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相关问题分析演示文稿PPT课件.ppt
《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相关问题分析演示文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相关问题分析演示文稿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相关问题分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相关问题分析析民四庭 高贵2021/3/251授课:XXX第一部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相关问题第一部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相关问题一、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纠纷范围二、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权属纠纷的处理规范三、农村宅基地的拆迁补偿处理标准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及其处理标准五、农村宅基地的抵押纠纷的处理标准六、农村宅基地租赁纠纷的处理标准2021/3/252授课:XXX一、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纠纷范围一、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纠纷范围(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基本界定 从广义上讲,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城镇宅基地使用权。其中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则是指集体经济组织
2、成员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而取得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城镇宅基地使用权多以历史原因形成,是指城镇居民基于对建筑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拥有所有权(通常称之为私房所有权)而取得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从狭义上讲,宅基地使用权特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作了专门的规定,并将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用益物权的范畴。物权法第153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2021/3/253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确定规范。通常情况下,
3、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主,但也不排除部分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比如,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快,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定居城镇,丧失了组织成员的资格,但在原宅基地上房屋产权未发生变化时,其仍享有原宅基地使用权。还有部分非农业人员通过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在被继承房屋未拆除前,对房屋所占宅基地也享有使用权。更有一些省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贯彻土地管理法过程中自行制定了实施办法,规定特殊情况下,部分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法定审批程序,也可取得宅基地使用权。2021/3/254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2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确定规范。宅基地必须是符合村、镇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土
4、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其所有的空闲地分配给本组织成员,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规定:“新批村镇宅基地必须位于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并符合村庄、集镇规划的安排。凡没有制定村庄、集镇规划或宅基地申请与村庄、集镇规划不符的,一律不得办理许可手续。”具体面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核定。2021/3/255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3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使用权人可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并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宅基地上附着物的所有权均归宅基地使用权人所有。宅基地所有权尽管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但并不意味
5、着该组织可不受限制地随时收回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具有长期性、永久性,非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收回。土地管理法第6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1)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2)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3)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依照前款第1项规定收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对土地使用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如村集体经济组织确实因重新规划土地用途经审批需收回宅基地,则必须对原使用权人给予经济补偿。2021/3/256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4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
6、权人的义务。使用权人须按既定用途使用宅墓地,不得随意转让、抵押,不得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置是为了保障农民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4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亦规定:农村村民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得批准。农村村民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对超过规定占用宅基地的,按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处理:在1982年2月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之前已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的,在该条例之后未经拆迁、改建、翻建的,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核定宅基地使用权;在该条例
7、发布后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的,该补办手续的补办手续,该罚款的罚款,该没收的没收,按处理后实际使用面积确定宅基地使用权。2021/3/257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5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申请,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继受取得,是指使用权人通过取得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而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如继承、买卖。2021/3/258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6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因下列原因而消灭:(1)宅基地的收回与调整,即土地所有权
