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市政道路工程涵洞施工方案基坑开挖附示意图.doc
《四川某市政道路工程涵洞施工方案基坑开挖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某市政道路工程涵洞施工方案基坑开挖附示意图.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元华路南延线市政工程项目第四标段涵洞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四川新豪道路工程有限公司二零壹三年四月目 录一、 工程概况1二、 编制依据:4三、 施工组织5四、 施工部署5五、主要施工技术措施10六、质量保证措施15 第一章 工程概况本涵洞工程位于新建的元华路南延线双流县境内,里程桩号为K21+258,设计为一过水涵洞,主要用于排放上游鱼塘出水。本涵洞与现双黄路平面相交,与新建元华路相交角度为119。涵洞跨径1.5m,净空1.7m,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为预制或现浇。本涵洞平面与原有涵洞排水沟基本重合,地基基础为软弱淤泥质土,设计采用40cm砂砾石换填加强,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5mpa
2、进出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八字墙。本涵洞左幅为挖方段,右幅为填方段,左幅挖深约9米,右幅填方高度约7米。一、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蒸发
3、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总体来说,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20公里,西侧距龙门山褶断带约50公里,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2008年5月龙门山褶皱带发生8.0级强烈地震,对成都城区影响较小,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场地属稳定场地。2、地质情况: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
4、2fgl)和白垩纪上-下统夹关组(k1-2j)。现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色杂;多为临近场地修建时堆填的废土,建渣,由粘性土、砂质泥岩块组成,部分地段厚度较大,最大厚度超过3m;分布于丘陵顶部的杂填土为全风化砂质泥岩混合植物根茎组成,厚度较小,一般为0.3m左右。素填土:灰色;主要由中液限粘质土组成,可塑为主,混少量砖瓦碎块等硬杂物;稍密;湿。分布不连续。部分地段主要为人为堆填岩块混少量岩屑、粘质土等组成(如181号钻孔段),最大厚度约11.8m。素填土:灰黑色,富含有机质,流塑,具臭味,局部地段及鱼塘底部分布。场地人工填土分布基本连续,厚度0.311.8m
5、2)、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中液限粘质土:黄褐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硬塑为主。分布于地势低洼及浅山向丘陵过度地段、丘陵地段。厚度0.410.7m左右。属膨胀土。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J112-87):中液限粘质土的含水比为0.585,孔隙比e为0.716,承载力基本值fk为269.07Kpa。该路段区中液限粘质土属膨胀土,其膨胀潜势为弱中,其工程地质分类为中等膨胀土,综合判定为中等膨胀土。成都市大气影响深度为3.0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为1.35m。微含卵石土:该层系雅安砾石层。黄色。稍湿饱和。该层主要由粘质土混少量卵石层组成。粘质土硬塑,裂隙发育。所
6、混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多呈圆形亚圆形。一般粒径612cm。部分粒径大于15cm,含量约2550%。部分卵石全风化呈粘土状、砂状,其余卵石多为强中风化。局部地段卵石含量50%。3、白垩纪上-下统夹关组砂质泥岩k1-2j棕红色,灰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夹层状砂岩及泥岩,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如下三个亚层:全风化砂质泥岩:风化后呈土状或砂状,下部夹碎岩块,用手可捏碎。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可钻进。局部地段分布。强风化砂质泥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可用镐挖,干钻不易钻进。仅分布于部分钻孔中风化砂质泥岩顶部。路段区段地表水
7、主要为老旧鱼塘积水、农田排水灌溉渠水及人工湖水。3、水文条件本标段内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7米12.8米左右。枯水季节地下水位浮动约为1.5米。第二章 编制依据1. 元华路南延线道路工程施工设计图;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市政桥梁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4.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三章 施工组织第一节 项目经理及项目部1.1、 项目部组织结构:根据本工程特点,公司精心挑选具有该类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1.2、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技
8、术部、试验室、内业合约部、安全管理部、综合办公室、机料设备部。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质量管理控制、测量、施工技术指导等工作;试验室主要负责整个工地的材料试验及工序质量检验;内业合约部主要负责合同管理、统计报表、计量支付等工作;安全管理部主要负责整个项目工程的安全及文明施工工作;机料设备部主要负责整个工程材料的采购、施工机械调配以及施工机械的管理、维修工作;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人事、办公管理及日常事务宣传报道工作。第四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前准备1.1、查阅施工设计图纸,列出不明确处书面请设计院或业主解答。1.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交通状况,对施工道路进行统筹实施。1.3、了
