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四防安全知识培训.ppt
《冬季四防安全知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四防安全知识培训.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血的教训血的教训冬季六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冬季六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2014.10.14事故的定义、基本特性事故的定义、基本特性事故:事故: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简单来说即凡是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件。简单来说即凡是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统称为事故。家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统称为事故。事故的基本特性:事故的基本特性:
2、1 1、因果性、因果性 2 2、偶然性与必然性、偶然性与必然性 3 3、潜伏性、潜伏性目录第一章、防中毒第二章、防火第三章、防寒防冻第四章、防滑及防小动物第五章、防触电、防静电第六章、冬季交通安全第一章第一章防中毒防中毒血血的的教教训训-中毒中毒序言 原煤在水泥企业中燃料供应占主体,水泥企业使用的设备众多,分布广、生产工艺较复杂,因此,煤粉制备安全已成为水泥企业安全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原煤的粉磨、煤粉分选、煤粉收集、煤粉储存、输送等,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煤粉(包括原煤)着火、爆炸事故的产生,涉及部门管理人员、所有安全管理人员、煤磨系统员工的要做好煤粉制备、输送安全措施。第一节第一
3、节 煤气中毒事故后的产生、预防和处理煤气中毒事故后的产生、预防和处理一、一、CO中毒事故的产生中毒事故的产生 煤粉制备过程中产生不同数量的一氧化碳,而造成人员中毒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人体吸入一氧化碳,造成人体缺氧,导致人体中毒。其中毒原因是: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活动性很强,与空气比相似,能长期与空气混合在一起。CO被吸入人体后,与红血素结合成碳氧血色,使血色素凝结,破坏了人体血液的输氧机能,阻碍了生命所需氧气供应,使人体脑皮层细胞缺氧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同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同血红素结合能力大300倍,当一氧化碳同氧气同时进入肺内,一氧化碳就非常容易的全部或大部分同血红素结合成
4、碳氧血红素,而氧气则很少或根本无法与血红素相结合成氧合血红素。相反,一氧化碳从血液中离解出来的速度又比氧气从血液中离解出来的速度慢3600倍,就是说一氧化碳一旦与血红素结合就很难离解。这样就使血液失去带氧能力,人体基础细胞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就发生了中毒。人体吸入的煤气越多,缺氧就越严重,中毒程度就越重。人体细胞对缺氧的灵敏度很高,只要8秒钟得不到氧就失去活动能力。二二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CO中毒的症状与人的身体强弱、空气中CO的浓度及中毒时间的长短有关。煤气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1、急性CO中毒:当空气中含CO浓度较高,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CO,其表现的现
5、象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患者,虽然是由于人体缺氧而引起,但在外表上却不像一般窒息的病人,皮肤、粘膜、手指的颜色不发青紫,而是鲜红色。但往往皮肤上有紫红色的斑点,也可能有水泡形成,尤其在手、足部的皮肤最多见。急性CO中毒另一种情况是空气中CO浓度较低,而吸入时间较长,就可能发生轻度中毒现象,如轻微的头痛、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在作业中感到呼吸有些急迫短促,若继续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下去,则头痛、头晕渐渐加重,可能出现耳鸣、恶心、呕吐,以致神志渐渐不清,最后人昏倒,同时呼吸、心跳也逐步变弱,如不及时抢救,最后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慢性CO中毒 中毒者在数天后才出现症状,如经常性的头晕、视力减退,
6、甚至变成呆痴,还有可能肢体发生麻痹和CO性脑炎,这些症状大多数都会慢慢的恢复,但也有少数不能恢复而引起后遗症。慢性CO中毒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如果长期在含有低浓度CO的空气中进行工作,每天要吸入少量的CO,长期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贫血、面色苍白、心悸、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呼吸浅表、体重减轻、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三、三、CO的中毒程度和检查判断中毒程度的部位的中毒程度和检查判断中毒程度的部位1、CO中毒程度分别有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症状。轻度CO中毒症状:头晕、头痛、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面色发白、眼神呆板、出虚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中度CO中毒症状:除轻度症
7、状加剧外,四肢瘫软、瞳孔扩大、知觉迟缓、手脚发凉、并发生强直性僵硬、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暂时休克。重度CO中毒症状:除中度中毒症状加剧外,瞳孔扩大、对强光反应迟缓、知觉消失、呈潮式呼吸、并逐渐微弱、脉搏微弱或有瞬间暂停,面部、指甲、大腿内侧呈樱桃红色,甚至出现假死状态。2、对CO中毒人员的检查判断中毒程度 因为每个人由于体质不同,对CO中毒的反应也不相同,所以是根据伤员的五大部位:呼吸、脉搏(心音)、瞳孔、血色、知觉。根据这五大部位进行检查,综合诊断中毒人员的症状是轻度、中度、重度对其进行抢救。四、四、CO中毒事故的抢救中毒事故的抢救1、发现有人CO中毒,严禁私自进行急救,必须第一时
