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建设技术方案.docx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建设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建设技术方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系统概述5二、系统建设目的5三、系统当前状况及新建内容6(一)已建东院基本情况6(二)系统三期建设基本任务8四、系统建设及应用需求分析8C-J监控条统布点需求8(二)监旌中心设置需求9CXJ派出所需求10CwJ交警管理部门需求H五、系统建设技术要求12C-J系统建设总体梃东121、 系统总体架构122、 系统的扩展应用142.1、 与“三台合一”指挥调度紧密结合。142.2、 与全市应急突出应急处突紧密结合。142.3、 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业务信息系统等有机结合。142.4、 与各类报警系统联动结合。15(二)东统采集显示技术要求151、 信息采集152、 图像显示213、 视音频编解码
2、要求244、 视音频播放技术要求255、 存储设备276、 服务器设备297、 用户终端30用户终端电脑应满足如下要求:318、 卡口信息识别比对检测系统要求318.1、 系统整体构架328.2、 系统工作原理及框图328.3、 系统功能33除实现下述治安卡口的常见功能外,还要根据公安的实战需求定制实现车辆跟踪、轨迹分析、套牌告警等其它分析研判功能。338.4、 传输系统设计398.5、 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399、 系统网络传输技术要求4110、 传输网络性能要求4211、 无线传输4312、系统管理控制平台要求45监控管理平台是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核心系统软件,此次新建的监控平台要与市局已建设
3、的统一监控平台完整衔接,安装在两级监控中心后能实现对全市各级监控中心已建监控图像统一实时查看、录像调取和管理控制。新监控平台对新建前端摄像机的管理容量要大于1900个,保证对以后再建700个以上不同品牌摄像机的免费平滑接入和管理控制。能对整个监控系统内的视频、音频、报警等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及处理,对联网系统的设备、用户、网络、安全、业务等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联网系统所规定需要的相关功能。应人机交互界面直观、友好、简洁,具有画面分割、运行信息显示提醒等功能。管理平台应能提供与“三台合一”系统、卡口系统、道路监控、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监控平台应
4、符合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并取得省公安厅安全防范视频联网测试的测试合格证书。45要新建或改造利用公安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系统,实现对已建图像和以后再建600路图像的资源管理、电子地图显示、涉案视频库采集管理,视频浓缩分析、视频智能检索、图像清晰化处理和基于智能卡口的车辆轨迹分析等应用功能,完成监控图像资源在公安网的综合利用,具有高水平服务实战能力。4513.1、管理平台构成4613.2、 管理平台功能(带建议为必须满足项)4713.2.1 系统基础功能4713.2.2 系统应用功能5213.2.3 2.3电子运维功能6413. 3、管
5、理平台性能68时间特性要求68图像质量要求68平台容量及并发访问能力69管理平台的接口要求69(三)安全性要求691、 物理安全691.1、 环境安全691.2、 设备安全70(10)机房要提供UPS供电,配置UPS对网络交换设备、控制主机、显示单元等供电,断电支持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UPS和电池均为市场上主流品牌。731.3、 防雷接地要求731.4、 记录介质安全732、 运行安全742.1、 网络安全监控742.2、 审计742.3、 恶意代码防护742.4、 备份与故障恢复743、 信息安全753.1、 身份认证753.2、 访问控制753.3、 防抵赖753.4、 完整性保护753.
