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docx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与最基本的图形一一点、 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与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 比较与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与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 线段以与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2)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与平面展开图,根据三视图画出一些简单的实物 图
2、进行线段的简单计算,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进行相 关运算;巩固对角得度量与运算知识的掌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在讲“几何图形” 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 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 好地掌握知识。(2)在讲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 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种平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3)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
3、画图的能力, 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4)在涉与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 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 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 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 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与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教学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关键: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4、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的科学精神、三、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划分4.1几何图形4. 2直线、射线、线段4、3角复习与总结课题: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4. Ll几何图形(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 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 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过程与方法: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 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
5、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 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向。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学方法: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淖毛湖镇中学教案(课时备课)一、 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三、探索新知【探索1】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 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
6、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 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的是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 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位置(如相交、垂直、平行等),而它们 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体、圆、线段、点等,都是从形形色 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 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 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探索2】思考:看115页课本上面的图形,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与魔方等)与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
7、学 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 的异同。四、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五、课堂练习培养与测试第97页4. L 1几何图形 夯实基础 第4题六、课堂小结1、了解什么是几何图形: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 形。2、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七、课堂检测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97页 4. Ll几何图形 夯实基础部分八、板书设计4.1.1几何图形(1)一、探究新知二、应用新知1、探究1探究2:2、归纳三、小结四、练习
8、作业设计必做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97页4. 1.1几何图形(1)夯实基础部分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第98页 4.1.1几何图形(2)自主学习教 学 反 思淖毛湖镇中学教案(课时备课)课题:4. 1. 1几何图形(2)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教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学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目过程与方法: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与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
9、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与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教学难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与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1】提问:像长方体、圆柱、球等叫做立体图形,那么,长方形、圆,三角形等叫做什么图形呢?引出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 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三、探究新知思考:PH6图4. 1-5的
10、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 相联系的,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长方体的侧面是 长方形。比一比:讲台上依次放置粉笔盒、乒乓球、热水瓶、请四位学生上 来后按照不同的方位站好,然后向同学汇报各自看到的情形。【探索2】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 处理。从不同方向看例题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 在建筑、工程等设计中,也常常用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来表 示立体图形。我们要研究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图。 说一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
11、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出示实物)画一画: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 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这样,我们将立体图形转化成了平面图形探究活动1: P7图4. 1-6,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 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适当变动物体的摆放位置,你还能解决吗?四、课堂练习补充练习:画一画:埃与金字塔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 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五、课堂小结【小结】学会从不同方位看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 图形,会画立体图形的正面图,上面图和左面图。六、课堂检测能力培养与测试4. 1.1从不同方位看几何体(2)第99页夯实基础第1-4题七、板
12、书设计4. 1. 1从不同方位看几何体(2)一、探究新知二、应用新知1、探究1探究2:2、归纳三、小结四、练习作业设计必做能力培养与测试4 Ll从不同方位看几何体(2)第99页 能力升级部分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IOO页 4.1.1几何图形(3)自主学习部分教学反思淖毛湖镇中学教案(课时备课)课题:4. 1.1几何图形(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 动,主动与他
13、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按照不同方式展 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 以是哪些平面图形.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 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 决。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1】你还记得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吗?学校陶艺兴趣小组的同学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批陶艺作品想作 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急需长方体
14、形状的纸制包装盒,你能帮帮 他们吗?把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 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三、探究新知探究活动:P 7探究:你还记得长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吗?图4. 1-9是一些立体图形 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 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四、课堂练习先请学生猜测结论,再动手操作,看看自己的猜测对不对。【练习】补充练习: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三格已经填人三个数,请 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填人所有可能的数,使得折成立方体后相对面 上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则填人正方形A, B
15、 C内的数依次为.五、课堂小结【小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一个逐步内化 的过程,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创设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真 实教学情境,把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边讲边操作实验,通过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比 一比、说一说,不仅让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平 面图形经过折叠成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沿某些棱剪开成平面图形), 而且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 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感悟,促使学生自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 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六
16、课堂检测能力培养与测试 第IOO页4 1.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3) 夯实基础第3题七、板书设计4. 1.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3)一、探究新知二、应用新知1、探究1探究3:2、归纳三、小结四、练习作业设计必做能力培养与测试第IOO页4. 1.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3)能力升级部分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4. 1.2点、线、面、体自主学习部分教 学 反 思淖毛湖镇中学教案(课时备课)课题:4. 1.2点、线、面、体教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学过程与方法:明确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目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标2、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点、
17、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教学方法: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1】(1)举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举例学生回答问题(1)时所提到的几何体的模型(或图片) G O教师给出体的概念.(2)你们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线与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得出结论:1、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线有直线个曲线。3、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18、对结论加以总结,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 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3)举出生活实际中体、面、线、点的形象的例子.三、探究新课【探索2】(1)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2)汽车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有 什么现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点动成线。)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3)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线动成面。)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进一步说明
19、这一结论吗?举例,如:夜晚街头闪烁的霓虹灯、利用竹条编织的凉席、用扫帚 扫地、用刷子刷油、钟表上时针分针的运动 rm 课堂维习、 装材第120页练习第1、2题五、课堂小结【小结】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又进一步抽象出体、线、面、点等基本元素,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又由 这些基本元素得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六、课堂检测能力培养与测试第103页 夯实基础 第1-4题七、板书设计4. 1.2点、线、面、体一、探究新知二、应用新知1、探究1探究3:2、归纳三、小结四、练习作业设计必做能力培养与测试第103页4. 1. 2点、线、面、体 能力 升级部分预习教学反思淖毛湖镇中
20、学教案(课时备课)课题:4.2直线、射线、线段(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射线,线段和线段的延长线的有关概念与射线,线段,直线 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掌握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会用尺子正确画射线,线段的延长线。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2、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射线,线段的概念与表示法;教学难点:难点:射线的表示法和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彩色粉笔、三角板课时安排:1教学 设计二次备课一、组织与考勤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线段、射线和直线你能说说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吗?我们进一
21、步对它们进行研究。三、探究新知【探索1】提问:1、直线有几种表示法?2、直线的公理是怎样的?3、(1)画三条直线AB, CD, EF(2)把直线CD上点C向左延伸部分擦去,则剩下的图形还是直线吗?(3)把直线EF上点E.F向左,右延伸部分擦去,剩下的图形还是直线吗?探究活动:(1)要在墙上定一根木条,使它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多少个钉子?(2)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出几条?经过两点A、B呢?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列举日常生活中利用直线知识的例子.。直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或用两个大写字母来 表小O注:直线无端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几何图形 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