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全套ISO程序文件.doc
《印刷厂全套ISO程序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厂全套ISO程序文件.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程序文件 文件标题文件控制程序编 写审 核文件编号LION/QP/011. 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保证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3. 术语3.1 受控文件:按规范进行管理并得到有效控制的所有文件和资料。3.2 外来文件:从本公司以外获得的各类文件和资料。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4.2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手册的审核。4.3 其它文件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涉及多个部门的文件,由相关部门组织会签。4.4 总经办文控员负责所有受控文件的编号、发放、回收、销毁及存档。4.5 各部门文件
2、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接收、传阅、保管等工作。5. 作业程序5.1 文件的编制和审批文 件 类 别编写/组织编写审 核批 准质量手册相关人员管理者代表总经理程序文件总经办分管领导总经理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其它管理性文件相关部门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5.2 文件的编目和发放5.2.1 受控文件应在审批前由总经办文控员统一进行编号,按文件编号规定执行。5.2.2 总经办应保留所有受控文件原稿,应确保:进行了有效的批准;标题、文件号、版本号、页数完整;有明确的发放范围。5.2.3 文控员在收到文件后,按规定进行编号分发,原稿存档;分发时要做签收并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记录。5.2
3、4 各职能部门应设文件管理员(兼职),对接收的受控文件进行登记,并建立受控文件目录,以识别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5.2.5 当需使用文件的人员未领到文件时,不得随意借用他人的文件复印,应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和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到文控员处办理领用手续。公司内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的受控文件复印件,一经发现,由文控员收回。5.2.6 文件使用人应妥善保管好文件。5.2.7 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申请补发。文控员补发时给予新的分发号,原号作废,并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登记。5.3 文件的以旧换新5.3.1 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的文件,使用部门可用损坏的旧文件到文
4、控员处换取新文件。5.3.2 以旧换新的文件,要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记录并注明原因,并保持原编号。5.4 文件的评审每年管理评审前或需要时,各部门需对本部门所使用的文件的有效性与适宜性进行评审,并记录,必要时予以修订。5.5 文件的更改5.5.1 文件的更改方式:a. 划改:仅对文件内个别条款或词句进行更改。b. 换页:改动较大,对整页都进行了更改。c. 换版:文件经多次更改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5.5.2 文件需更改时,应由更改提出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说明更改理由以及更改内容,按原文件审批的程序进行审批。5.5.3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实施更改
5、更改后的文件连同文件更改通知单交文控员,文控员将新文件(换页或换版时)连同文件更改通知单按原发放范围发放并收回旧文件(换页或换版时)。5.6 文件的使用管理5.6.1 部门负责人应组织本部门相关人员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学习,并记录。5.6.2 文件应有序的存放以便于存取和查阅。5.6.3 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乱画,不得私自复印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整洁和完好。5.6.4 公司运作方式以及外部法律、法规及标准变更时,应及时更改相应的文件。5.6.5 总经办负责在每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前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7 外来文件的控制5.7.1 作为采购、检验、标准等依据的各类
6、外来文件,由部门经理进行审查。审查批准后交由文控员登记、编号、发放,对外来文件建立台帐;外来文件加盖“外来文件”印盖。并存一份备案。5.7.2 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必须确保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并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经理对外来文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5.8 发外文件的控制5.8.1 提供给供应商和认证机构的受控文件,提供部门应做好发放登记及更改、作废的控制。5.8.2 提供给客户的文件,不加盖受控印章,不做更改控制,但必须做好发放记录。5.9 文件的归档5.9.1 各类文件应定期交资料室归档。5.9.2 技术性文件由技术部负责整理,装订成册后交资料室归档。行政性文件由总经办负责定
7、期归档,其它相关文件由相关部门整理后交资料室归档。5.10 文件的作废保存期限到、使用无效作废、破损严重后作换版处理的文件即为作废文件,作废文件由文控员按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收回并记录,存档的加盖“作废留存”章,其余由文控员统一销毁。6 相关文件6.1 文件编号规定 7 相关记录文件传阅学习记录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受控文件目录; 文件领用申请表;文件更改申请表;文件更改通知单;文件外发记录;文件编目清单;文件评审记录;外来文件台帐需求确定文件控制流程图:需求部门分发、使用、归档组织编写更 改审 批NY评 审作废、回收 是否有效NNY继续使用程序文件 文件标题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编 写MONJ
