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感想5篇.docx
《学习贯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感想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感想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贯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发言5篇学习贯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发言1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随州市委书记马泽江认为,2025年经济工作,“稳”是主基调,“进”是大方向,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马泽江代表介绍,随州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推动
2、各项工作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高低,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导专业汽车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加快氢能源商用车创新示范中心等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优质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和渠道商。今年以来,随州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7个,合同金额394.6亿元,同比增长162.9%0随州市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锚定创建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加快打造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一流发展生态。全国政协委员、国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城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更为实际操作提供重要方法论。“稳”和“
3、进”并行,才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矿业为例,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正在加速推进,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为经济发展筑牢稳的基础。”吴城委员说,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成为矿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矿业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迈进,提升了行业的“含金量”。这正是“以进促稳”理念的生动实践。”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吴城委员认为,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推动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确保完成政府工
4、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需要增强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首先,不断增强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于增强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提高基层工资水平,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引领激发消费活力。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除了继续加力扩围推进
5、和落实“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深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中低收入人群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其次,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供给结构,更好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培育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在更多细分领域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完善乡村市场体系,丰富乡村经济形态,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最后,着力消除消费顾虑。深入实施
6、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推动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充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合理规制商家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使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更加放心。不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可及性,健全社会求助制度体系,着力消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当然,扩大消费不只是消费者的事,作为供给端的企业责任也很大。因此,除了供给创造需求,企业也要不断致力于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创造新消费内容和新消费场景的能力。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7、发言2“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有不少民生新举措,桩桩件件关乎百姓生活,传递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民生议题历来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这二三十元正是对热点话题的积极回应,看似数额不大,但对百姓来说,却是一份真真切切的实惠,为养老增添一份安稳,在看病就医时也能多一份底气。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二三十元也是一笔很大的财政投入,涓涓细流汇聚成改善民生的坚实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就分别提高了30元、20元,今年再度上调,彰显出党和政
8、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力度,是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再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很多关乎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切实举措,比如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等,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安排,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政策温度,将民生保障一步步落到实处。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接下来需要各级政府从群众生活的细微处发力,精准施策,把更多民生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让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观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便能感受到这种民生情怀之深、之广、之暖。回应生育关切,是政府工作报
9、告一大亮点。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一系列关乎生育友好的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民生关怀。生育问题既关乎每家每户的“小幸福”,又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国之大者二而生育绝非简单命题,其牵系着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诸多复杂变量,是一道综合性极强的民生考题。这也决定了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立足宏观视野,于系统层面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近年来,从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到一系列
10、配套支持措施的逐步落地,政策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断增强,生育友好更加可感可及。“补贴”“服务”“供给”“免费”,从这些关键词里,能够洞悉未来的政策导向。让家庭“想生”是第一步,而助力家庭实现“优育”,则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对托幼一体服务、普惠托育服务、免费学前教育进行着重强调,这是对生育群体现实需求的深切观照,也是对解决现实问题作出的承诺和部署。纵观近年来各地的实践探索,打通育儿过程中的“堵点”“难点”,路径愈发清晰。其中关键在于着眼长远的谋划、全面立体的政策、扎实有效的落地,同时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让各个社会主体都能找到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和释放的温度。政府工
11、作报告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这样的民本思维。只要把经济支持、生育服务与保障、教育资源优化、就业与职业发展支持等方面统筹起来,就一定能够聚人聚心聚力,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举措,受到全国两会教育、科技界代表委员的热议。一直以来,科技人才评价被喻为“指挥棒”“风向标”,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单位缺少分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贯彻 2025 政府工作报告 心得体会 研讨 发言 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