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doc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总那么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根本规定 83.1 般规定 83.2设计要素 84路基、垫层与基层 144.1路基 144.2垫层 144.3基层 145沥宵路面 185.1 一般规定 185.2沥青面层类型与材料 185.3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15.4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 235.5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265.6加铺路面设计 296水泥混凝土路面 346.1 一般规定 346.2设计指标与要求 346.3结构组合设计 356.4面层材料 366.5路面结构计算 386.6面层配筋设计 446.7接缝设计 496.8加铺层结构设计 537砌块路面 577.
2、1 一般规定 577.2砌块材料技术要求 577.3结构层与结构组合 597.4结构层计算 608其它路面 628.1透水人行道 628.2桥面铺装 628.3隧道路面铺装 639路面排水 649.1 一般规定 649.2路面排水设计 649.3.路面内部排水 669.4分隔带排水 679.5交叉口范围路面排水 679.6桥面排水 67附录A沥宵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68附录B沥宵混合料级配组成、沥宵外表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 70附录C沥宵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3附录D水泥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75附录E沥宵混合料单轴贯入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76附录F沥宵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78本标
3、准用词说明 81附:条文说明 8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标准术语和符号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沥宵路面 asphalt pavement铺筑沥宵面层的路面。2.1.2 容许剪应力 allowable shear stress沥宵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强度结构系数之比。2.1.3 容许拉应力 allowable tension stress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之比。2.1.4 沥宵层层底容许拉应变allowable tension strain at the bottom ofthe asphalt layer根据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利用修正后沥宵混合料疲劳方程计算确定的沥宵层
4、层底临界位置的 拉应变。2.1.5 砌块路面 block stone pavement用一定形状的石料或人工预制砌块铺筑面层的路面。2.1.6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路面。2.1.7 累计当量轴次 cumulative equivalent axle loads在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上或临界荷位处的当量轴次总和。2.1.8 设计弯沉值 design deflection根据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预计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道路等级、面层和基层 类型而确定的路表弯沉值。2.1.9 设计基准期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5、在进行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根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2.1.10 当量轴次 equivalent single axle loads按变形、应力或疲劳断裂损坏等效原那么,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2.1.11 柔性基层 flexible base用热拌或冷拌沥宵混合料、沥宵贯入式碎石、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2.1.12 目标可靠度 objective reliability综合考虑工程平安度和工程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最正确可靠度。2.1.13 透层 prime coat在非沥宵材料基层上喷洒乳化沥宵、煤沥宵、液
6、体沥宵而形成透入基层外表一定 深度的薄层。2.1.14 可靠度 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2.1.15 刚性基层rigid base用普通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 筑的基层。2.1.16 可靠度系数 reliability coefficient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单一 综合系数。2.1.17 半刚性基层semi-rigid base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2.1.18 封层 seal coat在沥宵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宵混合料薄
7、层。2.1.19 抗剪强度结构系数shear strength structural coefficient考虑沥宵混合料剪切疲劳破坏特性的平安系数。2.1.20 粘层 tack coat在沥宵层与沥宵层、沥宵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洒布的沥宵材料薄层。2.1.21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tensile strength structural coefficient考虑半刚性材料疲劳破坏特性的平安系数。2.1.22 最不利季节 worst season路基路面结构处丁最不利工作状态的季节。2.2符号2.2.1 作用及作用效应:ls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Na以设计弯沉值、沥宵层剪应力和沥宵层层底拉
8、应变为指标时的当量轴次;Nc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Ne沥宵路面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 设计基准期内水泥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所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Ni 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Np公交车停车站或交义口设计基准期内同一位置停车的累计当量轴次;Ns 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Ni 沥宵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道使用初期的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P标准轴载;p标准轴载的轮胎接地压强;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t 沥宵层层
9、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cm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cpr行车荷载疲劳应力;砂 标准轴载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钢筋应力;ctm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otml 别离式双层混凝土板上层的最大温度翘曲应力;dm2 结合式双层混凝土板下层的最大温度翘曲应力;dr 温度梯度疲劳应力;司沥宵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2.2.2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Bx 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F弯沉综合修正系数;fh水平力系数;kc 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kf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Kr抗剪强度结构系数;k
10、r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s粘结刚度系数;Ks.r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t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kt 考虑温度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M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磨阻系数;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t 设计基准期;Tg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处一一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s钢筋线膨胀系数;Y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下一一沥宵路面可靠度系数;c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系数;轴-轮型系数;设计车道分布系数;s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c 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配筋率;f钢纤维的体积率;钢筋刚度奉献率。2.2.3几何参数:ds钢筋直
