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几何拟态建筑设计探析.docx
《分形几何拟态建筑设计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形几何拟态建筑设计探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形几何拟态建筑设计探析 引言分形学源自曼德尔布洛特(BenoitB.Mandelbrot)上世纪70年代有关海岸线的研究,以研究自然界中如云朵、闪电、山脉等传统欧式几何学所无法精确描述的各类自然物质形态为开端,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分形学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设计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国内外学者将分形自相似和尺度层级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并将分形维度、分形类比和计算机模拟分形的方法引入建筑之中,取得了一些学科交叉运用的基础性理论成果。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为分形图案的迭代生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分形迭代多数涉及简单的形式重复叠加与迭代表象的描述,分形迭代的建筑图案、图形设计居多,适用
2、性、可行性设计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种不足,分形拟态设计通过分析自然事物的分形特征与内在组织规律,运用分形自相似迭代的原理,创造新的建筑设计途径,强化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探索简便可行的分形迭代建筑设计新思维,以及融合环境的创新建筑形态。1树状分支的结构拟态分形分支系统作为计算机图形学中较早提出的分形算法,具有直观和明显的自我迭代和自我相似的生长现象,在植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自然界中的树木所形成的树状分支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自相似分形现象,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同时也符合自下而上自然生长的美学规律。达•芬奇曾指出,树枝的总横截面积在分支节点间是守恒的,而符合这一定律的分形分
3、支结构,可以利用最小的辅助空间来创造最大的有效面积2。树状分支拟态分形的结构使用效率高,形态十分精致丰裕,具有丰度、韵律的奇异美。1.1古典建筑结构中的分支分形自古以来,无论是东方古典木结构建筑的斗拱还是西方哥特式教堂的肋架拱顶,结构对于树枝形态的模仿实际上在无形中采用了分支分形的思想。将计心造斗拱分层拆解,可以发现其自下而上具有明显的分形迭代特征:第一跳的华拱与横拱作为初始分形元,第二跳的斗拱在第一跳华拱的斗上迭代为一个华拱加左右两个横拱,以此类推直到达到结构或等级要求的高度为止(图1-1)。西方的哥特式教堂采用肋架拱顶体系,从柱头生发出的多个肋架向上延伸发散至一定高度后,在每两个肋架之间迭
4、代生成一条新的次级肋架,以此类推达到铺满整个天花的效果,屋面质量通过分支肋架逐渐向下汇聚并传递给柱子,与中国古代斗拱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图1-2)。1.2树状结构的仿生分形模拟的建筑设计模拟树木枝干的分形形态不仅可以降低结构自重,增加结构跨度,而且暴露在外的树状结构也符合分形美学原理的奇异美特征。L-system是生物学家阿里斯蒂德•林登迈耶(AristidLinderMayer)在1968年提出的一种用于生成分形图案的字符串重写系统,以字符串的迭代生成模拟植物生长的分支分形图案(图2)。位于印度孟买的Tote餐厅是利用分形分支系统模拟树状结构进行设计的典型实例。设计灵感源于场地周围的
