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地质普查报告地质勘查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勘探.doc
《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地质普查报告地质勘查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勘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地质普查报告地质勘查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勘探.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报告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二七年一月9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报告2006年6月2006年12月编写单位: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负责:王 申编写人:王 申 闻 通 戴炳仁 尚熳廷 陈 健 胡丁芳 魏本翠 赵金生 范永海审查人:李振函 田乃风 秦丕元总工程师:李振函院 长:李新勇提交单位: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日期:2007年1月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对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报告的初审意见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项目,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鲁国土资发2005127号”(关于下达2005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下达的地
2、方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由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我院编写设计并组织实施完成。该项目自2006年6月正式开展野外工作,2007年1月提交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院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初稿)进行了初步审查,意见如下:一、基本情况1、普查区位于山东省莒县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夏庄赵家岭一带,行政区划隶属莒县夏庄镇。探矿权登记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0151184300;北纬352245352530,面积9.62km2。勘查登记证书号为3700000530053,勘查有效期为2005年3月1日2007年2月28日。 2、本次工作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1万地质草测22.80 km
3、2,1:2千地形地质草测2.00 km2, 1:1万土壤化探测量5.60 km2,槽探1694.77 m3,钻探436.31 m,采集各类测试样品1501件。所投入的工作量与上级下达的任务基本相符。3、报告包括正文1本,附图15张、图册1册,附表1册。二、主要成绩1、通过本次工作,大致查明了普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及主要特征。发现并圈定了1个铜矿体,1个铜矿化体。并估算了资源量,提交矿石资源量(334)11713.87吨,铜金属量37.48吨。2、在本次工作中,通过地表工程及浅部钻探工程揭露,初步了解了其形态、规模、产状及蚀变、含矿性等,研究分析了含铜构造蚀变带、铜矿体、铜矿化体与安丘
4、莒县断裂的关系,为该区进行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提供了地质基础资料。3、本次普查工作方法采用较合适,手段使用较得当。各项工作质量可靠,投入的工作量及使用资金符合上级有关要求。4、所提交的报告,章节安排较合理,内容较齐全,文、图、表相互对应,且较清晰、美观,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三、结论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工作采用了地质、化探的综合找矿方法,并配合槽探、钻探工程对已发现的铜矿(化)体进行了揭露控制。普查工作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及投入资金符合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所提交的报告,内容较丰富,章节安排较合理,文、图、表齐全,符合有关规范之要求。故同意将该报告按审查人员意见认真修改补充后,作
5、为送审稿,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2007年2月10日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目的和任务11.2 普查区位置、交通21.3 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31.4 以往工作评述41.5 本次工作情况6第2章 区域地质102.1 区域地质特征10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13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142.4 区域矿产概况16第3章 普查区地质183.1 地质特征183.2矿化蚀变带特征223.3 化探异常特征26第4章 矿体地质324.1铜矿(化)体特征324.2矿石质量334.3矿石类型344.4矿体围岩和夹石344.5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344.6矿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36第5
6、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75.1 水文地质375.2 工程地质385.3 环境地质38第6章 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396.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396.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406.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416.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446.5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456.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486.7原始地质编录及资料综合整理506.8质量管理52第7章 资源量估算537.1 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537.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537.3 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547.4 矿体圈定的原则557.5 资源量分类557.6 资源量估算结果56第8章 结论
