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促进电子商务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全面促进电子商务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促进电子商务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面促进电子商务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开拓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中的作用,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电子商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为抓手,农商文旅融合为支点,构建以五洲国际商贸城为中心的电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5片区N网点的电商服务体系,着力产业集聚、农产品上行、产业发展,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2、小农户与大市场融合,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流通渠道,实现农产品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加速实施“快递进村,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建立开放型的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网络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5亿元;农产品上行率达到15.5%、商品化率达到63%、群众受益覆盖率达到70%;新增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20家、电商平台2个、网货品牌10个;每年开展电商人才技能培训200人次以上,新增就业1000人。打造1个市级电商产业园、1个电商示范小镇、1个全市知名的电商直播
3、孵化基地;培育高山番茄谷苕粉等亿级网货品牌2个、万亩果蔬基地2个;做响寻味新田野区域公用品牌。三、工作重点(一)着力产业集聚,构建以五洲国际商贸城为中心的电商产业发展布局。依托五洲国际商贸城邮政物流分拨中心和现有商业设施、物流条件,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区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集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大数据分析、快递分拨、产品研发、产品分拣包装、网货加工、电商直播、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党群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电商产业园。充分发挥电商公共服务功能,整合全区科技、邮政、供销、金融、政务等资源,统筹开展咨询、认证、培训、营销、包装、孵化、金融等服务,引导企业向电商转型。产业园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1
4、电商运营数据服务中心。依托区电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在五洲国际商贸城现有门面,在现有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基础上叠加建设电商运营数据服务中心,对全区电商产业发展、农产品种植加工、农业科技信息、物流运输等常态化数据监测分析,对比掌握全国相关产业发展趋势、消费者评价及人群画像、行业爆品特征等消费动向,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工业产业企业、电商企业、旅游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因时因势调整产业结构,支撑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型电商平台和寻味实物型电商交易平台做大做强。2 .邮政快递分拨中心。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邮政农村便民服务站、供销新网工程等流通网络资源,推动快递进村,完善区、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在五洲商贸
5、城建设约2000平方米快递分拨中心,完善120个村级快递物流网点,形成覆盖城乡的农村快递物流体系;优化实施8+30”(8条专线+30条支线)农村物流运营线路,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畅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推动城乡快递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2023年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3 .农产品分拣包装(冷链)仓储网货加工基地。在城区仓储物流集散中心(大木桥一期)项目中规划建设面积约5000平方米农产品网货加工基顺口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智慧云仓M等农产品集中进行分拣包装,统一包装标识,解决农产品快检认证、品级分检包装、农产品品控、质量追溯、(冷链)仓储等问题。设置工业品云仓,实现统收分发功能。在桐梓山、仙
6、女山、白马山、弹子山、罗英山等农产品比较丰富的片区规划建设10个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储库(产地集配中心4 .电商直播孵化基地。依托羊角古镇集聚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人才培训、直播带货等功能,推动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培植壮大电商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引进一批知名电商及服务企业入驻,组建电商运营服务团队,对本地企业所需人才开展订单式培养,每年重点培训美工、摄影、大数据、营销、直播等技术型人才50人以上,电商带头人20人以上,全区每年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不少于200人次。策划举办一批具有乡村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直播经济活动,打响大美全域直播品牌。举办乡村电商直播、春耕秋收专场直播、乡村展会论坛直播等系列活动,孵化一批
7、乡村直播间,培育一批乡村带货网红达人,到2025年打造5个产地直播基地、培育50名直播带货达人。(二)着力农产品上行,构建5片区+N网点的电商营销体系。1 .整合全区电商服务站(点)资源。把全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优化整合成5片区服务站,分别在东北片区的桐梓镇,西北片区的庙t亚乡,东南片区的江口镇,西南片区的长坝镇,中部片区的芙蓉街道,升级打造5个片区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具备产品加工包装、展示展销、仓储冷链、政务服务、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功能,带动所辖片区N个村级网点共同发展,实行农产品收购加工、分拣包装、仓储运输、品牌建设、数据监测等规范运营和管理。2 .建设一批营销体验
