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级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510205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高考前单招考试录取:学考文化考试+技能考试;高考后网招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招考试录取:文化考试+技能考试)或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学制标准学制3年;弹性学制为35年。学历大学专科四、职业面向和职业证书职业面向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表1)表1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岗位类型岗位名称目标岗位大数据采集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发展岗位大数据挖掘分析工程师、大数据产品经理、大数据架构师迁移岗位爬虫开发工程师、数据管理员、大数据
2、助理工程师1.大数据技术专业职业面向(表2)表2大数据技术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举例电子与信息大类(51)计算机类(510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2-02-10-11)大数据采集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python程序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华为HCIA大数据证书(一)职业证书1.通用证书(表3)表3大数据技术专业通用证书一览表证书名称颁证单位建议等级融通课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A级及以上大学
3、英语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级及以上信息技术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三级甲等及以上大学语文普通话2.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执业资格证书(表4)表4大数据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执业资格证书一览表证书名称颁证单位建议等级融通课程python程序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python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python爬虫技术、数据可视化、python程序开发项目实训华为HCIA大数据证书初级LinUX操作系统、MapReduce基本原理与应用、hive原理与应用基础、大数据技术基础、HCIA项目实训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
4、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大数据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新时代骆驼精神,具有大数据技术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系统掌握JaVa、PythOn、SCaIa等大数据开发语言的基本使用,具备大数据数据采集、大数据离线和实时分析、大数据系统运维、大数据数据可视化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胜任数据采集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在1到2年后,能够从事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等技术岗位的工作,在3到5年后,能
5、够从事大数据挖掘分析工程师、大数据产品经理、大数据架构师等技术岗位的工作。(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素质目标Ql.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Q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遵法守纪,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Q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Q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Q5.具有环保意识;Q6.具备劳动意识;Q7.具有知识产权意识;Q8.具有
6、大数据数据安全意识;Q9.具备创新思维,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QlO.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Qll.具有工匠精神,编码规范,工作精益求精;2.知识目标KI.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K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K3.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能进行英语阅读与表达,英语词汇达到4000左右;K4.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K5.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相关知识;K6.掌握LinUX基础知识;K7.掌握大数据软件安装维护与版本升级知识,了解开源许可证的不同点
7、K8.掌握Java、Python.SCala三门语言的语法基础,程序逻辑及相关算法;K9.掌握数据采集的方法,了解爬虫相关的法律法规;KlO.掌握MySq1、Hive、HbaSe等数据库的基础知识;Kll.掌握hadoop集群安装方法和MapReduce的原理;K12.掌握大数据数据迁移、数据清洗等相关软件的使用;K13.掌握大数据离线和实时分析技术的应用;K14.掌握大数据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3.能力目标Al.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能力,实时巩固与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2.具备英语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具有跟踪学习国外最新技术资料的能力;A3.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8、A5.有适时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专业发展动态的能力;A6.具备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终身学习的能力;A7.具备大数据软件环境维护能力;A8.具备有数据库搭建、维护、使用的能力;A9.具备hadoop软件集群搭建与使用能力;A10.具备PythOn数据爬取,数据采集平台维护能力;All.具备使用SqOOp、flumeskafka进行数据同步的能力;A12.具备hive与hbase等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的能力;A13.具备使用python、java、SCala、hql编程的能力;14.具备运用离线大数据技术、实时分析技术处理大数据的能力;A15.具备使用大数据可视化
9、工具实现数据呈现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体系I.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设置通过专业调研,整理大数据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并梳理典型工作任务与之对应课程和培养规格关系(见表5)。表5大数据技术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设置一览表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对应培养规格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对应培养规格大数据采集工程师1、负责数据源分析2、负责数据采集平台架构设计3、负责数据采集平台研发与落地4、负责数据采集脚本开发5、负责数据采集平台运行维护1、信息技术2、LinUX操作系统3、python基础4、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数据库技术基础6、大数据技术基础7、python爬虫技术
10、qqiiKK8ArAl0、A13大数据开发工程师1、负责异构数据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的集成与融合2、负责分布式数据仓库平台、海量数据批处理平台、实时数据处理平台等系统开发3、负责海量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挖掘数据更深层次的意义4、负责大数据数据分析结果的呈现5、负责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的搭建6、参与数据平台各系统的性能分析与系统优化,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效率1、信息技术2、LinUX操作系统3、python基础4、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数据库技术基础6、大数据技术基础7、MapReduce基本原理与应用8、hive原理与应用基础9、SCaIa语言10、Python爬虫技术H、大数据spark
11、离线应用技术12、大数据FIink实时应用技术13、数据可视化14、大数据离线项目15、跟岗实训QQ11KK13AA15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对应培养规格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1、负责大数据分析结果呈现2、负责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搭建3、负责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性能调优、稳定运行4、负责与业务部门沟通,按照业务需求修改可视化平台展示内容1、信息技术2、LinUX操作系统3、python基础4、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数据库技术基础6、大数据技术基础7、MapReduce基本原理与应用8、hive原理与应用基础9、数据可视化qqiiKK1KK13ArAI3、A152.课程体系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主要包
12、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和其他素质类特色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类实践教学包括综合实训、认知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见表6),55门课,2931学时,148.5学分。表6课程体系一览表课程模块课程门数学时学分主要课程或教学环节公共基础课程2487748.5必修13门: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教育、“四史”教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中国传统文化
13、限选8门: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大学美育、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与修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选课3门。专业课18105257专业基础课程6门(必修):Linux操作系统、python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大数据技术基础、SCala语言。专业核心课程6门(必修):MapReduce基本原理与应用、Hive原理与应用基础、Python爬虫技术、大数据Spark离线应用技术、大数据Flink实时应用技术、数据可视化。专业拓展课程6门:限选2门:python程序开发项目实训、HCIA项目实训;任选课4门。综合实践教学环节13100244必修11门:入学教育、
14、军事技能、劳动实践、思政课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认知实习、大数据离线项目、跟岗实训、毕业考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限选2门:人文素质合格证、创新创业实践h552931148.5(二)课程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1)军事理论课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和掌握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的军事理论素养,能运用所学军事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军事领域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本问题,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坚定为建设强大国防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国防、军事思想、
15、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教学要求:本课程针对大学生对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2)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本门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切入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主体内容,最后落脚到行为的养成,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解决成长成才
16、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要求:本课程针对大学生入学后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道德遐思、法律疑问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去观察、思考、选择。(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实践教学:采取教师辅导和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以学生为主,可以结合学生毕业实习、团委的社会调查项目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4)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专题、全面从严治党
18、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等四大板块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与政策,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体育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预防职业病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锻炼意识;以专业、职业为教学导向,增强大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能;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线,贯穿于体育教学及运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养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形成团结
19、合作,勇于拼搏的思想品质。主要内容:本课程根据大学生职业特性,从医护礼仪广播体操、太极扇、太极拳、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多个体育项目中,选择与大学生专业相联系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切实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预防职业病。教学要求: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分组练习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网络资源与现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教学重难点,易于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
20、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内容:本课程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8个模块。教学要求:应本着“理智启迪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堂练习与情景体验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打破单一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成为一门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7)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重在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
21、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四个模块组成,具体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与就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等。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接受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不断进取的
22、创新精神,切切实实地感受、体会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让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8)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并遵循信息社会规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具备支撑专业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使学生拥
23、有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必修或限定选修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提升其信息素养的基础,包含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六部分内容。拓展模块是选修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深化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拓展其职业能力的基础,包含信息安全、项目管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设计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区块链等内容,各院(系)可根据国标有关规定,结合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自主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 技术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