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健康B证班考试题复习资料.docx
《广州心理健康B证班考试题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心理健康B证班考试题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B级证书培训结业考试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 3 分,共 24 分)1、学习障碍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SKirK)提出了学习障碍(learn disab ility)的概念,认为是指那些能听又无显著智力缺陷,然而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 出相当的偏差,以致于无法良好的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 学习的儿童。1983年美国几个关于儿童学习障碍的学会共同拟定的定义是:“学习障碍 是指在求知、听讲、说话、阅读、写字、推理或算术能力上出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 质学习困难通称,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即是由一个人的内在因 素所导致的,虽
2、然这种学习缺陷也可以与其他障碍(如感官损伤,智能不足,或情绪困 扰)同时存在,或是由于环境(如文化差异,教育方法问题,处境不良)的影响,它却 是因此状况或影响所直接促成的。”学习障碍的定义虽有许多分歧,但以下四个特征却是公认的:差异性。儿童的实 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如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学习成 绩却远低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该达到的成绩。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 障碍。这种儿童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却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集中 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因此,常常在 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方面出
3、现障碍。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 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 习机会引起的。2、自我概念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 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 2)自我概念是知觉 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 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3、咨询关系咨询关系也称为“治疗关系”。它是存在于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 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的一种独特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理改善的效果。4、5、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
4、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 应。6、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7、8、状态焦虑指因为特定情境引起的暂时的不安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 Bandura 关于自我效能 感 的 理 论 推 断 一 致 。 按 照 Bandura 的 理 论 , 自 我 至 少 包 括 自 我 强 化 (self-reinforcement) 和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自我强化是指个体的行为达到或超过某一标准所获得的奖励或惩罚,自我效能感是 一个人对
5、自己的行为能否成功达到某一标准的知觉。因此自我效能感涉及个体处理 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同时,自我效能感也涉及个体在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时所产生 的情绪。本研究表明,焦虑的被试通常自我效能感较低,或者说自我效能感高的被 试不容易产生各种焦虑。可以这样理解,焦虑的被试在生活中容易产生无助感,因 而他们会在认知上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相反,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善 于处理各种生活事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尝试去克服,不容易产生焦虑。9、心理防御机制每个人在遭遇挫折、失败和打击时,或者在内心的冲动、欲望得 不到满足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内心修筑一道道“防线”来保护自己,并尝试通过它 来摆脱困境中的低落情绪
6、和不佳心态。10、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词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 拉德(Sidney Jourard)于1958年提出,又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 书中将自我表露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 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自我表露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必要环节,是个体印象管理和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 也是心理治疗的重要途径。自我表露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中自愿把自己真实的私密性 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什么是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答:从广义上讲,心理
7、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 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 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 心理便是健康的。由于不同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事件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对 于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来说,有关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主要是指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 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性等。2、简述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答: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对象、任务、手段
