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滨江商务区规划资料.docx
《武昌滨江商务区规划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昌滨江商务区规划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历史沿革长江贯穿武汉市城区,形成了“三镇鼎力”的城市格局。武昌滨江地区是武汉近现代工业发源地之一,“一五”、“二五”,期间,布局有国家重点建设的传统制造业基地,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滨江地区工业、企业逐渐外迁,土地的腾退为该地区带来了新的开展契机。二规划范围规划用地西临长江,东临和平大道、沙湖,北抵武汉长江二桥,南至中山路,用地规模约为277.9公顷,沿江总长度达5680米。三交通区位规划用地位于城市内环线以内,在半小时内可达城市二环线内的主要区域,一小时内可覆盖整个城市中心区,交通优势显著。四研究内容武昌滨江地区是“两江四岸”最具开发潜力的区域,目前武昌滨江地区长江一桥二桥区段总长度约6
2、9公里,己形成较完整的连续滨江界面仅2.5公里,有待改造的滨江界面长度达4.4公里,占总长度的64%。中山路至二桥段集中了大量存量土地,此段也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区段。通过此项规划的论证,旨在抓住武昌滨江地区的开展机遇,重点研窕功能定位、用地布局、景观形态等,以指导武昌地区开发建设,完善武汉滨江都市的景观形象。国内外滨水区建设案例研究一案例选择的原那么和标准 位于城市滨水区 位于城市核心区或本身就是城市核心区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具有很高的认知度 在推动地方繁荣开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温哥华温哥华市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酒店及办公区、会议中心区、滨水特色商业区、自然公园等邻水二建
3、有利地提升了滨水区的公共性及可达性,城市景色优美,标识性强。2、芝加哥芝加哥经过成功的经济转型,已从一个工业城市成长为美国金融、商业、交通中心。密歇根湖畔的滨水区以其再度的繁荣和超凡脱俗的灵动之美成为滨水区开发的典范。其成功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利用强调其公共性,主要安排公共效劳设施,尤其控制了住宅等私人开发工程; 强调了公共开发空间的设置及步行交通的安排,注重各功能分区及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 充分尊重并挖掘滨湖区域的历史文化,高度重视码头景观及滨湖天际线的塑造。3、香港中环占地152公顷,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高效的运输系统 健全的根底设施,银行、律师事务所、会
4、计师事务所、饭店、餐饮和其它效劳机构高度聚集。 中环的建筑面积到达了400万平米以上,拥有包括88层国际金融中心在内的众多著名楼宇。4、上海浦东陆家嘴一最具相似性、可比性陆家嘴地区土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可开发地块面积为80.35公顷,规划可开发建筑面积约418.27万平方米。陆家嘴中心区自1990年启动开发,历时18年,经历了区域整体规划、土地开发、根底设施建设、金融贸易功能聚合等阶段,已经根本形成了金融中心区。陆家嘴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和标识性的商务核心区,位列亚太新兴的国际级“资本集聚级”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域。二陆家嘴建设的主要经验1 .建设便捷的交通系统,保证人流物流畅通。
5、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世纪大道、延安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和地铁二号线、地铁四号线及六号线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使其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优越。2 .现代公共效劳功能突出,具有集聚优势。以国际一流的金融保险机构和要素市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职能总部以及法律财会咨询等现代中介效劳机构为招商引资重点。3 .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提升区域的综合效劳功能。土地使用以公共功能为主,多远混合,以保持整个地区的活力。已成为集金融、贸易、商务中心、旅游观光、消费娱乐、高档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世界的现代化中心商务区。4 .营造良好的景观文化环境,丰富的城市内涵。陆家嘴中心区在上海有着独特的景观风貌