7、578.1 矿床勘查工作概述578.2矿床勘查取得的成果578.3 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58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11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区域地质图 1:5000022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地形地质图 1:1000033莒县夏庄地区地形地质草图 (附工程分布) 1:200044-1夏庄地区0线地质剖面图1:50054-2夏庄地区1线地质剖面图1:50064-3夏庄地区4线地质剖面图1:50074-4夏庄地区9线地质剖面图1:50085-1夏庄地区ZK1钻孔柱状图1:20095-2夏庄地区ZK2钻孔柱状图1:200105-3夏庄地区ZK3钻孔柱状图1:200115-4夏庄地
8、区ZK4钻孔柱状图1:20012 6-1 夏庄地区TC1、TC3、TC1-1、TC11、TC14探槽素描图1:100136-2夏庄地区TC4、TC7探槽素描图1:100146-3夏庄地区TC5、TC8、TC12、TC9探槽素描图1:10015 7-1 夏庄地区号矿体资源量估算水平投影图 1:1000附 图 册 目 录顺序号 图 名 比例尺1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元素综合异常图 1100002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Au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3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Ag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4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Cu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5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Pb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6
9、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Zn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7 夏庄地区佟家岭地段Sb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8 夏庄地区赵家岭地段Au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9 夏庄地区赵家岭地段Ag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10 夏庄地区赵家岭地段Cu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11 夏庄地区赵家岭地段Pb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12 夏庄地区赵家岭地段Zn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13 夏庄地区赵家岭地段Sb元素等值线图 110000附 表 目 录序号 附 表 名 称 页号附表1 测量成果表1附表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6附表3 单工程样品基本分析结果表7附表4 小体重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24附表5 内检样品分析
10、结果误差计算表25附表6 外检样品分析结果误差计算表31附表7 土壤化探样品分析结果表33附表8 矿石平均体重计算表84附表9 单工程矿体厚度计算表85附表10 矿体平均厚度计算表86附表11 单工程样品长度加权平均品位计算表87附表12 矿体真厚度加权平均品位计算表88附表13 矿体面积登记表89附表14 资源量估算表90附件目录(附报告后)1、地质勘查资格证书2、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3、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鲁国土资发【2005】127号”关于下达2005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计划的通知4、日照市国土资源局“日国土资发【2006】84号”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对“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
11、查项目的设计审查意见5、合同书6、地质勘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第1章 绪论1.1 目的和任务铜、金为有色及贵金属,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尖端技术、国际贸易、手饰装璜、金融等行业,其需求量日趋增大。随着对铜、金矿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其找矿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沂沭断裂带内找矿有了较大的进展。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项目,是山东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05年9月13日以关于下达2005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计划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5127号)文下达了项目计划,性质为地方矿费。受日照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我院承担实施该项目。2006年3月6日,日照市
12、国土资源局以“日国土资发200684号”文批准了我院编写的 “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普查”设计。主要工作目的任务是:在充分收集研究工作区以往地、物、化、遥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区成矿条件,优选成矿有利地段,按照“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综合运用地质填图、物化探及槽探、钻探等手段,大致查明该区铜金的成矿地质条件、蚀变矿化特征,对矿化带、矿化体进行地表揭露,对矿化体或成矿有利地段用钻探进行控制,探求资源量,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度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计划建议实施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11万地质草测22.8km2;11万基岩岩石测量1.5km2;1
13、2千地质草测3km2;11万土壤化探测量10 km2;15千激电中梯剖面测量20km;槽探2000m3;浅井100m;钻探600m;基本化学样200件。委托书要求2006年底提交山东省莒县夏庄地区铜金矿地质普查报告,提交可供详查的铜金矿产地1处,提交部分资源量。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1.2 普查区位置、交通普查区位于莒县西南25km处的夏庄赵家岭一带,行政区划属莒县夏庄镇普查区面积9.62km2。勘查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定,其地理坐标为:(1) 1184015,352530(2) 1184100,352530 (3) 1184100,352500 (4) 1184230,352500 (