8、间通知当班调度、分厂厂长、安全管理人员,救援人员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到事故现场进行营救。2、调度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并主动讲清中毒地点、中毒人数、中毒情况及打电话人姓名。3、调度同时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护车、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4、必须佩戴正压呼吸器,将中毒伤员抢救出事故区域,到上风口(也可携带CO报警器,根据风向测试现场CO浓度,在允许范围内从上风侧迅速抢救出中毒人员)。5、若是轻度中毒,将伤员抬至空气新鲜场所休息,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自主吸氧。6、若是中度、重度中毒,要将伤员抬至空气新鲜场所,其平放仰卧、肩部垫高1015cm、使头略后仰、解开束缚呼吸的领口、腰带等,并对中毒伤员进行人工
9、呼吸,等防护员到现场强制给氧抢救。7、抢救中毒者应注意伤员的保暖和防暑,防止伤员睡觉,中毒伤员未苏醒前不可送往较远的医院,如有外伤或有并发症必须送往医院,应有医生同意,救护人员途中不许停止输氧。对中毒伤员进行输氧,绝不可停止,只有在医生确认同意后,方可停止输氧。五、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防止和预防五、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防止和预防1、作业人员必须熟知“工业企业本岗位安全规程”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从事作业人员应经安全教育,方可上岗。3、在煤粉制备区域和设施上进行危险作业时,必须办理“危险作业动火许可证”、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等,经a安全主管部门批准方可作业。4、进入煤粉区域工作必须携
10、带CO报警器,工作时应二人以上,其中一人监护。若需要动火作业还要在作业现场放置灭火器材。案例:案例:某厂检修1#除尘布袋箱体时,严重违章作业,造成1人co中毒死亡。原因是布袋除尘只打开下部一个人孔,进入布袋作业前未进行co和氧气含量检测,无人监护和未带报警器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进入布袋作业,导致这次事故的产生。第二节第二节 煤粉着火、爆炸事故的产生、预防和处理煤粉着火、爆炸事故的产生、预防和处理 煤粉的着火、燃烧、爆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二是有明火、电火花或达到该种煤气的着火温度。三达到一定浓度 一、煤粉着火事故的产生原因一、煤粉着火事故的产生原因 引起煤粉着火的原因
11、很多,多数是设备泄漏煤粉遇到明火和高温而引起着火。着火的地点一般在人孔、法兰、放散阀、闸阀等处。其它引起着火的原因还有:煤粉设施动火时,没有采取必要安全措施而引起着火。静电、雷击或电气火花,遇上有煤粉泄漏而引起着火。带煤粉危险作业时,钢制工具碰撞的火花和附近高温裸露的管道遇一定浓度的煤粉而引起着火。煤粉仓自燃。二、煤粉着火事故的处理二、煤粉着火事故的处理 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小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结合灭火器材进行灭火。2、输送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可靠切断煤粉来源进行灭火,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3、煤粉仓自燃,喷二氧化碳液体。4、带煤粉危险作业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使用钢制
12、工具上要涂黄油,防止工作时与设备碰撞产生火花。第二章第二章防火防火血血的的教教训训-火灾火灾2009-01-09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曹杨路工地位于地下20余米处发生火灾,致一死三伤.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发生火灾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发生火灾2010年3月23日10时许,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据宁波市政府最新通报,火灾原因系焊接火花引起,火灾已被扑灭,现场25名施工人员已全部救出,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血血的的教教训训-火灾火灾血血的的教教训训1、气候因素 1)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燃烧;易产生静电。2)冬季雨雪时,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
13、受潮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2、人的因素 1)冬季用火、用电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时期,起火因素多;2)冬季是储藏季节,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物资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大的损失;一、冬季是火灾多发、易发时节二、火灾的分类(一)按燃烧特性分类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4968-2008把火灾分为A、B、C、D四类。(1)、A类火灾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棉、毛、麻、纸张、木材火灾等。灭火时可使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等灭火剂。(2)、B类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柴油、原油、甲醇、乙
14、醇、沥青、石蜡等火灾。这类火灾易随燃烧液体流动,燃烧猛烈,易发生爆燃、喷溅,不易扑救。灭火时可使用喷雾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3)、C类火灾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火灾等。这类火灾常引起爆炸,破坏性很大,且难以扑救。灭火时应先将气体输送阀门和管道关死,截断气源,再冷却灭火。(4)、D类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这类火灾多因遇湿、遇高温自燃引起,灭火时忌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质,也不能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的干粉灭火剂,一般用干沙掩埋的方式灭火。(二)按火灾损失分类根据条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
15、和一般火灾的等级标准分别为: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三、冬季防火措施1)、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对岗位人员进行冬季岗位的防火教育是做好冬季岗位防火安全工作的关键。要人人
