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益法评估参数实证研究初步成果介绍课件.ppt
《企业收益法评估参数实证研究初步成果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收益法评估参数实证研究初步成果介绍课件.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助课题 课 题 编 号:4201022008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益法评估参数确定实证研究益法评估参数确定实证研究初步成果介绍初步成果介绍 北京中同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估有限公司主主讲人:人:赵 强强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参数参数实证研究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参数参数实证研究内容目录内容目录第一部分、折现率的确定第二部分、流通性溢价/缺少流通性折扣率的确定第三部分、控制溢价/缺少控制折扣率的确定 第一部分 折现率的确定 1、折现率的概念 2、折现率的分类与口径 3、股权资本折现率与CAPM 4、全投资资本折现率与WACC一、折现率的确定一、折现率的确定1、折现率的概念折现率的概念源自
2、投资经济学,它是用来将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的一个比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1)(C)式实际就是我们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的基本理论公式;2)(C)式中的r 就是一个用于将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的一个比率,它实际就是折现率;3)从(C)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折现率实质上也是“投资回报率”或者说是未来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2、折现率的分类与口径从折现率概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折现率的定义公式其中:“年收益流”是投资每年产生的收益形成的收益流;“产生收
3、益流投资的价值”是指产生收益流的全部投资的价值;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在折现率r的定义公式中包含分子收益流和分母产生收益流投资的价值两个参数1)分子收益流衡量收益流的收益口径一般包括:现金流利润2)分母产生收益流的投资价值(1)形成产生收益流的投资一般可以分为:股权投资全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2)产生收益流投资的价值类型一般包括:市场价值投资价值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由于折现率计算中分子、分母采用参数的“口径”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口径”的折现率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第29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确信资本化率或折现率与预期收益的口径保
4、持一致。”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折现率的“口径”因分子、分母口径不同而不同,分子、分母通过各种组合可以形成不同“口径”的折现率1)利润口径折现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股权投资口径的利润:主要包括会计中的利润总额(税前)和净利润(税后);全投资口径的利润:主要包括息税前收益(EBIT)(税前)和息前税后收益EBIT(1-T)(税后);所谓股权/全投资的市场价值/投资价值市场价值是指投资的价值类型为市场价值投资价值是指投资的价值类型为投资价值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2)现金流口径的折现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股权
5、投资口径现金流:主要包括会计中的利润总额加折旧/摊销(税前)和净利润加折旧摊销(税后);全投资口径的现金流:主要包括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税前)和税后经营收益(NOIAT)EBIT(1-T)+D/A(税后);股权/全投资的市场价值/投资价值市场价值是指投资的价值类型为市场价值投资价值是指投资的价值类型为投资价值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保持折现率与预期收益流口径一致”的含义如果预期收益预测口径为利润口径;则折现率也应该是利润口径的折现率;如果预期收益预测口径为现金流口径;则折现率也应该是现金流口径的折现率;如果预期收益预测口径为税前(税后)收益流口径;则折现
6、率应该相应采用税前(或者税后)口径的折现率;如果预期收益预测口径为全投资(股权)收益流口径;则折现率应该相应采用全投资(股权)收益口径;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3、股权资本折现率与CAPM1)股权资本折现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1)股权资本利润口径折现率股权资本市场价值利润口径折现率股权资本投资价值利润口径折现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2)股权资本现金流口径折现率股权资本市场价值现金流口径折现率股权资本投资价值现金流口径折现率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2)股权投资回报率与CAPM(1)CAPM的“口径”我们在计
7、算股票投资收益时一般都采用税后现金流收益,因此CAPM的模型代表税后现金流口径的折现率 CAPM=Rf+ERP+Rs 式中:CAPM:股权回报率;Rf :无风险回报率;:Beta风险系数;ERP :股权市场超额回报率;Rs :公司特有风险超额回报率;该模型是目前评估界估算股权折现率的基本公式,需要估算Rf、ERP和Rs 四个重要参数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2)Rf估算实证研究目前国内评估界估算Rf存在的问题分析仅采用某单一国债估算Rf,隐含投资能否成功的风险采用票面利率作为Rf,对于投资价格不等于票面价值的国债其收益率不等于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复利与单利问题没有考虑国债的剩
8、余年限问题,隐含着再投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一套比较合理的又具有操作性的Rf选择基准日到国债到期日剩余年限5-10年或超过10年的国债选择复利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e Rate)作为Rf选择多种国债计算到期收益率,然后再计算平均值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3)ERP的估算实证研究国际上估算ERP的基本思路历史数据方法(Historical Data):主要代表Ibbotson Associates、Duff&Phelps LLP和美国纽约大学斯顿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阿斯沃斯.达玛达兰(Aswath Damodara