8、人根据城镇或者乡村的发展规划,可以收回或者调整宅基地,土地所有权人收回宅基地的,应当另行批准相应的宅基地使用权,以保证居民的生活需要。(2)宅基地的征收,即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宅基地,并就宅基地上的建筑物给予相应的补偿,宅基地被征收后,经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申请,土地所有权人应当另行给予相应的宅基地使用权。(3)宅基地使用权的抛弃,宅基地使用权人抛弃宅基地使用权的,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使用权。(4)宅基地的灭失,此种情况下,根据物权法第154条的规定,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5)宅基地长期闲置,此时土地所有权人有权收
9、回宅基地,从而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2021/3/259授课:XXX(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拥有的基本要求 作为我国特有的物权种类,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拥有均有其特殊的要求,主要要求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社会福利性,农村村民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无偿从土地所有权人处一次性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具体面积由省级政府规定。所以说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专门针对农村居民设定的一项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权利,它保证了农村居民人人拥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居有定所。正因为该权利是无偿取得,具有福利性,所以其主体有特别的限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
10、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国土资源部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中亦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2021/3/2510授课:XXX(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应以成员权理论为依据,以形成较为固定的生产、生活,并依法登记所在地常住户口作为判断取得和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形式要件,以是否需要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为基本生活保障为实质要件,综合考虑农村土地对未丧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所具有的唯一且有力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2021/3/2511授课:XXX(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确定农村集体成员
11、的资格,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必须为农村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2哪块土地为农村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他(她)就是拥有该块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3农村居民只能在一个农民集体内享有成员的权利,不能同时享有两个或者多个集体成员的权利。2021/3/2512授课:XXX1出生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因为婚姻、收养以及国防建设或者其他政策性迁入等原因,在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生产、生活并依法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应当认定其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2021/3/2513授课:XXX2、外嫁女如果出嫁后,其户口仍然留在原集体,在娘家
12、没有迁出,一般可以认定为原集体的成员。如果原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其可以要求分得其作为该集体成员应得的补偿款。但是,如果出嫁后一直在丈夫家生活,实际上就是丈夫家的土地而不是娘家的土地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时,应该认定她是丈夫所在集体的成员,而不是户口所在地集体的成员。如果丈夫家的土地被征收后,其应该作为丈夫所在集体的成员参与土地补偿款的分配,而不能因为其户口还在娘家,就认定其不是丈夫所在集体的成员。离婚后,即使妇女回到了娘家,如果该妇女仍然由原丈夫家的土地为其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则该妇女仍然是原丈夫家所在集体的成员。丧偶的情况也一样。(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2021/3/2514授
13、课:XXX 3农村子女考上大学后,一般都要将户口迁出。但在他们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之前,或者国家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之前,不能因为其户口不在原集体,就认为其不是原集体成员,因为这时还是农村的土地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4农村子女当兵后,一般也要将户口迁出。即使其转为义务兵中的初级士官,也不能因为其户口不在原集体,就认为其不是原集体成员,因为这时还是农村的土地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除非后来国家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5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由于仍然是农村的土地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此,他们仍然是该集体的成员。6农村的村民服刑的,其仍然是该农村集体的成员。(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14、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2021/3/2515授课:XXX7“空挂户”人员。所谓“空挂户”是指有关人员将户口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目的,并不是要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生活,而是出于利益驱动和其他各种原因,需要将户口挂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现象。由于“空挂户”仅迁入户口,并不需要该集体经济组织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迁入户口的人员也未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形成较为固定并具有延续性的联系,所以宜认定“空挂户”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8回乡养退人员。虽然这些人将户口迁到了本集体经济组织,但由于国家已经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所以其并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15、2021/3/2516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及其上房屋权属纠纷的处理规范二、农村宅基地及其上房屋权属纠纷的处理规范(一)农村宅基地及宅基地上房屋权属纠纷的受理标准 司法实践中,宅基地纠纷多见于由审批机关违法审批引发的纠纷、争占宅基地以外的集体空闲地引发的纠纷、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的纠纷以及因界址不明引发的纠纷,上述纠纷均涉及宅基地所有权属或使用权属的确认,不可以直接诉至法院。因为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所涉问题的政策性很强,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为保证这些纠纷能够迅速、妥善处理,土地管理法第16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
