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普查技术队伍组建.docx
《土壤普查技术队伍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普查技术队伍组建.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HONGYU.MACRO土壤普查技术队伍组建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以土壤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支撑,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样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等“六结合”的工作方法,坚持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统一过程质控等“六统一”的技术路线,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方式,到20
2、25年实现对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与部分未利用地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 普查内容1.土壤性状普查。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普查土壤质地、有机质、酸碱度、养分情况、容重、重金属等土壤物理、化学指标,以及满足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微量元素。在典型区域普查植物根系、动物活动、微生物种类数量、类型、分布等土壤生物学指标。2.土壤类型普查。以土壤二普形成的土壤分类成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踏勘、剖面观察等方式核实与补充完善土壤类型。同时,通过土壤剖面挖掘,重点普查1米土壤剖面中沙漏、砾石、粘磐、铁磐、盐渍等障
3、碍类型、障碍因子层次分布等。3.土壤立地条件普查。重点普查土壤野外调查采样点所在区域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文、成土母质与母岩等情况。4.土壤利用情况普查。结合土壤采样,明确土地利用类型,重点普查基础设施条件、种植制度、耕作方式、灌排设施情况、作物产量等基础信息,肥料、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使用情况,农业经营者开展土壤培肥改良、农作物秸秆还田等经验和做法。5.土壤数据库构建。省级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土壤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包括土壤属性图、土壤类型图、土壤专题图、土壤采样点图、遥感影像图、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图、水系图等。属性数据库包括土壤理化性状、土壤
4、分类、土壤生物性状、立地条件、土壤障碍及退化状况、土壤利用等指标。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以建立土壤数据管理中心,对数据成果进行汇总管理。6.土壤样品库构建。依托科研教育单位,构建省级土壤剖面标本、土壤样品储存展示库,保存主要土壤类型样品和主要土属的典型土壤剖面整段标本和样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建立市、县(市、区)土壤样品储存库。7.土壤质量状况分析。利用普查取得的土壤理化性状、生物性状、剖面性状和利用情况等基础数据,分析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利用适宜性。8.普查成果汇交汇总。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包括图件成果、数据成果、文字成果、数据库和样品库成果。开展土壤类型分布状况、土壤质量状况、土壤改
5、良与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评价等数据成果汇总分析。开展40年来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提出防止土壤退化的措施建议。开展耕地土壤酸化、盐渍化等专题评价,提出治理修复与耕地保育对策。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分省、市、县(市、区)三级汇总。二、 动员部署土壤三普工作、编制土壤三普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通知(国发20224号)要求,召开全省动员部署会议并正式启动全省土壤普查工作,2022年7月底前完成。根据国发20224号文、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国家下发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制广东试点县土壤三普工作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土壤三普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全国土壤普查办备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普查 技术 队伍 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