8、IE审 核文件编号LION/QP/021. 目的规范质量记录的管理,客观、准确地反映质量活动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产品的可追溯性以及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3. 术语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4. 职责4.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质量记录的审批。4.2 各部门负责相关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保存、归档、移交、处理。4.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审查质量记录控制的实施情况。4.4 总经办文控员负责对质量记录进行编号。4.5 质量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的每一个数据文字负责。5. 作业程序5.1 凡质量
9、体系中的记录、报告、检验和验证数据等,均属“质量记录”的范围。质量记录可以是表格、图表、报告、磁带、磁盘、照片等形式。5.2 编制、审批、标识、发放5.2.1 质量记录的编制a. 根据工作的需要,由各使用部门科学合理的编制质量记录。b. 质量记录要求设计美观、格式清晰、项目明确、填制方便,能实现使用目的。c. 质量记录的编制应尽可能全面,能反映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和结果以及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和效果,能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5.2.2 质量记录的审批、标识和发放a. 经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领导审批的质量记录样稿,由总经办负责对其进行唯一性标识编号。b. 总经办文控员编制公司质量记录样
10、册,每一份质量记录均有唯一的编码。c. 质量记录编号标识后由使用部门进行发放、使用。5.3 质量记录的填写5.3.1 填写时,字迹应清晰、真实,并按要求正确填写,且不得随意涂改;如有错误,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更正,并签名,必要时注明日期。5.3.2 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水笔、碳素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彩笔填写(财务工作上有特别要求的除外)。5.3.3 各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进行审核、监督、管理。5.4 质量记录的更改5.4.1 各相关部门根据质量活动实际运行情况,需变更质量记录时,需经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审批。质量记录样式更改时,应给予新的版号。5.4.2 因需增加客观证据而增加产
11、品质量记录或体系运行记录时,按本程序5.2.2执行。5.4.3 记录使用部门应对更改后失效的质量记录表格作回首处理,以防误用。5.5 质量记录的管理5.5.1 收集、整理a. 在每一项质量活动/过程结束后,该项质量活动/过程的负责人应将该项记录整理后交相关部门。b. 质量记录的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求,将质量记录复制后分发至有关部门。5.5.2 查阅、借阅a. 已归档的质量记录,借阅时应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b. 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可查阅其质量记录。c. 所有记录的原件一律不借给公司以外的单位/人员。5.5.3 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和保护a. 各相关部门,每年1月份时对上年的质量记录按类别装订
12、成册,做好名称、部门、时间等标识,保存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于查阅,并注意防虫鼠、防潮等工作以防止质量记录的损坏、变质和丢失。b. 采用其它媒介的质量记录,也应有相应的贮存条件,如磁盘等,必要时复制备份。5.6 外来质量记录的控制5.6.1 供应商提供的物资,其有关的质量记录,由物控部向品质部移交。由品质部管理。5.6.2 顾客的质量投诉,由营销部移交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管理。5.6.3 其他外来记录由相关部门保存。5.7 质量记录的检索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进行定期的整理、归档,并编制质量记录清单或台帐,以便于查阅和检索。5.8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一般为两年,具体见质量记
13、录目录。5.9 质量记录的处理5.9.1 已超过保管期或无查考价值的质量记录,可进行销毁处理。5.9.2 需销毁质量记录时,由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质量记录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文件管理员负责销毁。6. 相关文件6.1 文件控制程序6.2 文件编号规定6.3 质量记录样册6.4 质量记录目录7. 记录质量记录清单;文件借阅登记表;文件销毁申请单;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NY变更、新增处 理贮 存填 写 使 用发 放编 号审 批编 制需 求各 部 门程序文件 文件标题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 写MONJIE审 核文件编号LION/QP/031 目的 通过总经理定期或不定期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
14、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体系的评审。3 定义3.1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3.2 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4 职责4.1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及审批“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落实。4.3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与本部门相关的管理评审资料,负责本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落实。5 工作程序5.1 管理评审分定期和不定期评审。定期评审每年一次,一般在当年十一月
15、中旬进行。5.2 在下列情况下,由总经理主持进行不定期评审:a、 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变化影响企业的经营方针时;b、 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影响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时;c、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投诉时;d、 公司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时;e、 总经理认为必要时。5.3 总经理确定评审项目,组织高层领导和由总经理确定的人员进行评审,管理评审的内容包括:a、 对质量体系运行现状与质量体系要求进行总体评价;b、 质量体系运行现状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程度;c、 质量体系运行现状满足市场和顾客需求的程度。5.4 评审的准备5.4.1 管理者代表提出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5.4.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