6、5、 数据保密753.6、 安全域隔离75图示:各种安全服务之间的逻辑关系764、 通信和网络安全764. 1、网络传输安全765. 2、公安监控专网的接入安全765、 电磁兼容性要求776、 电源要求776.1、室内电源系统安全性776.2、 室外前端电源安全性786.3、 可靠性要求78一、系统概述为不断扩大我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覆盖面,着力推进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社会上科技专业力量进行建设和维护,保证系统长期良好运行,努力构建起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市在一、二两期视频监
7、控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监控点位的密度和广度,不断织密社会面监控网,采取“企业建设、政府租用、公安使用”的建设模式开展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建设。政府负责将系统租赁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积极建立租赁费用长期保障机制。根据我市建设规划,至2015年监控点建设将达到3500个,初步实现以视频监控为主体的防控网络全覆盖;系统承建商负责全部建设投资,按照技术标准购置设备、架设监控点、铺设监控网络、搭建监控平台,提供能满足公安工作需要的系统应用功能,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市公安局负责制定系统建设技术标准和组织检查验收,根据治安防控、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需求,制定监控系统布点方案,提供本单位监控建设必要条
8、件,监管督促建设。二、系统建设目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工程采用“企业建设、政府租用、公安使用”的建设模式,通过将视频监控系统与市政区域发展同步规划,在2014年度新增建设1200个监控点,在前两期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监控点位的密度和广度,扩大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覆盖面,提高设备技术指标和完善系统应用功能,逐步建设成一个覆盖市区公共复杂场所、易发案部位以及反恐重点目标等部位的,可供多单位、多部门共享的图像监控系统。持续推进全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资源共享和科学利用,建立完善监控系统各项建设、维护、运行、管理、使用的工作机制,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治安监控立体防线。三、系统当前状
9、况及新建内容(一)已建余统基本情况根据省公安厅关于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自2010年以来,我局利用3年的时间,采用“企业建设、政府租赁、公安使用”的建设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招标开展了两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两期监控系统建设在市区完成建设各类监控点1637个,其中社会面监控点1499个,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监控点27个,单兵、车载无线监控4套以及30处城区周界和主要道路路口智能卡口,建成全局两级监控中心27个,建设了千兆的EPON光纤监控专网。还帮助推动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开展了监控系统的同步建设,三个县目前共新建设
10、社会治安监控点545个。在系统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内部监控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监控管理应用平台,整合接入交警部门原有的电子警察、道路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1200路,接入马芜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监控图像11路,接入和县新建高清监控119路。通过全局统一的监控平台实现公安各单位根据管理权限共享监控图像资源,使全市公安机关掌控的2994路图像全部实现了在网上“单点登录、全警共享”应用模式。将视频监控系统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lS)、11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系统联网共享,实现指挥中心与社会面监控点、交警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互联互控。我们还将这些视频图像资源分别提供给市政府应急办、市国家安全