8、馆。依托城区门户和仙女山度假区、主城区的人流优势,建设一批集聚展示展销、线上线下互动、沉浸式体验、对接交流等功能的特色产品体验馆,对全区特色产品、旅游商品、非遗产品、景区景点等集中展示,扩大名特优产品上行渠道。在区外高端社区、红色景区、市中心建设一批寻味体验店。支持餐饮企业在主城区开设以农产品为食材的特色餐饮体验店。积极搭建社区网销平台,让产地农产品直接进入社区鲜果店、便利店等销售。针对仙女山度假区旅游高峰期消费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寻味020社区体验店。3 .拓展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搭建寻味、农业产业联盟等行业供需平台,实现农户产品供应信息自主上报,电商企业集中收购,拓宽寻味”电商交易平台发展空间
9、切实激活消费活力。组织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依托1688、行采家、美菜网等各类电商批发平台,开展高山番茄、高山果蔬等大宗农产品批发网销。加强消费协作,助推寻味农特产品与山东济南市、涪陵区、南川区的电商平台对接,扩大在合作区域的销售渠道,每年销售我区农产品不低于4000万元。借助拼多多、京东、美团、村村旺等电商大平台,将苕粉、豆干打造成为爆款产品,从而打响产业知名度,带动其他产品销售。4 .做大旅游服务平台。依托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以旅游+为主线,全面打通旅游景点、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商贸交易数据壁垒,以旅游流量带动全域发展,打造高品质、独特性、更便利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化服务业发
10、展品质。结合旅游信用消费平台建设促进服务业电商发展创新升级,推动互联网与休闲服务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旅游、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生活等线下实体业态对电子商务的深度应用,完善优化软硬设施。本地服务型网商数量年均提升30%以上,消费性服务业线上渗透率明显提升。(三)着力产业发展,构建完整的三产融合供应链。1 .夯实特色产业基础。一是优化全区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围绕苕粉、羊角豆干等着力打造上亿级网货加工基地,围绕高山茶、高山蔬菜、高山番茄等着力打造一批万亩网货生产基地,围绕蜂蜜、碗碗羊肉、手工面条、土坎麦巴、腊肉等打造一批特色产品网货基地,发展适宜网销特色产业。到2025年,通过大数据分析调
11、整农业产业规模2万亩以上,新增农产品品牌10个,建设标准化蔬菜、林果基地20万亩,打造蔬菜林果标准化示范园10个,建设“田间天猫脆桃基地100o亩、脆李基地500亩、笋竹基地500亩,高山蔬菜基地1000亩,双河高山番茄谷20000亩。二是深度开发文旅、手工艺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等传统文化为核心,大力推进文创产品开发,提升文旅品牌价值。积极开展七彩陶、蜡染、棕编、竹编等专业培训,挖掘文创产品,以农村电商站点为支撑,拓宽营销渠道,逐步扩大特色产品、手工艺品生产规模。三是促进工业产品触网升级。积极培育工业产品线上销售市场,依托区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协会资源,促进羊角豆干、苕粉、羊
12、角老醋等食品加工及其他消费品工业企业深度触网,实现数据驱动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大食品加工企业引进力度。根据电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全区竹笋、山羊、番茄、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布局,每年培育或引进2家以上加工企业,到2025年,改造或新建蔬菜加工厂5个,为电商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适宜网销的产品,丰富电商企业网销产品种类。2 .农产品质量认证平台。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溯源建设。根据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要求,加强对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追溯大平台,通过二维码”技术应用,实现电商产品一品一码,将追溯源头延伸到田间地头,到2024年,实现50%以上的电
13、子商务产品应用追溯系统,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建立区寻味”公用品牌推广和管理机制,对所有商家的入驻、使用、退出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积极开展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认证。引导和支持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点、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专业大户开展农产品初加工、配送、分级包装、商标注册等建设,解决农产品上线销售前置障碍,每年不低于5个产品完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SC认证)登记备案,到2025年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三是强化电商信用及安全卫生数据管理。完善电商企业及平台交易信息档案,定期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将结果和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统一录入电商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将信用监管结果与企业融资、申请补助、评优等
14、挂钩,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构建网销产品安全卫生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完善产品登记、抽检等制度,确保网销产品质量。3 .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利用数据监测各品牌、产品发展状况,根据数据分析成果,对品牌、产品运营主体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考核管理办法,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重点,进行电商化、品牌化改造,促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培育苕粉、豆干、脆桃、猪腰枣、腊肉等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促进传统工艺品、民俗文化产品、旅游商品网络销售。到2025年,打造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农产品品牌2个培育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的网商5家以上,打造特色网货产品10个。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电子商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面 促进 电子商务 产业 增效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