14、5) 1184230,352530(6) 1184300,352530(7) 1184300,352245(8) 1184145,352245(9) 1184145,352345(10) 1184245,352345(11) 1184245,352430(12) 1184015,352430区内交通发达,日东高速公路从普查区北侧通过,206国道自南向北穿过工作区。区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良好(见图1-1)。 1.3 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普查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海拔一般在+98+130m,相对高差约32m,最高点为136.0m。区内耕地多,覆盖广,岩石出露较差。马沟河由北而南
15、流经普查区,汇入沭河。本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13。年降雨量平均814.5mm左右,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2%。年平均无霜期为218天,初霜期约在11月上旬,终霜期约在翌年三月上旬。全年主要风向是南风和偏南风,多在春、夏季;其次是北风和偏北风,多出现在秋冬季。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675mm。该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经济较发达,电力充足,为矿产品开发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本区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经济作物有花生、烟草、林果、桑蚕;副业以种植、饲养、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莒县在机械、食品业、黄烟
16、电力、轻纺、建材、皮革、造纸等方面发展较快,采矿业主要集中在非金属方面,如花岗石、石灰岩、砖瓦粘土等。1.4 以往工作评述1.4.1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开展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直有不同的部门、单位做过工作。工作区内系统的区域地质工作,最早为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地质学院进行的1:20万沂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报告为1:20万临朐、临淄、沂水幅综合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9671968年山东省地质局805队对以上成果进行了修编。1980年,山东地质局第一地质队在本区进行了区域水文调查工作,编制了1:20万淄博、临朐、沂水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99
17、51996年,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了第二轮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上地质工作的完成,是本次地质普查工作重要的基础资料。1.4.2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地球物理测量:区域性物探工作已覆盖全区。19561985年,地质部、冶金部航测队开展了航磁扫面工作,部分地区在1:20万航测的基础上进行了1:5万或1:2.5万的航测工作。1979年至1991年,山东省地质局物探队,在鲁西地区进行了1:20万重力测量,并建立了数据库。区域地球化学测量: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山东省地质局开展了区内1:20万重砂测量及水系沉积物测量,20世纪80年代末
18、至90年代中期,山东省区调队及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该区重新进行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测量。与此同时、该两单位在部分地区开展了1:5万重砂及水系沉积物测量(表11)。表11 物 化 探 工 作 成 果 一 览 表完成时间工 作 单 位工 作 性 质工 作 成 果1960年地质部物探902队1:10万航磁、航放山东中部及东部航空物探工作成果报告1980年山东地质局物探队1:20万区域物探山东省1:20万航空磁测T平面图、T剖面图1991年山东地质局物探队1:20万化探1:20万淄博、临朐、沂水幅区域化探测量报告1986年山东省第八地质队1:20万沂水幅重砂测量1:20万沂水幅区域重砂测
19、量报告1.4.3 成矿区划及科研工作1992年原地矿部组织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地矿局共同协作完成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物、化、遥编图及综合解释,对郯庐断裂带及其两侧的金刚石、金矿进行了成矿预测。建国以来,针对沂沭断裂带开展的专题研究众多,并有多篇科研论文和专著发表,其内容多数是研究郯(城)庐(山)断裂带(沂沭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对东西地块的影响,对沂沭断裂带与成矿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1.4.4 矿产勘查工作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不同地勘单位先后对沂水、莒县地区金银矿点、铜矿点开展了普查工作;在沂南铜井、金厂开展了铜、铜金矿普查工作;在沂南西部及西南部开展了较多的金刚石地质工作,此外,在沂水
20、地区开展了快堡铅锌矿点评价、铜矿化区普查等。该区还开展了重晶石、萤石、水晶等非金属矿地质工作。区内前期的金矿勘查工作,重点放在汞丹山凸起区和沂南铜井金厂中生代杂岩体附近,主要对象以石英脉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对沂沭断裂的控矿、容矿作用未予重视。区内后期的金矿勘查工作,重点开展了沂水汤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找矿工作。由山东省地矿局八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和山东冶金勘探公司等地勘单位先后开展了牛家小河、长家沟、严家官庄、龙泉站等地区开展了金矿普查工作。尤其龙泉站金矿的发现,对沂沭断裂的控矿、容矿作用重新得到了认识。1.5 本次工作情况1.5.1 探矿权设立项目普查工作区由我院(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21、依法进行了勘查登记,探矿权证书号为3700000530053,登记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0151184300;北纬352245352530;面积约9.62km2。勘查登记有效期为2005年3月1月2007年2月28日。上述勘查区探矿权属我院所有,探矿权无争议。1.5.2 本次工作情况概况2006年1月,我院接受项目委托后,即组建项目组,并进行资料的收集及设计的编写工作。2006年3月6日,项目设计通过了日照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审查。项目于2006年6月开展野外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和资料收集情况、结合本区实际,开展了11万地质草测、11万土壤化探测量,1:2千地形地质草测等。对普查区地层、构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莒县 地区 金矿 地质 普查 报告 勘查 矿产 调查 地质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