9、n)阿斯沃斯.达玛达兰(Aswath Damodaran)研究结果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专家调查法估算ERP专家调查方法(Expert Survey):主要代表IESE 商学院教授Pablo Fernandez和杜克大学Fuqua商学院的John R.Graham和Campbell R.HarveyPablo Fernandez调查了1500多个基金经理人估算ERPJohn R.Graham和Campbell R.Harvey调查了企业CFO估算ERP,采用每季度调查一次的方式,平均每次调查人员超过330多人。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
10、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隐含ERP估算方法(Implied ERP):估算方式是利用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和上市公司目前的价值来估算隐含的折现率,然后扣除无风险收益率来估算ERP。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The Implied Equity Risk Premium-An Evaluation of Empirical Methods by David Schroder,Bonn Graduate School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BonnEquity Risk Premiums(ERP):Determinants,E
11、stimation and Implications The 2011 Edition by Aswath Damodaran,Updated in February 2011Implied ERP(US)on 12/31/2010=5.20%Implied ERP(US)on 12/31/2009=4.36%Implied ERP(US)on 12/31/2008=6.43%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Aswath Damodaran采用隐含采用隐含ERP方式方式估算近期估算近期月度月度ERP数据数据月度月度标准普尔标准普尔500指
12、数指数长期国债收益率长期国债收益率标准普尔标准普尔500成份股成份股现金流现金流长期望长期望增长率增长率ERPSep-0812523.72%4.22%Oct-0811663.83%4.51%Nov-089693.95%5.90%Dec-088962.92%6.60%Jan-099032.21%52.584.00%6.43%Feb-098262.87%52.584.00%6.87%Mar-097353.02%52.584.00%7.68%Apr-097982.71%51.554.00%7.01%May-098733.16%51.554.00%6.32%Jun-099193.47%51.554.0
13、0%5.94%Jul-099193.53%50.954.00%5.86%Aug-099873.52%50.954.00%5.46%Sep-0910213.40%50.954.00%5.30%Oct-0910573.30%48.524.00%4.86%Nov-0910363.39%48.524.00%4.97%Dec-0910963.24%48.524.00%4.73%Jan-1011153.84%40.387.21%4.36%Feb-1010743.58%40.387.21%4.56%Mar-1011043.61%40.387.21%4.44%Apr-1011693.83%40.347.21%
14、4.16%May-1011873.65%40.347.21%4.54%Jun-1010893.30%40.347.21%4.79%Jul-1010312.96%42.447.21%5.10%Aug-1011062.91%42.447.21%4.78%Sep-1010492.47%42.447.21%5.10%Oct-1011412.51%48.27.21%5.31%Nov-1011832.60%48.27.21%5.11%Dec-1011812.80%48.27.21%5.08%Jan-1112583.29%53.966.95%5.20%Feb-1112863.38%53.966.95%5.0
15、7%Mar-1113273.42%53.966.95%4.90%数据来源:Aswath Damodaran 网站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8月/0410月/0412月/042月/054月/056月/058月/0510月/0512月/052月/064月/066月/068月/0610月/0612月/062月/07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隐含含ERP 数据数据ERP 数据目前国内评估机构估算ERP的方法采用对比公司或者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作为ERP的估计值ERP从理论上说是代表股票市场的整体超额投资回报率的,选
16、择的若干个对比公司或者某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并不能代表整个股票市场的情况,因此该估算方法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净资产收益率的定义如下:净资产收益率=根据该定义净资产收益率应该是一个利润口径的参数,不是现金流口径的参数,因此不能以该参数估算现金流口径的折现率,否则会出现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另外在折现率的定义中分母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因此采用一个以账面价值作为分母的参数估算折现率是不恰当的。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采用所谓成熟市场ERP加国家风险系数调整的方法估算新兴市场ERP该种方法起源于Roger Grabowski关于国际折现率的估算模型。Roger Grabowsk
17、i提出采用股票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国家(例如美国的)ERP估算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ERP,他提出的估算模型为:上式中:ke=特定新兴市场股权投资回报率(折现率)Rf=美国市场上的无风险回报率 U.S.=在美国市场上选取对比公司的Beta系数 RPU.S.=美国市场的ERP local=特定新兴市场上股票价格波动标准方差 U.S.=美国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波动标准方法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Aswath Damodaran进一步将该种估算方法具体化。他提出从美国ERP估算新兴市场ERP的方式如下:根据穆迪评级机构对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权长期评级确定该国家的主权债权的风险,也称为国家风
