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征.docx
《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2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征求意见稿)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O二X年X月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提出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的,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再次明确简化一批报告书(表)内容。为指导我市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工作,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简化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简化条件及内容。本指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
2、定。本指南起草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指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解释。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入驻产业园区内,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简化编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2)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3)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渝环规20222号)(4)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
3、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131-202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H)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3、总体要求按要求编制
4、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对照本指南要求对报告表部分编制内容进行简化:(1)建设项目位于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的审查小组审查的规划区;(2)产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3)符合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4)建设项目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且不涉及重金属排放。(5)需开展专项评价的,相关简化内容可参照报告书简化技术指南进行简化。4.术语和定义4.1 产业园区本指南所指产业园区是指经国务院、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明确管辖范围,并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
5、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5、简化条件及简化内容5.1其他符合性分析入驻项目属于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的,规划环评已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符合性,其他政策符合性中可仅列出其名称及文号,不再分析符合性;分析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在规划环评取得审查意见函之后发布,还需分析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其他符合性分析要求,详见表Io表1其他符合性性分析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产业类型是否属于园区主导产业二规划环评已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序号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及文号12三、规划环评取
6、得审查意见函后新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等序号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及文号相关内容符合性分析125.2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直接引用符合时效的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调查资料及有关结论,不需列出评价方法。若产业园区定期开展了园区跟踪监测,或有其他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优先选用最新数据。5.3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属于园区主导产业的项目,依托的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可仅从项目排放至集中处理设施的管网建设情况以及废水水质、水量是否满足接管标准、处理规模进行简单的依托可行性分析,可
7、不分析依托的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及工艺原理等相关内容。附件3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简化技术指南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2023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对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明确了简化内容,即在规划期内,项目环评可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
8、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项目环评可简化相关依托设施分析内容。2022年6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渝环规20222号),明确了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的,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探索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改革试点,进一步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同属环评体系,二者衔接紧密,均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但二者层次不同,研究对象、范围、
9、内容和评价方法等也多有不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构成了二者联动的基础。但是,对于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进行简化的具体内容和条件,尚没有国家级、省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具体指南,这导致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的简化工作不能有效实施。目前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文本仍存在繁冗复杂,未真正按相关文件实施简化,另外还有监测费用过高的问题,导致企业在办理环评手续中出现费用高、时间久。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尺度及标准,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难以指导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简化开展相关工作,制约了环评工作的提速增效。为进一步推动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工作,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
10、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的联动,简化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内容,为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环评编制单位提供简化的具体依据,开展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简化指南编制。二、制定原则一致性原则:拟实施环评内容简化的建设项目,应属于规划期限内的项目,且其行业类型、规模和相关准入条件等符合规划环评要求。有效性原则:项目环评引用的资料数据,特别是监测数据的时效性需满足相关环境要素导则要求,能客观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历史变化趋势。本指南的制定主要根据国家及重庆市已发布的涉及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的文件为基础
11、再对照规划环评导则及建设项目环评导则,对于规划环评包括了建设项目评价内容的,对规划环评已包括的内容进行简化。三、编制的主要过程(一)收集梳理国家、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市关于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简化的政策、技术文件,通过资料调研,了解目前项目环评简化内容的主要政策及技术文件。了解其他省市采取的措施和亮点做法。(二)开展重庆市代表区县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业绩突出的相关环评单位的调研工作,通过调查表或座谈会等方式,统计汇总在规划期内,关于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可简化的内容及简化条件的意见或建议。(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以报告书及报告
12、表的章节内容为大纲,研究具体简化内容。(四)基于政策文件梳理、调研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研究等方面的梳理汇总,形成重庆市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编制简化技术指南。四、成果分析指南编制前期,主要针对国家、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市出台的关于项目环评内容简化以及相关实施条件进行了广泛调研,国家及各省市文件对于简化内容和实施条件的汇总见表Io根据表1,可看出对于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内容简化的总体要求,产业园区应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评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组成的审查小组的审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在规划期内,建设项目符合产
13、业园区产业定位、布局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五、环评报告主要简化内容基于政策文件梳理、调研材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研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以报告书及报告表的章节内容为大纲,明确重庆市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简化内容。主要简化内容及依据见表20表1资料调研结果国家/各省市名称文件实施条件提及的简化内容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简化符合产
14、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入园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保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入园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相关评价内容。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环环评202239号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入园建设项目。简化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共享园区基础设施的相关评价内容。指导建设单位共享共用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和产业园区的环境监测数据。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
15、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已完成环评的产业园区规划和煤炭矿区、港口、航运、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等专项规划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可直接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现状环境监测数据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产业园区内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项目环评可简化相关依托设施分析内容。已取得入河排污口设置决定书的,对符合环评导则技术要求的有关涉水论证报告内容,项目环评相关内容可通过引用结论等形式予以适当简化。重庆市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渝环规20
16、222号)实施联动的产业园区实施条件:L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产业园区应依法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规划环评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组成的审查小组的审查。2 .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采纳落实。3 .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稳定运行,产业园区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近5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4 .所属区县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产业园区建有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台账,未超过规划环评核定的园区环境容量。(1)环境功能区判定内容可以直接引用规划环评结论;(2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监测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建设项目新
17、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3脓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可行性分析;(4)直接引用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符合性的结论,项目环评着重分析与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的符合性。5.入驻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符合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布局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渝环规20225号)(一)上述建设项目(文件提出的生物医药类濡建于合规园区内(化学药品原料制造271和生物药品制品制造276类别的建设项目应布局于符合园区主导产
18、业定位的产业园区或经正式认定的未禁止医药类项目准入的市级化工园区),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召集组成的审查小组的审查;(二)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采纳落实;产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已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要求落实;(三)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完善、1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化内容。(1)环境功能区判定内容可以直接引用规划环评结论;(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3脓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
19、可行性分析;(4)直接引用规划环评已经论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符合性的结论,项目环评着重分析与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的符合性。(5)免除部分报告书评价内容,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且地下水环境不敏感的建设项目,可不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可不再开展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 .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内容。稳定运行,产业园区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近5年内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四)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五)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有效期内且未发生重大调整。建设项目符合园区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布局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规划环评环境准入要求。(1环境质量现状
20、评价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符合时效性要求的数据和相关内容(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2)简化专项评价,大气专项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大气专项评价工作;(3)免除部分报告表分析评价内容,符合相关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其他符合性分析;依托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稳定运行的,项目环评只需说明依托情况,无需开展依托可行性分析。四川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川府发201821号)规划所含建设项目。可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关意见进行简化,结合实际情况可适当简化区域环境现状评价、与有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
21、分析、区域污染源调查等内容。上海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规201924号)已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且相关措施落地。简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内容和共享环境数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无需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共享环境数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加强规划环境影响实施联动的区域条件:(一)已完成相关区域的规划环评并通过审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可引用规划环评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有效监测数据。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环规20216号)(一)有效洛实相关区域的规划环评结论与审查意见;(三
22、未被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列入区域限批范围。浙江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关于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浙环发202344号)(1脓法组织开展规划环评编制并通过审查。(2)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环境准入要求。(3府效落实规划环评结论及其审查意见。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项目环评可与规划环评共享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杭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实施方案(杭环发202253号)以政府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关规划为依据,编制改革区域规划环评。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与规划环评共享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资料。浙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产业园 区内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简化 技术 指南 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