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ppt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什么(一)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体。历史是人们的集体记忆。(二)为了推测未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使未来少走弯路。或者说,把过去和现在连贯起来观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就能更自觉地顺应客观规律去创造历史,减少自发性和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这样就可以付出较少的代价,取得较多的成果。鉴往知来总之,人们总是为了现实的需要才去认识历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二、中国的史学家郭沫若(1892-1978):为了阐明中国历史也是遵循着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普遍规律演进。陈垣(1890-1
2、971)1945年,完成通鉴胡注表微。陈垣:言道、言僧、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陈寅恪:伤时忧国之感慨。顾颉刚:1934年创建“禹贡学会”,致力于地理研究,旨在“明辨疆域,昭示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在中国,尽管有人倡言历史研究应该与现实功利绝缘,应该“为历史而研究历史”。但是,胸怀历史责任感的历史学家都不赞成那样的主张,坚持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而研究历史。二、西方的史学家西方大多数学者承认人们认识历史的动因,本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刺激。(一)沃 勒 斯 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出生)现代世界体系(30年写成):“要求有一个较
3、平等自由的世界。”在他的著作中总是广泛征引各路名流大家的观点,往往大段大段地转引过来,尽量客观地加以比较,在冷静的评论其是非得失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结论。(二)克罗齐现实问题 研究者感到“焦虑”或“兴趣”的问题 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得出答案 历史认识 克罗齐提出“一一切切真真历历史史都都是是当当代代史史”包含三层含义:1.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2.历史研究是由现实生活的需要刺激起来的;3.历史是按现实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研究者之所以会由现实的激发产生出不同的历史研究动机,是由于研究者持有不同的社会或政治立场。(三)皮亚杰 人们总是带着自己头脑中“早先存在的结构”或
4、按照基本格局形成的一个新结构”,去“同化”或“组织”他的头脑从外部“摄入”的“材料”或“事实”的观念结构。(社会历史观)(四)卡尔(英国历史学家)在历史是什么中说:“历史学家在开始写历史之前,就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历史学家的立场本身就是他自己经历和体验的历史的产物,因此,他的立场也必然随着他经历和体验的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总之,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生活,这是历史认识产生和形成规律决定的。第二节 历史认识的层次结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 每一项历史认识实际上都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可以称之为考实性认识,它是通过对史料的辨析获得的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第二层次可以称之为因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认识 形成 过程 及其 层次 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