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比较.doc
《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比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比较摘要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进行思考分析,总结概括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常 见问题 ,并在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和方法上作深入的比较分 析,以此希望能对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 助。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 (2008)11-0004-03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 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对自 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 断
2、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状态(林崇德 , 1 999)。国内外与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研究有:控制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认知压力理论、教师心理适应不良的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教师工作倦怠成因的相关研究、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教师工作压力及其相关研究等。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涉及的面广而复杂,在不同社会不同 时期有不同的涵义,但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作为其两大基础 标准却是不容置疑的。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人,不但应具备一 般人所具备的心理健康特质,而且还应具有职业角色赋予的 必备的健康心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教师心理 健康的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心理学家兰 肯(RanKin
3、 P.T.认为,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优秀教师应具 备:( 1)喜欢儿童和青少年; ( 2)自我调适良好,可为学生 心理健康之表率; (3)具有教育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 4) 明了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途径,并能应用不同的技术了解儿童 及他们的需要; ( 5)能提供促进心理健康的教室气氛; ( 6) 能帮助各个学生满足其基本的情绪需要; ( 7)能鉴定有严重 问题的学生,并知道在什么地方及如何使他们得到帮助。国 内心理学工作者唐迅( 2000)指出,现代教师心理健康的标 准包含:(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 2)悦纳教师职业;(3) 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4)健全的教育意志; ( 5)和
4、谐的 教育人际关系;(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俞国良等( 2001) 研究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对教师角色认 同,热爱教育工作; (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 3)能正 确地了解自我、 体验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 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 地控制情绪。美国学者通过对教师的实地调查,根据校长、督学和其 他教育行政人员的意见,认为应以下列各项标准来测定教师 的职业心理是否有问题: (1)对于教学能否愉快胜任; ( 2) 对专业进修有无兴趣; ( 3)与儿童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是 否良好;(4)在学校行政上能否合作。人的心理
5、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 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 也是复杂、多样的。在理论研究上,有遗传论、特质论、压 力论、挫折论、学习论、环境论等理论解释。目前国内有代 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何鹏、王芳芳( 1997)采用自拟的负性 生活事件调查表,对太原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进行了调查,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 平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经济困难、与爱人或父母不和、工作学 习中压力大、对现职工作不满意、子女管教困难,这与中小 学教师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其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关。徐学 俊、魏礼飞( 2001)认为,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 要来自
6、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 主要表现在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工资待遇低而产生的潜在心 理压力,社会的变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教育系统 的改革和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混杂。二是学校因素,主要是 学校的管理条件的影响,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的影响,和 学校的人际关系影响。三是家庭因素,如家庭牵累较多,闲暇时间难消闲, 子女升学与就业压力大, 为子女前途操心多。 四是个人因素,如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自卑感较强;教 师队伍中约有 10% 左右的人从遗传学上来看心理承受能力 较差,他们往往遇事敏感、羞怯、退缩、紧张。二、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内容和结果(一)国外研究内容及结果 从国外的研
7、究来看,有的认为教师与他人无差异,如美 国许多实证研究表明, 68%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 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心理不健康的数字大约接近。有的认为 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 更易患神经症, 如 Smith 和 Hightower (1976)通过调查指出,在教师、医生、农民、律师、家庭 主妇、教师和修女中,教师患神经官能症有相对高的比率。 日本文部省的统计显示, 1998 年因病而辞去教职的教师共有 3710 人,其中患精神方面疾病者多达 1017 人,占总人数的 33%左右。有的则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人,如 Horrocks 和 Mussman ( 1990)在对大量的教师与非教师
8、的 样本进行比较中发现,教师比非教师调节更好。可见,国外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尚不统一。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 困扰,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 不容忽视的。教师是高压力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一般低于普 通人群,至少比普通人群有更多的诱发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从整体来看,国外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微 观、量化研究,如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自尊、人际关系与 沟通、适应不良、焦虑反应、生涯发展等。在国外,关于教师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更为广 泛。如 Natrass( 1991),认为压力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首 要因素; Traver 和
9、Cooper( 1993)发现教师的压力水平比 一般普通人群(如医生、护士、医院服务人员等)高;而在 荷兰的一项调查中,教师认为他们的工作量比工人的还大。 Blase( 1986)和 Huston( 1989)强调,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 国家关注的问题。 Farber( 1991)又一次强调,在美国大约 有 5%20% 的教师有职业倦怠问题。另外还有很多关于教师 压力源的研究,研究者试图找出导致教师压力的因素,为寻 求维护策略奠定基础。如柯礼柯夫和苏利夫曾列举 51 项教 师压力来源,并调查英国综合中学的 257 名教师的压力,发 现工作压力来源于四个因素: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足的工作 条件、时间
10、的紧迫感、不良的学校风气。耶鲁大学心理系的Litt等人指出在工作量表 (Job Tension Scale)中“角色冲突”、 “与上司的关系” 是压力最为紧密相关的两个因素。 Will J G Evers、 Andre Brouwers 和 Welko 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 自我效能感中,认为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能更好地从事与执行新的教育任务。研究者调查教师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状 况、探寻压力的来源以及导致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最终都 是为了寻求解决教师压力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问题。国外 学者在教师压力及教师职业倦怠解决策略方面也有大量的 研究。如 Cockburn 等关于教师如何对付压力的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教师 心理健康 研究 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