6、成为整个上海的标志性场所之一。这地区同时塑造了现在城市开放空间与高层建筑天际线,东方明珠、金茂大厘、环球金融中心都是上海的地标建筑,使人们对该场所有着强烈的认知感。陆家嘴中心区正在构建出国际的城市公共意象。5 .建立合理的开发机制,保证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政府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资17.4亿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由国资占大股东地位的陆家嘴开发公司,承当陆家嘴地区的开发工作。既保证了政府的领导作用,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运作,为陆家嘴的开发建设提供体制保证。三.经验借鉴打造城市滨水核心区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定的规模 便利快捷的交通 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标识性的人工建筑景观 具有品牌效应的
7、功能业态 一体化的健全公共效劳配套设施功能定位研究一.经济政策背景1 .城市区域定位要求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武汉市定位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现代效劳中心,主要承当湖北省及中部地区的生产、生活效劳中心职能,重点开展金融、商贸、行政办公、文化旅游、科教信息、创新咨询等现代效劳功能。在200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提升现代效劳业开展水平”的开展目标,提出“促进中心城区错位开展、差异竞争,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效劳业,加快效劳业聚集区建设”的举措。2 .构建“两型社会”的需求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城市
8、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开展现代效劳业,培养金融、信息等职能,增强综合效劳能力和中心地位。 调整空间布局,腾退城市中心区原有工业用地,纯化并提升中心区现代效劳业功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空间集聚开展。 充分利用两江交汇、河湖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完善城市生态格局。3 .武汉市及武昌区产业开展趋势在中部4打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总量排名第二:在中部6省省会城市中,武汉的经济总量居首位:武汉的核心和龙头地位已经显现。武昌区拥有丰厚的金融、科教、智力、行政、通讯等开展现代效劳业所必不可少的资源。现代效劳业在武昌区“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高达60%,其健康、稳定开展是
9、武昌区产业平稳过渡的必要支撑。4 .武昌区开展目标武昌区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现代效劳业第一方略,重点开展生产效劳业,大力培育新兴效劳业,全面提升传统效劳业”。市政协为两型社会建设献策的提案中提出将武昌一桥至二桥沿江一带打造成武汉“上海浦东”的建议,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关注。5 .塑造城市特色标志核心的需要国家化大都市都有表达或展示其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品牌区域,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中环、上海的陆家嘴。汉口滨江地区已形成了层次丰富、起伏有致的滨江界面,武昌滨江地区有必要建设与之相照应的、具有标志性和品牌效应的滨江核心区。二相关规划要求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延续
10、圈层开展、组团布局的思想,引导主城区结构调整为中央活动区、东湖风景区和15个城市综合组团。中央活动区分为滨江活动区、中北路商务区等只能区域。空间上形成以滨江活动区、王家墩商务区、环沙湖公共效劳中心区、中北路商务区等职能区域。空间上形成以滨江活动区为主体的滨江文化景观观轴和依托青岛路过江隧道、轨道2号线的垂江商务中心轴。规划用地位于城市滨江活动区内,应重点开展商业贸易、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功能,与汉口、汉阳的商业区相照应,共同构成富有人气、具有滨江特色风貌的中央活动区。规划用地也是环沙湖公共效劳区的组成局部,且临近中北路金融商务区,应承当起办公效劳、商业贸易等功能。2.武汉市两江四岸城市设计武汉
11、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从结构、景观、活力、特色四方面出发,归纳出武汉之心、水岸引擎、水岸之冠、水岸明珠、轨道节点、垂江动廊、江滩玄关、城市文脉、特色路径9大设计要素。武昌滨江地区以其独特的资源景观地位,成为展现武昌现代滨水都市风貌的重点打造区域,因此赋予其水岸之冠、水岸明珠等众多景观要素,并结合轨道站点打造众多垂江通廊,营造极具的活力水岸。三现代效劳业解读1、现代效劳业的概念内涵在国际先进理念的引导下,以现在科学技术为根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按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来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节约开展、清洁开展、平安开展和可持续开展的效劳产业。传统效劳业现代效
