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清污分流情况”取证单的说明.docx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清污分流情况”取证单的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清污分流情况”取证单的说明.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清污分流情况”取证单的说明贵组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清污分流情况”取证单,情况属实,定性不准确。说明如下:一、存在问题截至2022年9月底,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的站前8标白孜村隧道正洞掌子面开挖进尺113.4,其进口于2022年6月19日进洞开挖。审计发现该隧道清污分流设施未建,施工过程中未实施施工废水与清水的水质分流。二、情况说明1 .根据新建川藏铁路新都桥至波密段环境影响报告书8.4.1.2条:“长度小于Ikm的隧道不开展清污分流,采取多级沉淀工艺处理工2 .根据白孜村隧道设计图(图号:川藏雅昌施隧-27-01)第一册要求,该工点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抽排水,
2、配备备用水泵及两个独立供电系统,及时将水抽出。未要求实施清污分流。3 .川藏公司川藏铁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川藏安环(2022)120号)第二十六条“隧道要实现清污分流,减少隧道施工废水排放量”,为概括性描述,后续进行了细化,在关于加强清污分流管理和污水处理站运维的通知(川藏电2022)91号)中提出要“严格落实清污分流设计方案”,在关于进一步落实隧道清污分流、强化污水处理站运维的通知(川藏电(2022)238号)文件中提出:“长度大于IkITl的隧道严格执行清污分流”。综上所述,因白孜村隧道总长486.9m,长度小于Ikn1,所以无需施作清污分流。截止11月9日,白孜村隧道已掘进施工165%掌子面开挖过程中一直未出水(见附图1-3)。现场已按设计施做了五级沉淀池(见附图4-5),洞内已安装污水管(见附图6)并接续至沉淀池,现场少量施工废水全部收集至沉淀池,经沉淀后进入旺甲隧道出口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排。附图图1掌子面图2超前地质预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生态环境 保护 情况 分流 取证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