11、局和火车站派出所共享使用,既提高了全市图像信息的资源利用率,又大量节省市财政的建设资金,为全市社会信息化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公安网内建立了公安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系统,具有图像资源管理、电子地图显示、涉案视频库采集管理,图像智能分析处理和基于智能卡口的车辆轨迹分析等功能,为公安图像侦查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通过两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工程建设,基本形成由智能卡口的城市外围防线、高速球机的城区交通路口防线、高清摄像机的易发案区域防线、音视同步采集的公安执法区域监督防线四道监控防线构成的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系统基础建设和加强系统实际应用的紧密衔接,视频监控系统突显出了良好应用成效,成为
12、了市公安局各级实战部门服务侦查破案、治安管理的又一“杀手铜”,对努力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稳定、保障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积极作用。(二)余纯三期建设基本任务整个系统以全高清、全数字系统结构为设计原则,系统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先进型、开放性、实用性,采用高带宽的数字监控专网,使新建监控点和监控平台要能充分整合利用前期建设资源,与前期建设的系统紧密无缝连接和融合。本期建设任务为:新建各类前端监控点共计1200个(高清枪机684个,高清一体化枪机240个,高清球240个),智能卡口6个(36个卡口摄像机)、二级监控中心2个以及对公安图像综合应用系统的新建或完善改造等,包括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后台集成软
13、硬件设备等的采购、安装、调试;各级监控中心建设;五年内前端监控点、立杆设备箱、传输设备、监控中心硬件设备和软件的保养维护、故障修复及设备损坏更换等系统运行维修维护服务等内容。四、系统建设及应用需求分析C-J族独东统布点需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期工程布点以前两期工程布点为基础,以市政区域发展建设为导向,结合实际治安状况,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一要织密全市社会面公共场所易发案区域防线,在前期工程布点基础上主要布设在城区主要道路非机动车道、公交站台、医院超市广场商业区人车聚集地、老旧小区主要出入口、大学城、中小学周边等治安复杂公共场所和易发案地段,提高城区监控区域的点位密度,将各个监控区域联接成片,
14、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的视频侦查作战工作格局;二要与市政区域发展建设同步规划,在新发展的市政区域结合治安防控及交通管理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视频监控点,提高监控区域的点位广度,缩小城市发展区域监控盲区。社会面监控前端布点位置应由辖区派出所、辖区分局和刑警支队共同协商确定,摄像机安装具体位置(点位、方位、角度、高度、照度等)要注重听取刑侦部门意见。(二)直控中心设置需求监控中心是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核心,是监控系统图像显示、存储、控制、传输和系统设备管理、权限分配及实战应用的枢纽。对监控中心的管理应用必须与警务机制的调整改善相结合才能使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发挥出良好的效益。经过研究探讨,我们认
15、为本次监控中心建设设置方案如下:1、监控中心配置:按照全局现有监控中心的架构设置,在有需求的单位新建监控中心。2、监控中心数量:目前,全局已建一级监控中心1个,二级监控中心19个,监控分中心10个。此次建设需新建2个二级监控中心(丹阳所、新市所),监控中心显示大屏设置根据各单位所定房间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按照每个监控中心设置9块大屏估算共约需18块左右。CJ跟出所需求派出所是辖区治安防控、处置各类治安案件和服务群众的主力军,对辖区治安形势、人口分布、行业场所和地形地貌最为熟悉,派出所是视频监控系统布点建设和日常应用的主体,应以派出所为主负责前端视频监控点的布放,结合公安工作需要和不同地域实际治
16、安状况,科学设点、合理布局。监控点优先布放到外来人员和复杂人员聚居小区的交通要道、人车流量特别大的城市主要路口、治安形势复杂的公共场所和我市重要企事业单位、关键要害部门。监控点的布放要求:一是要方便对易发案地区、治安复杂场所布控,各个监控点布放的方位应具有相互关联性。二是与日常街面屯警、辖区巡逻工作紧密结合,实现电子视频巡逻,减少警力浪费。三是要考虑监控点位置的光源或补光建设,尽量满足夜间图像识别的需要。在派出所设立二级监控中心,安装有解码设备、管控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显示设备等,通过监控中心应用值守,实现对辖区社会治安动态图像的显示、控制管理、查询和保存等功能。在部分监控点安装语音
17、设备后实现监控中心和前端监控点语音对讲喊话,及时通过图像监控发现和处置各类案件警情,提供查询服务,协助侦破各类案件。派出所监控中心可以按照统一规划的权限使用以智能卡口信息识别系统为基础,以车辆轨迹侦控为核心搭建的“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完成有关数据的采集和查询应用。派出所应能共享本辖区交警部门的交通路口监控点图像资源,在统一管理平台上可实时浏览、检索查询和录像回放道路监控图像资料。派出所是辖区监控资料存储主要责任单位,实时进行监控图像和音频资料的保存,方便民警快速调阅、图像研判。全市目前已有19个派出所建设了二级监控中心,此次需新建2个派出所监控中心。()支瞽管理部门需求交通管理控制中心是全市道