12、劳业区位选择位于城市中心区,沿城市生活性交通干道布局,且与城市居民生活区紧密相关对区域规模、交通条件、环境品质要求高业态构成商贸、仓储、运输、餐饮。金融、物流、商务办公、科研设计和各类专业效劳等现代效劳业为核心。辐射范围辐射范围与商业区的规模等级相关,总体来说非常有限。全球化产物,是城市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2、现代效劳业的主要特征现在效劳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两新:新效劳领域一一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开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效劳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效劳业、智力(知识)型效劳业和公共效劳业的新领域。 新效劳模式一一现代效劳业通过效劳功能换代和效劳模式创新,从而产生
13、新的效劳业态。四高: 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 高增值效劳 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 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效劳质量。3、现代效劳业的业态构成世贸组织对现代效劳业的分类进行了界定,提出以下九大类:商业效劳,电讯效劳,建筑及有关工程效劳,教育效劳,环境效劳,金融效劳,健康与社会效劳,与旅游有关的效劳,娱乐、文化与体育效劳。名称业态构成纽约中央商务区金融、证券、保险、高新技术商贸、办公、商业、展览、旅游等芝加哥滨水商务区办公、商业、居住、会议展览、湖滨的博物馆园区、千僖公园、城市广场、海军码头区、旅游香港中环办公、金融、商贸、商业、旅游等上海中央商务区(陆家嘴)总部经济、商贸、金融、商
14、业、旅游四、武汉市现代效劳业布局武汉市现代效劳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专业化分布特征。现代商贸区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包括建设大道沿线、武广地区、中南路、中北路、王家墩商务区等。会展业的分布一是与商务商业中心相结合,开展综合性会展效劳;二是与物流中心相结合开展专业性展示。信息效劳业的分布一是依托主要的技术创新源,向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区、科研教育机构密集区聚集,如鲁巷;二是与城市各级公共效劳设施结合,形成完善的信息效劳网络系统,如大智路武汉数码港等。研发中心主要与工业园和开发区结合布置,分布在城市外围。武汉市现代效劳业中心的分布态势根本上顺应了总体规划的开展意图,商务效劳、信息效劳、综合性会展中心主要
15、分布在二环线以内,研发中心、专业会展以及物流产业主要分布在二环线以外区域。五、三镇现代效劳业开展差异性分析汉口自开埠以来,便成为商贸繁华之地,一直处于武汉市传统商贸、金融效劳的空头地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江汉路步行街、武广商圈等传统商业中心为其典型代表。现通过整合资源,历史街区更新利用等方式,将形成汉口沿江商务区,并正在着力打造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汉阳近年来通过产业升级,建设沌口汽车城,在四新中心区规划形成以会展博览为主导的专业性现代效劳业中心。同时依托其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重点开展旅游效劳业。武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较之汉口、汉阳更赋滨江滨湖特色,拥有更多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新成东湖高新科
16、技园区,目前已拥有徐东商圈、中北路总部区等一些较为成熟的金融、商贸中心。武昌应进一步挖掘并利用自身优势,凸显科技特色,开展以信息技术、设计、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效劳业中心。六、开展优势、条件及特性二环线以内是武汉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规划布局有城市重要的商业、商贸开展区:王家墩商务区、四新中心区、中北路公司总部区等。滨江两岸地区已规划、开展形成一批成熟的金融商业、商务办公中心,如徐东商圈、中南商业中心、汉口沿江商务区等。“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的批复为武昌滨江商务区的开展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其处于二环线内各核心区域几何中心,既有明显的地理及经济区位优势,适宜开展综合购物中心、商务办公、金融保险、