16、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2021/3/2517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1“地随房走”、“房随地走”的原则在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案件中的应用 房屋所有权人与土地使用权人不一致时,确权之诉在民事审判中一般存在两种原则:“地随房走”、“房随地走”。“地随房走”原则渊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政策意见,认为公民在城镇依法买卖房屋时,该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应随房屋所有权一起转归新房主使用;1990年建设部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17、城市房屋的产权与该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实行权利人一致的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不得分离;房屋产权转移时,该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应当同时转移。而“房随地走”原则渊源于以下规定,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无论是“地随房走”还是“房随地走”,均表明在确认相关权属时房屋和土地的权利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其后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回避了这两种原则的争论,规定了房地不可分离的原则。2021/3/2518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1“地随房走”、“房随地走”的原则在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案件中的应用 在处理宅基
18、地纠纷时,首先要把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社会福利性,即它的设定是为了满足农民最低生活需求,是农民基于特定的身份无偿取得,且只有一次性,一旦将房屋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就不可能再申请获得宅基地。因为它的福利性,决定了获得该权利的主体具有特定性。究竟采用“地随房走”的原则,还是“房随地走”的原则,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颁布之前,我国对宅基使用权的审批无相应规定,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第一次确认“由于买卖房屋而转移宅基地使用权的,应按第14条的规定办理申请、审查、批准手续。”此后,土地管理法进一步规定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
19、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所以一般说来,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颁布之前,适用“地随房走”的原则,宅基地使用权因其上房屋产权人的变动而变动,无需办理审批手续;之后适用“房随地走”的原则,只有经审批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方可取得其上房屋所有权。2021/3/2519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2宅基地使用证在认定宅基地使用权属时的作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未建立完善的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当对宅基地上房屋产生纠纷时,部分当事人往往凭借宅基地使用权证证实其对房屋的所有权,这其实忽略了宅基地使用权共有性的特征。在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是以“户”的名义申请的,也是以“户”的名义审批的,使
20、用证虽登记在一人名下,但宅基地使用权却通带是家庭共有的,所以说判断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权时,除了审查宅基地使用证登记的使用人以外,还应审查宅基地申请时申报的共同使用人,结合房屋的建造、演变等多种因素综合认定。2021/3/2520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3其他宅基地共用人未提异议,部分使用人擅自使用共用的宅基地建造房屋,应如何确定房屋的所有权根据民法的基本精神,使用权人使用共用的宅基地时,应该共同协商,原则上共用的土地使用面积在共用人之间分摊。考虑到共用人往往存在较为密切的亲属关系,故部分共用人在使用宅基地建造房屋时,其他共用人明知却不提出异议的,视为其他共用人放弃自己享有
21、的宅基地共同使用权,建房人在不妨碍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享有对房屋的所有权。事后其他共用人再以侵犯宅基地共用权为由提起侵权之诉,法院不予支持。2021/3/2521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4占用他人宅基地建房,应如何确定房屋的所有权占用他人宅基地建房一般存在四种情形:(1)部分宅基地使用权人占用共用的宅基地建房。(2)宅基地使用权人与他人合资建房。(3)非法抢占他人的宅基地建房。(4)超出宅基地面积建房,侵犯了相邻宅基地权益。部分宅基地使用人在其他共用人不知晓亦不同意的情况下建造房屋,其房屋所有权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确认:(1)如果其他共用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无其他宅基
22、地,房屋应按宅基地使用权的面积分割或折价归并。(2)如果其他共用人已丧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或还有其他房屋的,房屋则应归并建房者所有,建房者根据占用他人宅基地的面积支付相应赔偿款。这样处理,主要是考虑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社会保障功能。宅基地使用权人与他人合资建房后发生房屋产权纠纷的,因涉及宅基地使用权,处理时应先征求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如果他人有可能取得土地使用权,则应先责令限期他人取得审批机关批准。对取得批准的,可依据具体情况对房屋或是分割,或是归并;未取得批准的,根据“房地一致”原则,应将房屋归并宅基地使用人所有,宅基地使用人支付相应对价。2021/3/2522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
23、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4占用他人宅基地建房,应如何确定房屋的所有权在他人宅基地上建房后产生房屋产权纠纷的,一般应判令房屋归宅基地使用权人所有,该使用权人支付相应对价。这属于民法理论添附中附合的表现形式。所谓附合,是指一所有人的物附着于或结合于他所有人的物之上而形成新的财产,非经拆毁新形成的物不能将两者分开或者需耗费巨资才能将两者分开。房屋与土地的附合实际上是不动产与不动产的附合,在我国,房屋的建造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批,并以取得土地使用权为条件。如果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所以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其后颁布的物权法中均没有不动产与不动产附合的相关规定,这种情形应比照适用动产与不
24、动产附合的规定,“房随地走”。此外,司法实践中,占用他人宅基地建房的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景,就是侵占相邻人小部分宅基地(比如只有几十厘米,甚至只有几厘米)建造房屋。房屋已建成,拆除、分割只会对房屋价值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归并又显失公平,不拆除、不分割、不归并又会侵害他人的使用权。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应认定侵权,待房屋更新时退出多占的宅基地,在没有退出之前,侵占人对被侵占人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2021/3/2523授课:XXX(二)农村宅基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原则5未变更使用权登记,私下互换宅基地发生纠纷时,应如何确认宅基地使用人一些村民出于各种原因私下互换宅基地但未变更使用权登记便盖房,发生纠纷后,
25、法院仍应根据使用权登记证上的使用人认定为各自宅基地合法的使用人,因为互换人虽拥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但按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土地使用权属变更必须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否则互换无效。在办理相关案件时,一方面向双方当事人指出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因为互换宅基地的使用人均已在其上建造房屋,为避免双方再为房屋所有权发生讼争,本着节约诉讼成本的精神,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去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权属变更登记。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使用权是以“户”的名义申请的,也是以“户”的名义审批的,所有户内登记人均是宅基地的共同使用权人。处理宅基地纠纷时,在诉讼主体审查时要避免遗漏2021/3/2524授课:XX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房屋 宅基地 相关 问题 分析 演示 文稿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