16、门准备评审资料,其内容包括:a.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b. 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序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d.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g. 改进的建议。5.4.3 经总经理批准后的“管理评审计划”,由总经办提前五天发至公司领导和参加人员,需要时发至相关部门负责人。5.5 管理评审的实施5.5.1 管理评审形式可以采用会议评审、
17、现场评审或其他形式。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按评审计划实施评审。5.5.2 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专人做好记录。5.5.3 评审结束后,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记录对评审结果、结论和建议形成评审报告,以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报总经理审批。5.6 经总经理审批的管理评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5.7 总经办负责将管理评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发至公司领导及相关的责任部门。5.8 对管理评审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9 管代组织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5.10 对涉及质量体系的改进,应体现在质量体系文件中。5.11 管理评审报告的落实涉及质量体系文件的
18、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5.12 管理评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由总经办保存,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6 支持性文件6.1 文件控制程序6.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7 质量记录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记录;会议签到记录; 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的验证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流程图: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的实施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策划程序文件 文件标题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编 写MONJIE审 核文件编号LION/QP/041 目的:规定人员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通过培训或其他方式使其能胜任工作。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人员。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
19、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总策划。3.2 常务副总负责部门岗位编制及确定岗位职责,确保组织人力资源满足体系要求。3.3 总经办负责组织编制各部门的岗位说明书;根据各部门的人员需求,制定招聘计划,负责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4 工作程序4.1 人员招聘与入职4.1.1 总经办部按照岗位要求和公司工作标准,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考虑招聘有能力的员工入职。4.1.2 人力资源主任负责组织编制各部门的岗位说明书,由常务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 准。4.1.3 岗位说明书经审批后,作为人力资源部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依据。4.1.4 详细内容见员工聘用管理办法、员工招募流程。4.
20、2 培训 4.2.1 人力资源部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人员的能力,分别对新员工、在岗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转岗人员等,根据岗位责任制定培训需求并实施。也可采取培训以外的其它措施,以满足岗位要求。4.2.2 新员工培训a. 公司基础培训:包括公司简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员工纪律、公司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培训。在入职一个月内,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b. 岗位培训:学习岗位操作基本技能,学习工作设施的基本操作,所用设备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技术部或相关负责人进
21、行培训,并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项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c. 基础知识培训适用于所有入职前的新员工,岗位培训适用于学徒、储备干部等不具备岗位任职资格的人员。4.2.3 在岗人员培训按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对在岗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或管理技能培训。4.2.4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4.2.4 转岗人员培训同本章4.2.2 4.2.6 详细内容见员工培训管理制度4.3 考核:4.3.1 评价所提供培训及采取的其它措施的有效性:a.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等方法,评价培训及采取的其它措施的有效性, 评价是否达到培训计划或其它措施所策划的目标所需的能力,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厂 全套 ISO 程序 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