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用心理学理论优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docx
《关于运用心理学理论优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运用心理学理论优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运用心理学理论优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科学开展观为原那么,运用心理学理论围绕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障监督机制,以罗森塔尔效应、超限效应、蝴蝶效应、晕轮效应、破窗效应和奥卡姆剃刀定律等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保障监督机制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问责3道防线的综合优化思路,旨在提高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关键词纪检监察;保障监督;心理学理论2021中图分类号F279;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108-00-020引言企業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良性开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
2、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对纪检监察机关发出新号召,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把握“稳的内涵、强化“进的措施,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使各项工作更加科学、严密、有效。心理学可以科学阐述人由心理现象引起的各种行为活动,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心理学理论对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纪检监察工作科学性的重要表达。1以保障监督机制作为优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切入点的思考保障监督机制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业务谁主管、监督谁负责的原那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以各部门落实监督主责为抓手,通过建立领导体制,整合监督资源,实施
3、分级管理,形成各负其责、综合协调、优势互补、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通过构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问责3道防线,加强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监督和控制,努力构建“不想、不能、不敢的监督管控体系,实现保障监督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边缘走向“中间,为干部履职平安、企业经营平安提供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保障。1.2保障监督机制是企业良性运转的“免疫系统如果将一个企业比作人,那么企业各部门就是人的骨骼,构成了企业的整体架构。企业员工就是人的细胞,完成企业的具体运转。保障监督机制是人的“免疫系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抵御风险的重要门户,是企业运转的内生防御体系。保障监督机制所构筑的“事前预防
4、事中控制、事后问责3道防线与人的“免疫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预防、控制和问责形成类似免疫系统的“隔离-治疗-抗体3道防线。“事前预防类似人的皮肤,可以隔离大局部的病菌,形成一道廉政风险防控的无形屏障;“事中控制类似药物治疗,是当病菌侵入体内后辅以特定手段进行控制,以防止风险的扩散;“事后问责类似于产生抗体,是当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加固。3道防线环环相扣,保障企业良性运转。因此,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优化和创新应以保障监督机制为根底。2运用心理学理论优化“事前预防的假设干思考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罗森塔尔效应,指指向性的希望可到达预期的效果。
5、两位科学家通过在一所小学进行“未来开展趋势测验,以“权威性谎话的方式将随机挑选的学生按开展前途进行分类,几个月后通过复试。研究发现,在“最优前途者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明显进步,有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并且活泼开朗、善于交际。2.1.2罗森塔尔效应对“事前预防的启示罗森塔尔效应对于保障监督的宣传工作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通过对具有潜在廉政风险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按期轮动的“心理暗示,可以使相关部门或个人树立标杆意识和旗帜意识,使廉政风险的宣传教育更有针对性,有效防止各种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超限效应的提出来源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次经历,是指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心理逆反。有一次,马克吐温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运用 心理学 理论 优化 企业 纪检监察 工作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