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南岸区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岸区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岸区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岸区峡口镇人民政府目 录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1第一条峡口镇概况1第二条土地利用现状1第三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第四条土地整治潜力3第二章总 则4第五条规划目的4第六条规划任务4第七条规划依据4第八条规划范围和期限5第三章规划目标5第九条区域发展定位5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5第十一条土地利用目标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7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7第十三条主要用地布局优化8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和空间管制10第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10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2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14第十六条耕地保有量14第十七条园地面积14第十八条林地面
2、积15第十九条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5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任务与工程15第二十条建设用地控制15第二十一条土地利用重大任务与工程15第二十二条土地综合整治工程16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6第二十三条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制度16第二十四条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16第二十五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16第二十六条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17第二十七条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17第九章附 则17第二十八条规划编制17第二十九条规划成果17第三十条规划实施17附 表19附 图2727 / 3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第一条 峡口镇概况峡口镇位于南岸区北部,长江从峡口镇中部穿过
3、将峡口镇分为广阳岛和大兴两部分。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3732-1064357,北纬293138-293439之间,东与广阳镇相邻,南连长生桥镇和迎龙镇,西靠南山街道,北面长江环绕与江北区隔江相望。全镇南北长约6.9千米,东西宽约10.5千米,幅员面积2539.5公顷,其中陆地占69.4%,水域占30.6% 采用南岸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辖区地处长江河谷,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丘陵、平坝地貌兼具。海拔190308米之间,平均海拔235米,比南岸区平均海拔350米低115米。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四季
4、气温变化分明。2009年常住人口17569人,其中城镇人口4444人,农业人口13125人,城镇化率25.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7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47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921万元,工业投资2800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元。第二条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南岸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峡口镇土地总面积2242.8公顷。其中,农用地1420.4公顷,建设用地264.9公顷,其他土地557.5公顷,分别占该镇土地总面积的63.3%、11.8%和24.9%。农用地中,耕地659.9公顷,园地205.8公顷,林地241.9公顷,其他
5、农用地312.8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46.5%、14.5%、17.0%和22.0%。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221.3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16.8公顷,农村居民点204.5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43.6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3.5%和16.5%。根据南岸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峡口镇土地总面积2539.5公顷。其中,农用地1286.6公顷,建设用地467.8公顷,其他土地785.2公顷,分别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0.7%、18.4%和30.9%。农用地中,耕地323.6公顷,园地715.5公顷,林地114.2公顷,其他农用地133.3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25.2%、5
6、5.6%、8.8%和10.4%。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427.1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186.1公顷,农村居民点238.4公顷),交通水利用地34.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5.9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1.3%、7.4%和1.3%。其他土地中,水域778.1公顷,自然保留地7.0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9.1%和0.9%。第三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城乡用地结构失衡,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偏大2009年,峡口镇农村居民点用地238.4公顷,占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5.8%,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达181.6平方米,远远超出国家标准(140平方米/人)。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偏大,且布局分
7、散、分布零星、利用粗放;同时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城乡用地缺乏有效协调。(二)土地利用集约度较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有待提高建设用地以外延扩张为主,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浪费土地现象。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快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没有保持同步,尤其以果蔬种植为代表的现代高效农业,其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有待逐步提高。(三)土地生态环境较脆弱。峡口镇地处长江河谷,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丘陵、平坝地貌兼具,山势较陡,相当部分耕地坡度较大。据南岸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坡耕地有211.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5.4%。其中,6到15的坡耕地有104.2公顷,15到25的坡耕
8、地有55.4公顷,25以上的坡耕地有34.1公顷。不合理的耕垦种植,造成水土流失。第四条 土地整治潜力(一)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根据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峡口镇除水域外的未利用土地面积为7.0公顷(其中荒草地3.5公顷,裸地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近0.3。根据实地考察约92%的荒草地可以开发为耕地、林地或园地;由于裸地土层瘠薄,坡度陡,开发难度相对较大。(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2009年,峡口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38.4公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81.6平方米/人(按户籍农业人口计算),高于人均农村居民点140平方米的国家规定标准,至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1
9、88.2公顷。第二章 总 则第五条 规划目的为实现峡口镇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和“生态园林城镇”的目标,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南岸区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第六条 规划任务根据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和峡口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重点
10、安排好耕地、村镇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基础设施及其他基础产业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区),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七条 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等有关土地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技术标准、规范。(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等涉及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四)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
11、2020年)、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岸区2009控制性详细规划汇编、重庆市南岸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南岸区参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南岸区统筹城乡发展纲要(2007-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综合交通建设规划(2006-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交通一体化规划(2010-2020年)等市级和区级相关规划及峡口镇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旅游、生态及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第八条 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峡口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共计2539.5公顷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2009年为规划时点,20
