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2025年).docx
《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2025年).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第X医科大学附属X中医院洪灾防病技术预案为了逐步规范洪涝灾期、灾后的卫生防病技术,指导、进一步做好洪灾的卫生防病工作,总结历年来救灾防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依据重新修订的XX省洪灾防病技术预案,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第一部分:救灾防病的组织与管理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灾区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救灾防病领导机构,把卫生防病工作纳入抗洪抢险、救灾、减灾、重建家园的工作内容中去。领导要亲自挂帅,分工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灾期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工作规范和程序,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做好必需药品
2、器械、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省地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组建专家咨询组,对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各级卫生部门要做好疫情的监测、收集、预测及地区联防通报、反馈和上报工作,经常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学习洪灾防病技术,一旦发生洪灾,及时深入灾区防病治病和进行技术指导。要做好控制疫情的部门协调联系工作,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向新闻媒介提供导向性的卫生防病宣传材料,组织广大群众适时地开展以清理环境和消毒、杀虫、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二、卫生防病药械的筹集、管理及使用1、在救灾防病期前、期间及灾后,各灾区医疗卫生部门要及时地把防病治病所需药品、器械
3、及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的品种、数量报当地医药、化工、商业等供应部门,并主动通报防病治病情况,由医药、化工的生产、经销部门组织生产和供应。对供应有困难的药品、器械和消毒杀虫灭鼠用物资要及时上报,以便协调落实生产、供应工作。2、购置救灾防病用的药品、器械所需经费,应本着政府负责、自力更生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原则,予以切实安排和保证。各灾区地方政府应安排专项的救灾防病紧急补助经费,由主管部门根据防病的实施情况,统一安排使用。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安排的救灾经费及国内外救灾捐赠款应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主要是用于扑灭疫情和改善灾区环境所需药品、疫苗及灾民医疗急救用品、药品和防病治病最急需的器械、
4、物资的购置等。3、救灾防病资金和药品、器械一定要严格管理使用,直接用于灾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不准将救灾资金挪作他用或将救灾防病药品、器械私自变卖,从中牟取暴利。资金的使用要接受审计和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对贪污或挪用救灾经费、药械者要依法严惩。4、灾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被破坏的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应纳入地方救灾重建计划,予以优先安排,以保证防病治病工作的正常进行。三、分阶段重点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受灾地区要分阶段实施卫生防病措施,针对性地抓好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防止和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力求把各种疫情和突发事件扑灭在暴发之前或萌芽之中。1、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洪灾
5、时期对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食物中毒实行疫情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其他重点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肝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乙型脑炎、炭疽、血吸虫病等实行周报。在重点灾区要建立并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开展疫情监测,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县、乡、村级监测点,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2、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要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鼓励群众喝开水。洪水退后,灾区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水源及供水设施进行清理和检修。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6、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消除、处理蚊、蝇孳生地和垃圾、粪便及动物尸体。对受淹的住房及时做好消毒和卫生处理。消灭蚊、蝇和鼠害。4、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发生食物中毒。5、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新闻媒介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组织群众制订救灾防病爱国卫生公约,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能力。6、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开展群防群治,使防病治病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7、要认真抓好非灾区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及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及大范围蔓延。8、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把突发疫情和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各级卫生部门要制订
7、突发事件的处理规程和医疗救护方案,充分做好组织协调、队伍配备训练、药械物资供应等准备工作,以便及时、得力、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第二部分:救灾防病技术方案一、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在洪涝灾害这一非常时期,要特别重视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前提。(一)疫情报告与分析1、应报告的疾病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1)鼠疫、霍乱实行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发生鼠疫、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诊疗机构和人员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