5、雨树,这些高大茂密的树木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活动空间。建筑师克里斯•李(ChrisLee)和卡皮尔•古普塔(KapilGupta)首先对雨树的分支结构进行分形解析,分析出其基本分支单元的生长方向、分叉角度和生长速度等数据,通过L-system试验对比发现以15°的分支角度,采用F=F+F-F的生成规则进行6次迭代可以模拟雨树的二维分支形态。其次将得到的分支图形作为柱网,依照合适的尺寸进行排列,然后将每根柱子以45°旋转三次形成互相搭接的整体空间结构。最后结合建筑结构空间与人性的尺度对树状分形空间结构进行适当的简化,形成最终的结构体系,并在其上覆以具有相似纹
6、理的折板状屋面,光源隐藏在屋面上的分支肋架之间,仿佛有光线从树枝的缝隙中倾泻而下,营造出置身于自然树木之下的场所氛围,使室内空间成为外部树下空间的延伸(图3)。2自相似嵌套和并置的立面拟态分形自然界中诸如无机晶体的排布、泡沫的堆积状态、蜂巢的组合排列,等等,无不处处体现着分形自相似嵌套和并置的规则。大自然更加偏爱无限关联的结构,因为随着相似的单元不断拼接,图形的结构效率会持续增加3。自相似嵌套和并置的方法建立在分形自相似对称的理论基础上,将若干呈线性缩放自相似的分形单元根据功能或空间要求进行重复嵌套或并置而成,形成有规律且节奏富有变化的韵律,引发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加深建筑设计的感染力。2.1自
7、相似嵌套立面设计自相似嵌套利用简单的建筑表皮空间分形单元,依据功能和人体尺度进行缩放,形成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建筑空间,按照不同尺度层层套叠的原则,结合建筑的使用需求,将空间系列从大到小嵌套排列,使每个层次的小空间都包含在上一层次的大空间之中,形成连续嵌套的表皮空间形态,具有内敛的节奏和自相似的韵律。沪昆高速九华服务区建筑柱廊设计方案采用了分形自相似嵌套的设计方法,对哥特教堂的双圆心尖拱进行模拟,拱形柱廊的高度和跨度符合线性缩放迭代生成规则。拱形尺寸迭代公式为跨度Xn=0.5Xn-1-2001/n-1,高度Yn=0.55Xn,n≥2,单位mm。根据柱网尺寸设定初次迭代尺寸为X1=8000,Y
8、1=4400,根据迭代函数计算出X2=3900,Y2=2145,X3=1900,Y3=1045。由于人体尺度的限制,迭代到第三次时形成跨度1900mm、宽950mm的门扇,符合通行要求,便不再往下进行迭代,然后将得到的单个柱廊进行重复并置形成尺度丰富的柱廊立面(图4)。2.2图像控制自相似并置表皮设计区别于分形嵌套通过对图形控制网格的尺寸进行迭代生成分形图案,分形自相似并置是将具有分形自相似特征的一系列图形在同一尺寸的控制网格之内进行并置排列,分形单元之间并不产生嵌套关系,而是通过迭代规则生成丰富的细节尺度。利用现代计算机参数化软件,可以通过图像控制生成自相似并置图案的方法进行建筑表皮设计。南
9、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博物馆设计方案的灵感来源于我国辽阔壮丽的山川江河风光,以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作为设计意向,在建筑表皮上进行数字化呈现。首先在3D建模软件rhino中绘制大小均匀的圆孔阵列,再将千里江山图导入插件grasshopper,将图片坐标与圆孔阵列进行关联,设计电池组程序利用图片灰度值对相应位置的开孔大小进行灰度干扰,使孔洞大小与图片相对位置的灰度呈线性关系,最后整体调整孔洞大小以适合建筑尺度和采光通风等功能要求(图5)。3腔体仿生空间拟态分形生物内部的腔体如肺腔、肠腔、骨骼腔等空腔结构,是生命体进行内外物质能量交换、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这些腔体结构以简单的迭代细分规则进行生长,
10、在有限的体积下形成巨大的内表面积和轻盈的空间结构,大大提高了物质交换效率。分形建筑腔体是指利用天然能源,结构上与生物腔体相似、具有微气候调节功能的中庭、天井、拔风口等内部空间4。3.1腔体拟态分形设计斯蒂芬•霍尔(StevenHoll)设计的麻省理工学院西蒙斯公寓借鉴了具有空间分形特征的多孔状海绵。运用谢尔宾斯基分形海绵的设计原理,不同大小的空间尺度遵循三次幂律缩放规则Sn=3n-1,n≥1,公共空间依照尺寸被划分成5个层级,在空间内侧墙面分别涂刷红、绿、深蓝、浅蓝和粉红5种颜色,最大的红色空间S5包含3个绿色空间S4、9个深蓝色空间S3、27个浅蓝色空间S2和81个粉红色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 拟态 建筑设计 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