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吸痰护理.ppt
《优质课件吸痰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件吸痰护理.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工气道内吸痰人工气道内吸痰新进展新进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一、吸痰时机的选择一、吸痰时机的选择v二、吸痰管的选择二、吸痰管的选择v三、吸痰负压的选择三、吸痰负压的选择 v四、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四、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v五、吸痰持续时间五、吸痰持续时间v六、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六、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v七、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方法七、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方法 v八、吸痰方式的改进八、吸痰方式的改进2(一)吸痰时机的选择:(一)吸痰时机的选择:v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指针分为三方面: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指针分为三方面:v(1)客观因素,包括痰鸣音、患者咳嗽、气道压)客观因素,包括痰鸣音、患者咳嗽、气
2、道压力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力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v(2)患者因素,如患者要求主动吸痰。)患者因素,如患者要求主动吸痰。v(3)护士因素,如护士认为应该吸痰,或遵医嘱、)护士因素,如护士认为应该吸痰,或遵医嘱、或按时间。应根据客观指标按需吸痰,而不应仅仅或按时间。应根据客观指标按需吸痰,而不应仅仅遵医嘱或按时间。遵医嘱或按时间。3吸痰时机的选择v常规规定常规规定1-2小时吸痰一次,保证气道分泌物的清小时吸痰一次,保证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除。v新的观点认为应该新的观点认为应该按需按需吸痰。按需吸痰要求护士吸痰。按需吸痰要求护士能够判断患者需要吸痰的时机。能够判断患者需要吸痰的时机。4吸痰时机的选
3、择吸痰时机的选择v综合多位学者的报道,患者需要吸痰的指针是:综合多位学者的报道,患者需要吸痰的指针是:v床旁听到床旁听到呼吸道痰鸣音呼吸道痰鸣音或或肺部听诊痰鸣音肺部听诊痰鸣音;v体位变化前后;体位变化前后;v血氧分压血氧分压或或SpO2 下降下降;v患者出现患者出现频繁咳嗽频繁咳嗽或或呼吸道窘迫征呼吸道窘迫征;v气道压力变化气道压力变化;v清醒患者清醒患者主动示意主动示意吸痰吸痰 5(二)吸痰管的选择(二)吸痰管的选择v形状的选择形状的选择v多孔多孔:可以保证一次性插入吸痰管多方向、多角:可以保证一次性插入吸痰管多方向、多角度吸痰度吸痰 v柔软柔软:吸痰管的柔软度应适宜,过软不利于吸痰:吸痰
4、管的柔软度应适宜,过软不利于吸痰管的下插,过硬易造成对气管粘膜的损伤管的下插,过硬易造成对气管粘膜的损伤 v透明:便于观察抽出痰液的性状透明:便于观察抽出痰液的性状 6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v型号的选择型号的选择v应尽可能细,但必须足够粗,能充分吸引出气道应尽可能细,但必须足够粗,能充分吸引出气道内痰液。一般推荐吸痰管的外径约为气管插管、内痰液。一般推荐吸痰管的外径约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件内径的气管切开套件内径的1/27(三)吸痰负压的选择(三)吸痰负压的选择 v原则: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原则:吸痰负压应尽可能小,以减少肺不张、缺氧和对气道粘膜的损伤。氧和对气道粘膜的损伤。
5、v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吸痰压力为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标准成人吸痰压力为150-200mmHg。v国内文献报道或推荐的吸痰负压波动范围较大,国内文献报道或推荐的吸痰负压波动范围较大,在在50-400mmHg之间。之间。v有研究显示:吸痰管只能阻挡人工气道内一半的有研究显示:吸痰管只能阻挡人工气道内一半的气体流量时,采用气体流量时,采用145和和500mmHg的负压对气的负压对气道黏膜的损伤没有明显差异。道黏膜的损伤没有明显差异。8(四)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四)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v传统的吸痰管插入深度与气管套管深度相同,这传统的吸痰管插入深度与气管套管深度相同,这样只能吸净人工气道内的分泌
6、物,不能侧吸出气样只能吸净人工气道内的分泌物,不能侧吸出气管深部的痰液。管深部的痰液。v文献报道,采用深部吸痰,将吸痰管插入至遇到文献报道,采用深部吸痰,将吸痰管插入至遇到阻力(即气管隆突处)后将吸痰管上提阻力(即气管隆突处)后将吸痰管上提1-2cm,再打开负压吸引,吸痰效果较为理想。再打开负压吸引,吸痰效果较为理想。v缺点:由于吸痰管插入时直接触及气管分叉处隆缺点:由于吸痰管插入时直接触及气管分叉处隆突,易对气管黏膜造成损伤突,易对气管黏膜造成损伤 9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v有报道浅吸痰与深吸痰在插管时间、入住有报道浅吸痰与深吸痰在插管时间、入住ICU时时间和病死率方面没有
7、明显差异,而浅吸痰不良反间和病死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浅吸痰不良反应更小;但是对于下气管痰量多的患者来说深吸应更小;但是对于下气管痰量多的患者来说深吸痰是必须的,因此也不能完全排斥深吸痰。痰是必须的,因此也不能完全排斥深吸痰。10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v有研究将患者分为有研究将患者分为3组;组;A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组为浅吸痰,即将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管插入的深度小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B组为深吸痰,将吸痰导管插入气管直至遇到阻组为深吸痰,将吸痰导管插入气管直至遇到阻力,再上提力,再上提1-2cm;C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气管组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为
8、气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cm。v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表明,C组吸痰方式既可吸净人工气道组吸痰方式既可吸净人工气道外气管深部的痰液,又可避免碰触气管分叉处隆外气管深部的痰液,又可避免碰触气管分叉处隆突对气管粘膜造成的损伤,并且减少了刺激性咳突对气管粘膜造成的损伤,并且减少了刺激性咳嗽、痰痂堵塞及肺部干扰,吸痰效果好。嗽、痰痂堵塞及肺部干扰,吸痰效果好。11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的选择v总结总结:v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cm的位置,的位置,可通过测量胸骨上可通过测量胸骨上2-3cm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气管插管
9、或气管切开套管末端的长度来判断。套管末端的长度来判断。v现临床使用的吸痰管没有刻度,护士可以通过掌现临床使用的吸痰管没有刻度,护士可以通过掌握所用的吸引管的长度,并在插入时通过判断剩握所用的吸引管的长度,并在插入时通过判断剩余部分的长度来推算插入的深度。余部分的长度来推算插入的深度。12(五)吸痰持续时间(五)吸痰持续时间v在吸痰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插入吸痰在吸痰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吸痰时间应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吸痰时间应小于小于10s,整整个吸痰时间应个吸痰时间应小于小于15s为佳。为佳。13(六)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六)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v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课件 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