8、告疫情(城镇应于6小时、农村应于12小时内)。地、县级防疫机构应在当日或第二日上午将疫情报至省卫生厅和省卫生防疫站。(2)诊疗机构和人员发现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感染性腹泻应及时(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内)报告防疫部门。防疫机构实行疫情周报,各地(市)每周三把上周疫情报到省卫生厅和省卫生防疫站。(3)发生疾病暴发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食物中毒时,责任报告人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县(区)、地(市)防疫机构随即向上级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省卫生厅接到疫情报告后6小
9、时内报到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防疫机构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4)疫情报告应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2、疫情分析各灾区应做好疫情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疫情分析应有时间比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与去年同期比等。疫情分析还应有地区比较,如灾区与非灾区比、与前五年均数比。此外,还应有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对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议。(二)疫情监测的实施1、强化基层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灾区卫生部门要执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深入基
10、层督促检查。疫情要归口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严禁隐瞒及谎报疫情,一旦发现将依法查处。2、加强监测点的工作。已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综合监测点,以及出血热、疟疾、腹泻病等各专业疾病监测点,在洪涝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必要时设立临时监测点。(三)疫情监测的评估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首先是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疫情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报告及时程度;分析与预测的质量;重报、漏报、错报的程度;各级存留的技术档案是否完好;疫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度如何等。二、饮水卫生(饮用水水源选择和处理)洪涝灾
11、害期间饮用水源的水一般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可能有剧毒物质存在。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是洪涝灾害期间影响饮水卫生的主要因素。(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1、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2、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禁止在此区域内游泳、捕鱼、打捞和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3、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水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4、
12、退水后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5、有条件的地区,退水后可打手压泵小口井作为饮用水水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伸现有的自来水管道为灾民供水。6、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应派专人看管。(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1、澄清取水后将原水放置,较粗大的颗粒物可在数分钟内沉淀去除。当水中颗粒物小于IOnml时,短时间内不能下沉。2、过滤如当地缺乏水处理药剂时,可采用慢沙滤方法。(1)慢沙滤池先建造沙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长方形水池,可按每平方米滤池每昼夜产水3000升计算(约可供100200人饮
13、用),以实际用水人口计算沙滤池面积。池底部铺设水管,在管上钻有许多小孔,外包棕皮或编织布,此管可将滤过水导出。池下部填入垫层,垫层为粒径l16mm的豆石、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具体步骤如下:最下层放816mm粒径的石子100mm厚,其上放粒径48mm的石子100mm厚,再放上粒径24mm的石子100mm厚,最上放粒径l2mm的小石子50mm厚。垫层总厚度为350mmo(2)家庭用沙滤缸家庭可以用缸或大桶作为沙滤容器,桶下部打孔引水,在底部铺数层棕垫,沙层厚度为40Omm左右,沙层上再铺23层棕垫,防止倒水时冲击沙层。在滤缸(桶)下放清水容器,以接、盛过滤的清水。使用该慢沙滤池时需注意以下
14、几点滤池建成后应洗净;所垫人沙石料等均应用水洗去泥、细沙粒;滤池使用时应保持有一定水层,不能使水排完而有空气进入沙层;滤过速度以不超过0lo2m/h为宜,可用出水管上阀门调节;使用一定时间后,泥沙等悬浮物将沙子空隙堵住,滤水速度减慢,此时应将上层沙子或覆盖层取出,洗净后填回滤池中或更换新沙。采用慢沙滤池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去除悬浮物90%,细菌去除率可达70%95%,放射性物质去除率可达60%70%。慢沙滤池方法的设备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缺点是滤水速度慢。3、混凝(1)混凝剂种类原水中投放混凝药剂可大大加快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一般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矶(硫酸铝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
15、式氯化铝等。这些净水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潮解失效。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缓慢倒人待处理的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以帮助生成较大矶花,然后静置使沉淀密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3)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根据原水浑浊度、Pl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最好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投加量。下表可作确定投加量的参考。混凝剂投加量(mg/L)原水浊度(度)明矶硫酸铝氯化铁碱式氯化铝10016148820021191110300272514134003332181650039372019600454322227005149242580057532628900635928311000