12、20年为规划目标年。第三章 规划目标第九条 区域发展定位峡口镇是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广阳岛作为长江流域内河第二大岛优势,未来打造成为重庆市最具特色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小城市和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强镇。第十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人口和城镇化目标到2020年,全镇常住总人口将达到3.9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97%以上。(二)经济发展目标以年均15%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峡口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2万元。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目标(一)耕地保护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139.2公顷和16.3公顷。规划期内,确保耕地质量有所提
13、高、布局更加合理。(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41.9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71.7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21.4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3平方米以内;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50.3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0.3公顷以内。(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控制目标规划期内,存量建设用地得到盘活和高效利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到2015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438.0公顷和730.0公顷
14、以内。到2015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434.9公顷和724.8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16.5公顷和194.1公顷以内。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第十二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临近城市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满足现代园林、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保障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镇功能,增强经济实力,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文明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农用地结构调整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园地利用效益,加强林地保护建设,适度减少其他
15、农用地。2009年,农用地面积为1286.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15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7%;规划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为620.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全部调出,占土地总面积的24.4%,较2009年减少666.5公顷。2009年,耕地32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7%。到2020年,耕地1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比2009年减少307.4公顷。期间建设占用耕地194.1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0.4公顷。2009年,园地71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2%。到2020年,园地21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较2009年减少503.0公顷。2009年,
16、林地11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到2020年,林地37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9%,较2009年增加264.1公顷。2009年,其他农用地1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2%;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1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较2009年减少120.3公顷。(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有序增加城镇工矿和交通水利面积,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交通水利用地需求,适度减少农村居民点面积。2009年,建设用地面积为46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4%。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141.9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的45.0%,较2009年增加674.1公顷。2009年,
17、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42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8%;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07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2%,较2009年增加644.6公顷。期间城镇用地面积增加688.6公顷,复垦废弃采矿用地2.6公顷,农村居民点减少188.2公顷。2009年,交通水利用地3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到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6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较2009年增加30.0公顷。期间,减少公路用地3.5公顷,规划兰草溪水库增加水库水面32.5公顷,增加水工建筑用地1.0公顷。2009年,其他建设用地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至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5.
18、4公顷,较2009年减少0.5公顷。(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2009年,其他土地78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9%;至2020年,其他土地77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6%,较2009年减少7.6公顷。规划期内,建设占用5.2公顷。第十三条 主要用地布局优化(一)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在建设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城乡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形成城市组团式发展、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相对集聚发展的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城镇工矿用地主要布局在大田村、柏林村、大兴村、五星村、上坝村、高峰村、广阳坝园艺场、建制镇、城区,主要为茶园新城用地
19、和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布局在西流村、大石村、上坝村、高峰村、胜利村等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设,由2009年的238.4公顷缩小至50.3公顷。(二)交通水利用地布局交通网络建设主要立足现有交通网络的升级改造,合理安排交通用地。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合理布局各类交通用地规模、结构,严格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重点保障开迎路、轨道八号线南岸段、轨道九号线南岸段、六纵线工程及郭家沱长江大桥、茶园新区路网工程、慈母山隧道及连接道二期、广阳岛休闲旅游码头用地。(三)耕地布局按照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给峡口镇的耕地保
20、有量指标,在坚持有利于耕地保护、有利于协调建设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耕地布局。主要布局在西流村、大兴村、上坝村、高峰村、胜利村等村。专栏1 主要用地管控措施用地类型管制规则城乡建设用地l 加强城镇建设用地调控,合理调整土地空间结构,重点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用地,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合理协调生态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协调二、三产业发展用地,提高城镇用地效率。l 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117.9公顷以内。结合城镇用地布局,引导农村建设用地适度集中;引导新农村建设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尽量避免占用优质耕地。交通水利用地l 落实上级规划提出的交通、水利、
21、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的选线或布局,结合全镇工业用地、村镇居民点及产业分布,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耕地l 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签订责任书。完善耕地保护,加大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责任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工作有关责任人的具体责任。l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评价和论证,把是否占用耕地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劣质耕地。拓展耕地保护内涵,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并重。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和空间管制第十四条 土地用途分区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岸区 峡口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