18、路监控、电子警察和智能卡口的图像监控、存储、管理和应用的汇聚节点,目前我市已完成部分主要道路的监控建设、30个出城卡口建设,电子警察系统也将进行升级改造。此次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根据实际需求,要求在交警支队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各类先期监控系统按照已建设模式继续运行的基础上,在交警支队建设新系统的监控中心,除接入新建道路监控点,浏览、管理和存储图像外,将交警已建监控系统所采集的各类图像资源进行抽取、整合,建立与市局监控管理控制应用平台的联接,实现在全市统一的管理控制平台上能对交通管理图像资源的实时浏览、检索查询和录像回放,实现交警与其他警种的视频资源共享利用。对已建的道路监控、电子警察监控图像应从交
19、通控制中心汇聚编码后传输到市局监控中心;对新建的道路交通监控点,可直连入交警新建的监控中心,接入交警监控中心的显示大屏,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监控操控键盘,方便值机人员使用。五、系统建设技术要求C-J余统建设总体植架1、系统总体架构根据我市的实际需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两期工程以派出所为基本实战单位,已在市局IlO指挥中心设立一级监控中心,在各派出所建立二级监控中心,各分局、支队设立监控分中心,各级用户按权限通过监控专网络浏览、调看辖区监控图像信息。市局监控中心到派出所监控中心、所监控中心到前端监控点通过公安监控专用网络连接,组成分层星型结构。本次建设按照现有总体架构进行建设,并根据实际需要,灵
20、活建立无线移动监控系统,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移动监控点的图像通过网络传送至市局监控中心,构成全市互联互访、有线无线互通、资源共享的分布式视频监控应用体系。系统总体架构图一级监控中心(设在市局指挥中心)是一个全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安装有整合式集中智能监控管理控制应用平台,汇接全市各级图像监控系统,将所需的视频、音频、数据以数字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存储和共享,并根据授权进行远程调阅、查询,由开放的接口实现互联、互通、互控及其它多种应用,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领导决策、指挥调度、取证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控图像信息。此次三期建设要完成对市局一级监控中心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确保能够实现对全市350
21、0个高清监控点的控制管理、存储分配、流媒体转发和集中访问处理等功能的资源需要,应采取云技术或双机热备的方式保障监控系统运行安全。二级监控中心(设在各派出所)是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基层应用部分,是对治安重点和案件易发、高发的地区、部位、出入口等目标图像信息采集、控制管理和传输的源头,是本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基础。二级监控中心主要包括前端监控点、信号传输、监控机房和社会资源整合接入四部分,安装有解码设备、平台服务器、磁盘阵列、显示设备等,通过这些设备的配置的接入,实现对辖区社会治安动态图像的显示、管理、查询和保存等功能,及时通过图像监控发现和处置各类案件警情,提供查询服务,协助侦破各类案件。交通
22、管理控制中心是全市道路监控、电子警察和出城卡口的图像监控、存储、管理和应用汇聚节点。此次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根据实际需求,要求在保持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各类监控系统按照已建设模式继续运行的基础上,在交警支队建设新系统的监控中心,管理新建监控点图像志愿的基础上,将交通管理所采集的各类图像资源进行抽取、整合和存储,建立与市局监控管理控制应用平台的联接,实现在全市统一的管理控制平台上能对交通管理图像资源的实时浏览、检索查询和录像回放,实现共享利用。前端监控点主要建设在市区出城与主要道路卡口、交通要道和路口、治安复杂公共场所,将监控现场分为二类:一是适用于主要路口车辆抓拍识别、主要出口和易发案地区的固定场
23、所监控(约占总数80%),安装高清晰度固定枪式摄像机,部分安装可变焦的高清一体机;二是需变化场景监控(约占总数20%),安装高清晰球型摄像机。2、系统的扩展应用2.1、 与“三台合一”指挥调度紧密结合。通过报警监控与实战指挥、研判预警紧密结合,实现监控、研判、指挥、处置的流程化整体联动,完善快速反应、相互协作的指挥体系,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指挥调度能力。2.2、 与全市应急突出应急处突紧密结合。利用视频监控远程、高速、直观的优势,与全市应急指挥系统设立视频接口,传输视频图像,近距离掌握群体性事件、重大灾害事故、安全警卫等现场及周边情况,缩短决策过程,提高指挥协调效能。2.3、 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治安 视频 监控 系统 建设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