9、解现场地形、道路、供电、供水状况,做好有关移交工作。1.4、测量放线,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对线路、断面进行复测,同时设置导线点、控制桩。1.5、编制详细的临时用水、用电的施工计划。1.6、在工地现场附近搭设项目经理部,设置办公室、职工宿舍、小型加工房、仓库等。1.7、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1.8、根据材料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并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及保管。1.9、认真做好进场材料的验收工作;查看其质量保证书或出厂合格证是否符合要求,需检查的材料应在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规定要求及时
10、交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第二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我们对施工现场的进一步复查,结合施工图示中的结构布置状况,将施工现场作了一个全面合理规划和安排。2.1、施工临时水源采用机械打井取水,施工临时电源采用2台150KW的发电机供电。施工时按规范化架设临时供电线路和输水管道。2.2、施工的区域全部用连续性彩钢板打围,围板外醒目处悬挂施工公告牌(五牌一图),围板四周悬挂安全警示牌,围板内临时房屋按规范化进行搭设。现场布置图附后。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地质、地貌情况,施工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总体施工原则。先施工涵洞右幅,待双黄路改道后再施工左幅。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故结
11、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技术装备力量,拟按交叉平行作业的施工顺序拟定如下的进度计划:右幅涵洞基坑开挖5天右幅涵洞主体施工15天回填5天二阶段改道打围5天左幅涵洞基坑开挖5天左幅涵洞主体施工15天附属施工5天。第四节 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拟参建的部分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已到位,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工作。认真熟悉施工现场及市政道排施工规范、技术要求,收集学习过程中尚未搞清的有关技术问题,以便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将来的施工管理中。4.1.2收集与本工程施工相关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资料,施工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4.2、主要机械设备、仪器配置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
12、施工设备表涵洞施工机械计划表序号名 称型 号数 量备注1挖掘机沃尔沃240型2台2自卸汽车15t8台3汽车吊车16t1台4钢筋加工机械3套5电焊机交流6台6蛙式打夯机 3台4.3、施工材料物资准备4.3.1由机料设备部根据施工实际需要,作好资源调查,提前作好施工各类建筑材料的使用计划,并与生产厂家、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提供确切的需要时间,待进场领到设计图后立即计算出用量并制定数量计划书。4.3.2本工程所用主要材料等应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同意后方可与厂家签订生产供货合同,按计划运入现场。4.3.3主要工程数量表 :根据设计图纸,尽快计算出详细的工程数量,并制
13、表上报业主和监理。第五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二、 5.1 总施工工艺流涵洞及通道总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5.1。涵台模板制安涵台施工盖板模板支撑盖板混凝土浇注开放交通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涵基施工盖板钢筋制安并检验合格附属施工图5.1 总施工工艺流程图三、 5.2 施工准备5.2.1 施工测量内业:涵洞轴线、控制点坐标、标高等计算、归表、报验。外业:现场定出涵洞位置的主线中心线桩号、涵洞轴线方位角,涵洞基础的开挖边线,并用测量木桩固定。责任部门:测量组5.2.2 试验实验室建立在项目经理部内,另在各个施工作业队内建立工地试验室。试验工作接受中心实验室的指导、检查。内业:地材(水泥、石材、砂)、
14、钢材(10、12、22、25)、检验、报验,以及M7.5砂浆、C30、C20、C20片石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报验。责任部门:试验室5.2.3 质检内业:涵洞质检用表的确定,表格填写的格式、标准、内容的交底,监理、质检检验步骤及标准的确定。责任部门:质检部5.2.4 工程技术内业:涵洞施工方案的确定、交底、模板的设计、实施细则的编写、报验及开工令的申请、批复。责任部门:工程部5.2.5 附属工作准备在涵洞开挖基线外平出材料堆场、硬化场地、建立简易警卫房、水泥库和材料加工房。并准备拌合机、发电机、片石、砂、碎石及水泥的进场准备工作。责任人:涵洞作业队 四、 5.3 施工工艺涵洞工程在排水管道及路基
15、填筑前进行施工。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复核放线,避免因涵洞的高程和位置等不符合,给后续工程项目的施工留下隐患,同时保证涵顶覆土厚度,以满足涵洞使用功能的要求。5.3.1 基础施工1 基坑开挖 涵洞平面位置与现有涵洞出水沟想重合,故施工本涵洞时,应先将现涵洞流水引流,在设计涵洞外1m顺涵洞方向处埋设一排D800钢筋混凝土管(级管)对现有涵洞流水进行引流,管道全长96米,保证涵洞施工质量及基坑安全。本涵洞左幅大部分为现有双黄路位置,开挖前应进行改道打围,并破除原双黄路道路结构层,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当机械开挖接近设计标高以上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基坑找平。在开挖基坑时,要注意边坡稳定,其边坡一般
16、采用1:0.751:1.25的坡比进行放坡。本右幅涵洞基坑挖深约9米,属于深基坑,基坑单侧长约65米。由于现有双黄路车流量非常大,对基坑稳定性及安全性存在威胁,故此,本右幅涵洞基坑开挖采用喷锚支护的方式,确保基坑稳定。开挖边坡采用1:1,在挖深至5米处设置一放阶平台,平台宽2米,由于本涵洞采用两次施工,两次开挖的方式,在第一次开挖时,靠近双黄路基坑边设置不小于3m的安全平台,确保基坑稳定。边坡采用钢花管加注浆喷锚护壁支护结构,钢花管(48壁厚3.5mm)埋深5米9米,大约与水平成夹角150,钢花管纵横向间距1米,并排布置,钢花管外露量5cm,PVC泄水孔按矩形布置,间距BH=2400200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某市 道路 工程 涵洞 施工 方案 基坑 开挖 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