18、险。对比这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家风险与美国国家风险确定一个国家风险溢价,将这个国家风险溢价添加到同期美国的ERP上作为该新兴市场国家的在美国无风险回报率基础上ERP。估算国家风险溢价时首先估算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主权债权违约补偿与美国国家主权债权的违约补偿的差异,然后将债权违约补偿转换为股票市场的收益差异,这个转换采用的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标准差,即新兴和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标准差美国之间的比例进行估算,Aswath Damodaran曾经利用新兴/美国=1.5来估算国家风险溢价。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该种方法将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因此采用上述方法估算中国
19、的ERP。这种估算方法从理论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操作层面的问题,不容易解决:采用上述方式需要估算国家风险溢价,因此需要估算新兴/美国,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理论上说每年的新兴/美国,不会一成不变地适用1.5这个系数,需要经常估算这个参数,实际估算这个参数时需要了解美国和中国的股票市场情况,存在一定难度。ERP的概念是股票市场超过无风险回报率的超额回报,这里就需要明确采用该方法估算风险超额回报率应该是超过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无风险回报率?还是超过美国的无风险回报率的超额回报率?很明显根据该种估算方法的演化过程,采用该种方法估算ERP应该是针对美国的无风险回
20、报率Rf超额回报率,不是针对中国市场上的无风险回报率Rf的超额回报率,因此实际操作时需要估算美国的Rf美国,增加在国内估算折现率实际操作的难度。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中国的ERP估算实证研究借鉴Ibbotson Associates&Duff&Phelps LLP等估算ERP的方法历史数据法选择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采用10年滚动平均的方式估算预期的ERP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借鉴Aswath Damodaran估算隐含ERP的方法估算2010年中国股票市场ERP的估算参考值选择股票组合我们选择沪深300指数
21、成份股为估算ERP的股票组合。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CAPM可以表述为:R=Rf+ERP 式中:Rf:为无风险收益率 股票组合中每只股票的权重就选择其在沪深300 指数中的权重。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预期收益的预测预期收益的前两年采用Wind资讯中提供的50家劵商对沪深300指数成份股股票未来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收益预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未来两年的预期收益,再按趋势预测未来3年的收益。确定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加权市值借助Wind资讯,确定截止2010-13-31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各自的收盘价,根据各自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到300只股票收盘价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加权市值一
22、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两种方法估算两种方法估算ERP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从理论上述说由于股票市场的变化被认为是随机变动,因此隐含方法从理论上说要优于历史数据方法。估算结果与市场发展趋势的吻合问题历史数据法:当股票波动处于上升时期,也就是处于所谓“牛市”,则指数成份股的股价会攀升,股票的投资收益会增加,因此采用历史数据估算ERP也会出现上升情况;反之,当股票波动处于下降时期,也就是处于所谓“熊市”,则指数成份股的股价会下降,股票的投资收益会下滑,则采用历史数据估算ERP也会出现下降情况。隐含ERP法:当股票波动处于上升时期,也就是处于所
23、谓“牛市”,此时指数成份股组合市值增加,但由于未来经营预测收益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最终导致折现率下降,这时采用隐含方法估算ERP会出现下降情况;反之,当股票波动处于下降时期,也就是处于所谓“熊市”,此时指数成份股组合市值减少,导致折现率增大,因此采用隐含方法估算ERP会出现上升情况。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由于在企业价值评估中估算的ERP是未来预期的,不是基准日的ERP,历史数据法估算的ERP一般是现实的,不是预期的,因此历史数据存在固有的理论缺陷,但历史数据法存在可靠性稿的优点。另一方面隐含法理论上有其优越的地方,但估算时需要对成份股未来收益进行预测,存在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
24、性问题,特别是长期增长率预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问题。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也各存在不足,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研究综合两种方法的结论综合确定ERP是否应该是一个能集两者之优克服不足的方法。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l(4)风险系数的估算目前国内估算系数的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l采用对比公司方式估算系数时,没有进行相关性t检验l估算系数所选择的股市指数与估算ERP时所选择的股市指数不一致;l估算系数时所选择的时间偏短;l1980年,Alexander和Chervany,检验19621975年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500只股票及组合的稳定性。结果表
25、明估计时限并非越长越好,最佳的估计时间段是46年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lUnLevered Beta和Re-Levered Beta时计算财务杠杆时不是采用市场价值基础的财务杠杆,而是采用账面价值基础上的财务杠杆;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一、折现率的确定(续)以现实系数代替预期的系数;估算系数的目的是估算折现率,折现率是用来折现未来的预期收益,因此需要估算的折现率也应该是未来预期的折现率,因此要求估算的系数也应该是未来的预期系数。对未来的预测主要有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是基于时间序列关系的预测;二是基于差异性影响因素的预测采用差异性影响因素预测最著名的方法为布鲁姆调整(Blu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收益 评估 参数 实证 研究 初步 成果 介绍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