11、径;Ld横向裂缝平均间距;r单层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rg 双层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S-一当量圆半径。2.2.4 材料性能和路面抗力:E0路基抗压回弹模量值;Ec 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Ec 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Ei 各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值;Et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标准值;fr 旧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fsp 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标准值;fsp 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测定值的均值;la路外表弯沉检测标准值;ld 路表设计弯沉值;10 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代表值;17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平均值;10 旧路面的计算弯沉;Sm 沥宵外表层材料的60C抗压回弹模量;
12、R 沥宵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CR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OS 半刚性基层材料劈裂强度;Wl 受荷板接缝边缘处的弯沉值;W 平均弯沉值。2.3代号AC密级配沥宵混合料;AM 半开级配沥宵碎石;ATB密级配沥宵稳定碎石;ATPB开级配沥宵稳定碎石;OGFC开级配沥宵磨耗层。SFC60横向力系数;SMA-一沥宵玛蹄脂碎石混合料;TD构造深度。城镇道路路面设计标准根本规定3根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道路路面的面层、基层与垫层等各结构层应符合以下规定:1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平整、抗滑、耐磨与低噪声等外表特 性。2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3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
13、水稳定性。3.1.2道路路面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根据道路的地理地质条件、路基土特性、路基水文及气候环境状况,考虑强 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因素,进行路基路面整体结构综合设计;2因地制宜、合理选材、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再生材料;3应便丁施工,利丁养护并减少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4对交义口进口道和停靠站等路段进行特殊设计;5应具有行车平安、舒适和与环境、生态及社会协调的综合效益。3.1.3道路路面可分为沥宵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砌块路面三大类,其面层类型及 适用范围宜符合以下规定:1沥宵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沥宵混合料、沥宵贯入式和沥宵外表处治。沥宵混合 料适用丁各交通等级道路;沥宵贯入式与沥宵外表
14、处治路面适用丁中、轻交通道路。2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与 钢纤维混凝土,适用丁各交通等级道路。3砌块路面适用丁支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与步行街。3.2设计要素31 设计基准期应符合表3.2.1规定。表3.2.1路面设计基准期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快速路15年30年主干路15年30年次干路15年20年10年20年支路10年20年注: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基准期为10年,采用石材为 20年32 标准轴载应符合下歹0规定:1路面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 计算参数应符合表3.
15、2.2的规定。表3.2.2标准轴载计算参数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P(kN)100轮胎接地压强 p(MPa)0.70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cm)21.30两轮中心距(cm)1.5d里凹可昇次。大型公交车比例较高的道路或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论证选用 适当的轴载和计算参数。33 沥宵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沥宵路面以设计弯沉值、沥宵层剪应力和沥宵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 P的当量轴次Na应按下式计算:N K C C n ( P 产牌3-1)a i 1 12 1 P式中:Na以设计弯沉值、沥宵层剪应力和沥宵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的当
16、量 轴次(次/d);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P 标准轴载(kN);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6.4,四轮组为0.38;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大丁 3m时,应按一个单独的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丁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1=1 + 1.2 (m-1)(3.2.3-2)式中:m轴数。2沥宵路面当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的当量轴次Ns应按下式计算:N k CCn ( Pi)8(3.2.3-3)1 2 i式中:Ns以半刚性基层的拉应力
17、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 Zd; C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17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 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以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式下式计算:G=1+2m-13.2.3-43应根据预测交通量,考虑各种车型的交通组成或比例,将不同车型的轴 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求得营运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4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根底 上,经研究分析确定。5沥宵路面设计车道分布系数宜依据道路交通组成、交通管理情况,通过实地 调查确定,也可按表3.2.3选定。当上下行交通量或重车比例有明显差异时,可区别 对
18、待,可按上下行交通特点分别进行厚度设计。表3.2.3设计车道分布系数车道特征车道分布系数单向单车道1.00单向两车道0.650.95单向三车道0.500.80单向四车道0.400.706沥宵路面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应按下式计算:1 1 3653.2.3-5NeN1式中:Ne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次 /车道;t 设计基准期年;M 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Zd;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年增长率%;设计车道分布系数。34 水泥混凝土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为标 准轴载的当量
19、轴次应按以下公式计算:(3.2.4-1)2.221.07103 R 0.4310 5 P0.22i(3.2.4-2)(3.2.4-3)2.24108 P 0.22(3.2.4-4)式中:Nc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kN;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Ni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i =1;单轴-单轮时,按式3.2.4-2计 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3.2.4-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3.2.4-4 计算。设计基准期内水泥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所承受的累计当量轴次应按下式计算:N (1)“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道路 路面 设计规范 CJJ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