8、等十分复杂,以及新时期赋予教师特殊的历 史使命和重任,必然对教师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 整体素质难以发展到高水平,所以,当代教师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1)敏锐的观察力; (2)高尚的情感。(3)丰富的创造力;(4) 广泛的兴趣;(5 )坚强的意志力;(6 ) 健全的人格。3、简述焦虑对中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答:焦虑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之一。焦虑的产生与人们所感受到的对其自我 或自尊的威胁有关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研 究价值不亚于认识因素的价
9、值,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现象。焦虑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 情感因素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焦虑的体验。焦虑被认为可能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 因素,因为它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甚至绝望等不良感觉有 关。(Arnold,1999:8)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 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学生 学习的更轻松、迅速。”4、什么是问卷?问卷调查的步骤有哪些? 答: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 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严格设计的书面调查表收集心理学变量数据 的一种研究方法
10、问卷设计步骤:(1)确定问卷的方式、类型;(2)拟定标题;(3)撰写导语(说明,答 题指南)(4)确定统计编码(5)设计问题;(6)设定答案;(7)落款,注明调查问卷的制 发机构名称,制发时间,调查者姓名,问卷填写时间等内容。5、简述心理咨询中的询问技巧。答:心理咨询中的询问技术通常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型询问,一类是开放 性询问。所谓封闭型询问,就是经常使用的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 回答也往往是是、对、要、有这样的简单答案。在咨询的过程中,封闭型询问时经常用 到的。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收集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加以条理化。用以澄清事实,获取 重点,缩小讨论范围。此外,当求助者的
11、叙述偏离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封闭型询问 适当地终止他的叙述。但是我们在使用封闭型询问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如果过多地使 用封闭型询问,往往是求助者陷入被动的回答中。会抑制求助者自我表达的愿望。扼杀 了或者剥夺了求助者自我表达的机会,还会使求助者陷入一种沉默,甚至有一种压抑感, 有一种被询问的感觉。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应该比较多给求助者提供充分的表达机 会。而封闭性询问则可能剥夺了这样的机会。另外,封闭性询问还可能把问题复杂化, 也就是有些问题求助者是清楚地,不需要我们反复地使用封闭性询问,一一去询问。而 且这样做了以后,还会给求助者留下我们咨询师想当然的去猜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者 原因的这样
12、的感觉。如果我们咨询师的询问又总是不到位的话,还会降低我们咨询师在 求助者心理的地位。甚至产生反感。此外,对于那些暗示性较高的人,对自己问题把握 不准的求助者我们咨询师的这种封闭性询问还会起到误导的作用。与封闭性询问相对应的是开放性询问。开放性询问通常是是用为什么?如 何?能不能?原不愿意?这些词语发问。 让求助者就有关的问题、 思想、情感等等, 来加以详细地说明。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求助者自由的发表意见。从而可以给 咨询师到来比较多的信息。咨询师使用不同的用词,往往使求助者朝着我们咨询师 所希望的方向去做出回答。开放性询问,他的不足,有时候可能表现在费时。我们在使用封闭性询问和 开放性询问
13、的时候,有几点我们需要注意。( 1)我们要把封闭性询问和开放性询 问结合起来。这样效果比较好。( 2)我们在询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与其 要平和、礼貌、真诚。不能给求助者以询问、被迫协的感觉。( 3)我们询问的目 的是为了搞清楚情况,为了让来访者充分地表达,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或者满足自己的窥视欲望,特别是对于某些敏感型的问题,比方说性问题,婚外情 的问题,等等。我们更加要注意到对方的接受程度, 不应该表现一种不当的兴趣来。 (4)我们询问的问题,应该与求助者的问题和我们咨询目标是有关系的。不应贯 彻得太远。( 5)我们在询问之前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问题是什么?目的是什 么?免
14、得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着边际,甚至把话题引到无关紧要的话题上去。( 6)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语气、语调、神态,以及在不同的咨方关系下面,会产生很 不同的效果。如问:你为什么要跟他打架?如果语气、语调不同,效果就不一样。 可以表达关切,可以表达指责,可以表达批评。还可以表达一种冷模性的询问。6、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及其在学校中的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是从英文 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group译为小组、团体、集体,counseling较多地译为咨询、 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 形式,即是以团体为
15、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 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 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1)两人以上。从团体的构成来看,它至少由两人或两人以 上组成。(2)彼此互动。成员的互动是团体的最重要特征。团体的成员透过口语与非口 语的方式,互相交流,彼此分享感受、经验和信息,并在互动中造成彼此影响。互动是 使团体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 (3)共同目标。团体通常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成员 聚集在一起既满足了心理的需要,又可以在一起去完成他们独自无法完成的目标。
16、也由 于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互相分担责任,共同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共同的目 标是促使团体凝聚的有利因素之一。 (4)共同规范。团体规范是为了使团体有一套行为 的准则来约束彼此的行为,从而保证团体的正常运作,保障所有团体成员的权益,最终 实现共同的目标。(5)相互影响。在一个团体里,团员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都 是相互影响的。团员个人的心理与行为会对团体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反之,团体的 心理也会影响到个人。 (6)相互依赖。团体虽是个人的集合体,但并非乌合之众,而是 一个完整的整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依赖,有非常特殊的关系,如同一生命的 共同体。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心理健康 考试题 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