。(3)数据安全:2021年7月,网络安全 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最终滴滴因严重违反数据安 全法被罚款80.26亿元。(4)道德伦理问题:如平台经济的算法歧视、AI 技术可能引发数字身份风险等。图15:国内区块链企业数量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广发证为三、遴选环节:B、C、G端优质数字新 场景根据“五维场景商业价值分析框架”,本章从C端、B端和G端三个角度,挖 掘 出个数字新场景、37个细分场景中的优选
14、环节。(一)B端:生产、管理、运输场景1 .生产场景: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方向之一:数字化车间。(1)用户规模方面,数字化车间数量高速增 长。数字化车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浪费的优势逐步显 现。2022年是数字化车间数量高速增长的起步之年,2023年3月达到2100 间,相当于2022年6月的三倍。与此同时,2022年底“5G+工业互联网”全国 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更多的数字化车间落地可期。(2)单用户价值方面, 产业数字化进程具有不可逆性,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企业对“5G+工业互 联网”的使用强度还将提升。国际科 技创新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
15、有数 字化投入的企业占比为49.3%,仅有15.5%的企业数字化投入超过100万元。 随着智能装备、数据、算法在工业的作用日益关键,包括矿山、电力、电子、 建材等工业企业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投入将继续 加强。CNNIC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已建成的“5G+ 工业互联网”项目集中分布在石化、建材、纺织、家电等行业。上述行业有较 多的 无人值守场景,需要实时监控生产状态。除了 5G和工业互联网,Al在建 材行业“智慧装船”场景成功落地,VR/AR在家电行业的员工培训中已实现初 步应用。智能工厂方向之二:工业机器人。(1)用户规模方面,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 数量高速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经济 专题报告 AI 第四 场景 革命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