17、会议效劳、科技创新专业效劳、旅游效劳等复合功能,表达城市核心区的魅力与活力。武昌滨江商务区紧邻长江,沿江岸线长达5680米,景观优势突出。近年来随着“武字头”企业的搬迁,武昌滨江地区拥有城市核心区中少有的可供集中开发的土地,其开展具有无可比较的空间优势、本钱优势,必将成为武汉未来临江都市形象的集中展现区和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域。名称用地规模公建规模性质功能定位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面积170公顷300万平方米中央商务区现代效劳业中心。包括会展会议、办公金融、商贸商业、酒店咨询业等。四新副中心区1632公顷400万平方米综合性城市中心现代效劳中心。主要功能包括金融保险、商务办公效劳、物流、信息效劳、科研
18、创新等。水清综合区28公顷,其中开发建设用地面积20.1公顷60万平方米综合区城市综合区、以商务办公为主,兼有酒店、公寓、展览、文化娱乐及商业效劳配套设施功能。中北路公司总部区核心区面积约300公顷80万平方米公司总部区核心区重点表达金融商贸、信息中介、高新科技、教育文化等核心职能;重点扩展区主要表达办公居住、商贸旅游、娱乐休闲等综合职能。七、功能定位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尊重并挖掘武昌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利用武昌滨江地区的景观及空间优势资源,依托高校云集、人才众多的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以现代效劳业为特色,集商务办公、商业效劳、文化娱乐、高档居住为
19、一体的标识性、多元化滨江综合开展区。八、规划目标 强化区域特色以及功能的复合化、综合性,增强区域活力。 塑造开放、大气、豪迈的武汉现代临江都市形象; 优化路网结构,建设集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立体交通等为一体的交通体系。 挖掘景观资源,提升临江土地价值,带动武昌地区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高速开展。九、业态构成结合武昌滨江地区的独特区位及景观优势,以商务办公、商贸效劳为核心,拓展到酒店、餐饮、娱乐等方面,形成一体化、关联性的效劳链,并在游览、购物、娱乐等方面创造新的需求。用地功能与布局一、现状用地概况该地区现状用地性质主要有居住、工业、公共设施、仓储、绿地等。其中,以居住和工业用地为主,居住用地面
20、积约为130.6公顷,约占总用地的47%,工业用地面积约为88.9公顷,约占总用地的32%,道路及其他用地约占21%。现状居住用地主要为积玉桥片高档居住区以及大量社会住宅、三角路村城中村住宅。主要企事业单位有武汉印染厂、裕大华实业股份、武汉热电厂、武昌车辆厂、武汉工程机械厂、武汉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船舶设计院、武汉铁路局武昌工务段等。二、现状用地存在主要问题 现状用地功能单一,土地利用低效; 区域性公共效劳设施缺乏,公共性差; 公共绿地严重匮乏,开放空间不连续,亲水性差。三、土地存量概况根据开发建设情况将现状用地分为保存用地和改造用地两大类。保存用地指建设情况较成规模居住小区及批租用地,
21、主要包括金都汉宫、蓝湾俊园、锦江国际、江南明珠园、武汉热电厂、长江船舶设计院等。改造用地指需进行拆迁改造及有搬迁意向的单位用地,主要包括裕大华、武昌车辆厂、月亮湾货场等。保存用地为48.7公顷,改造用地为184.8公顷(含铁路局用地29公顷),其分布集中,且存量较多,极具开展潜力。四、规划理念 功能复合构建复合多元的城市功能,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滨水生活区和现代文化商贸区。 透水显绿完善武昌滨水公共空间,构筑多条垂江绿化通廊,塑造优美的滨江天际轮廓线。 通畅可达优化路网结结构,建设集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立体交通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五、规划策略1、明确区域定位,重构区域功能结构。“双脊构形,多
22、轴筑色” 以临江大道、和平大道为脊梁,搭建武昌滨江地区的整体骨架; 强化垂江通道,本着“一路特色,,轴一亮点”的原那么,在加强可达性的同时塑造其品牌和特色。建设六大各具特色的功能景观轴,包括二桥绿化开敞轴、秦园路文化生活轴、车辆厂商务核心轴、过江隧道生态轴、新生路生态轴、中山路商业轴。2、调整用地布局,突出现代效劳业主导功能。“双增加一迁一改造” 增加现代效劳业用地一一新增公共效劳用地51.6公顷,占改造用地的28%; 增加公共绿地一一新增加公共绿地为21.6公顷,占改造用地的12%; 迁出工业用地一一共腾退工业用地90公顷; 改造城中村及社会住宅一一改造城中村及社会住宅用地总计70.9公顷。
23、3、功能分区明确,强化滨江地区功能的多样性、混合性、增加地区活力。以多样融合、适度别离为原那么对滨江地区进行功能分段。以景观性和经济性为原那么,对滨江腹地进行功能分层控制。(1)二桥头生态居住片区:塑造桥头门户景观,展现滨江开敞性。1、增加桥头绿地,维护四美塘公园生态环境,增加其游览设施,建设成为开放性的生态游憩绿地。2、改造现状社会住宅及铁路编组站,为商务区配建高档住宅区。3、武九铁路线搬迁的前提下,调整该片区规划路网。(2)车辆厂商务核心片区:塑造滨江新岸线,凸现商务核心。1、结合车辆厂搬迁及城中村改造,开发建设腾退土地,打造滨江商务核心区,构建现代商贸、创意产业、文化娱乐、居住等复合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昌 滨江 商务 规划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