16、重视防火工作,处处想着防火工作,在做一件工作都与防火工作相联系,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2)、易燃材料的管理堆放可燃易燃物材料处,必须设专人管理。易燃材料定位后,禁止一切用火、用电作业。照明线路、照明灯具要远离可燃、易燃物。要随时进行清理,集中进行存放保管。3)各部门要全面检查消防器材有效性,失效的及时更换补充并做好检查记录。4)、电焊、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掌握焊割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4)、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必须办理动火证。5)、电工要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安装与维修的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17、岗位用电和照明用电要严格按岗位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6)、岗位现场和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等取暖。四、对轻微火情的紧急应付1、初起小火,可正确使用灭火器、水、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床单、棉被等覆盖灭火。2、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3、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4、气体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5、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五、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1、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
18、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2、身处平房,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和上身等)后再离开火场。3、身处楼房,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平台(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4.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5.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
19、先落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6.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等。7.如身上衣物着火,应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8.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9如果发生火灾,不要惊惶失措,按火灾疏散预案执行,一切听指挥,有序、快速地离开现场。六、逃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首先要保持冷静。
20、当烟雾袭来时,人们逃生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如果惊慌失措或盲目行动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理智、有效的行动,才能安全逃生。(2)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块普通的湿毛巾在火场中过滤有毒烟雾的效果极佳。含水量在自重3倍以下的普通湿毛巾,如折叠8层,烟雾消除率可达60%;如折叠16层,则可达90%以上。(3)逃生时要匍匐前进。在逃离烟雾区时,要尽量的低头弯腰或匍匐前进,必要时,甚至可以爬行,这是脱逃烟雾区的诀窍。因为烟雾较空气轻,一般充满空间的上部,而贴近空间地面的一般都是可以呼吸的空气层,即使贴近空间地面的空气层中含有烟雾,但也是越贴近空间地面,有毒烟雾会越淡,这
21、对逃生的人越有利。第三章第三章防冻、防寒防冻、防寒一、常见的冻伤部位 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二、冻伤分级局部冻伤按其程度分四级。一度冻伤:伤及表皮层。二度冻伤:伤达真皮层。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四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三、室外作业冻伤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劳保品。(2)注意观察皮肤,常活动。(3)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4)加强关节保暖防护。(5)临时休息处保温措施达标。四、冻伤急救措施(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
22、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4)多喝热饮料。(5)尽快除去湿衣服。(6)用温水清洁伤口。(7)确保伤处完全干燥五、冻伤急救注意事项1、严禁直接用火烤。2、严禁热水加热,防止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造成烫伤。3、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4、严禁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5、严禁对已复温的患处,用温热水浸泡。第四章第四章防滑防小动物一、防滑要重点做好地面水、油等液体物的跑、冒、滴、漏的治理工作。冬季生产现场的平台、楼梯口严禁积水,防止结冰;雨雪天登高作业、上下楼梯(特别是室外)要采取防滑、防坠措施并做好监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车辆及职工上下班驾乘车辆要戴好头
23、盔、系好安全带、注意路面防滑,驾乘车辆速度要慢,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车安全。二、防小动物设备保全处对各车间所管辖线路设备以及配电室、变电站、箱变进行逐一排查,在小动物经常出入的地方放置鼠药和灭鼠器具及挡鼠板,对各种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换。“钦州市永福西大街市一建筑工地翻斗车钩住高压线起火,一人被电击受伤,请求消防队速来求援”2005年9月6日下午约15时25分许,广西钦州市公安局110调度指挥中心传来急切报警,情况万分危急!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时,只见翻斗车车厢被一根高压电线紧紧地钩住,车内不断发出电击的“吱吱”声,6个轮胎已燃起大火,黑色的浓烟从车底盘不断升起。由于当时现场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冬季 安全 知识 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