16、65623132110069633334120073673736130077714238140082764641150085825042*混凝剂投加量系指纯混凝剂的量当用于家庭少量水净化时,混凝剂的投加量应适当增加。4、消毒经上述混凝沉淀和过滤的水中病原微生物已大大减少,但仍不能保证符合卫生要求,尚需进一步消毒后才能成为安全饮水。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用超滤方法也可将细菌、病毒滤除,在有条件时也可采用。但在洪涝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水消毒方法是采用消毒剂灭菌。(1)消毒剂消毒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漂白粉,又名氯化石灰,白色粉末,也可能带微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漂白
17、粉含有效氯约为25%28%(一般按25%计),当含量低于15%时就不能用于消毒。漂白粉易失效,应保存于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存放在阴凉处,严防受潮,最长保存期为6个月。使用前应检验有效氯含量。漂白粉精,是较纯的次氯酸钙,白色粉末,一般压成片剂,使用方便。有效氯含量可达60%70%(一般按65%计),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年。漂白粉精应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严防受潮分解。使用前应检验有效氯含量。漂白粉与漂白粉精是灾区应用最普遍的饮水消毒剂,其他可以应用的还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有机氯制剂的饮水消毒剂,如氯胺、二氯异氟腺酸钠(又名优氯净)、哈拉宗(又名清水龙)等主要用作个人饮水消毒。此外有机碘、碘树脂和
18、碘酊均可用作个人饮水消毒。(2)消毒剂应用消毒剂应用可参阅该剂说明书进行。漂白粉和漂白粉精的应用参考以下步骤:直接加入根据待消毒的水量,该药剂的有效氯含量计算取出定量药剂,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倒人待消毒水中,搅匀,放置30分钟,检验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O如未达到此值,说明投加量不足。但也不能过量加入,以免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水井消毒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倒人简易消毒器中,置于井水中。一个大口水井每次消毒可维持半月左右。简易消毒器可用商品简易消毒器,也可自制,方法如下:取两个空竹筒,用绳连接,下部竹筒内装消毒剂,并钻有数个小孔,投入井中。也可用两个空塑料瓶,以绳连接,其中之一装消毒剂并钻数个小孔
19、投入井中。(3)消毒剂的投加量从原水状况、消毒剂的种类和质量确定消毒剂投加量。可从以下几方面估算:消毒剂放入水中后氧化水中有机物,水中可氧化的有机物越高消耗消毒剂就越多。一般而言,洪涝灾害地区,处理水的需氯量约为5IOmg/L。经处理后的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0应投放消毒剂的量是需氯量和余氯两者之和。(4)净水器使用市场上净水器是为城市自来水而设计的,经受不了高浊度、高污染的水。此外,需有压力才能通过的净水器,或者要有电源才能使用的净水器也不太适用。如果净水器另加预过滤装置,则有活性炭和消毒功能的净水器还是可以使用的。(5)退水后的供水设施消毒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
20、消毒,检查细菌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抽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氯消毒。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mgL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三)饮水水质检验在有条件处应按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检验。在现场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方法检验。1、消毒剂中有效氯称取O.5g漂白粉于IonlL比色管中,加入清洁水至IOnlL,强烈振摇1分钟,放置5分钟,倾出上清液,用吸管吸出38滴滴于白瓷盘中。将此吸管
21、洗净,吸蓝墨水滴加于吸出的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测定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方法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2、余氯检验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3、水质检验(1)水源水检验项目浑浊度、PH、色度、氨氮、需氯量以及其他有关项目。(2)饮水检验项目浑浊度、余氯、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色度、臭与味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其中浑浊度和余氯两项每日每批处理水均需测定,以便指导水处理措施的进行。三、食品卫生(食物中毒预防及处理)
22、灾区的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都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工作内容。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灾区食物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容器、设备的卫生等有重要的关系。不卫生的食品除了能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肝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一)水灾地区需要重点预防的食物中毒1、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常由食用了霉变的大米或小麦引起。粮食霉变在水灾地区尤其常见。它是灾区发生最多的食物中毒。病人常在食用霉变粮食后很快发病(数分钟4小时),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发热等,腹泻多为水样便,无粘液、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该中毒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
23、般不会死亡。可采取对症治疗。2、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用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的食品及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如米饭、蔬菜)等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细菌性食物中毒需要及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3、化学性食物中毒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的条件所限,农药、鼠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等存放、使用不当而污染食物或被误食,造成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医科大学 附属 中医院 洪灾 防病 技术 预案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