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docx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心肺复苏术 选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郭书芹、 王叙德主编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供护理、 助产专业用的 急救护理学 中第四章 (常用急救技术) 第二节 (心肺复苏术),同时参考了护理专业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标准。二、设计前端分析:一) 教材分析 :心肺复苏术(CPR)是学习护理专业,尤其是马上进入临床实习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之一, 同时也是社会普及急救常识的急救技能, 本教材中章节所用标准是依据美国出版发行的 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中标准, 使该技术具有国际前沿水平。
2、 学习该技术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规范的掌握急救技术,在临床实习中参加紧急抢救,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16 护理级二年级学生,是即将走上实习工作岗位的学生,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将护理专业基础课全部学习结束, 同时期也正在学习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等临床专业课,为本学习急救护理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知识储备能力:特点有一定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比的能力,情感态度方面,由于即将实习对心肺复苏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倾向,但学生的接受专业知识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三、教学目标设计:(一
3、知识与技能:1、了解心肺复苏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心肺复苏术中科学数据。2、牢记基础生命支持术的重要因素:现场急救黄金4 分钟。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情景模拟、老师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技能动手能力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3. 通过情景模
4、拟,培养学生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急救理念。4、培养良好医德风尚,树立爱伤观念。四、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点: 1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环节,流程。2、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规范标准,注意事项。3、树立三观思想(安全观、时间观、数值观),教学难点: 1 、人工循环的操作要点及技巧2、注意事项。课堂时间分配:1 、导入新课5 分钟2、出示目标5 分钟3、观看视频10 分钟4、老师演示和讲解10 分钟5、同伴教育,互相交流30 分钟6、老师巡回指导、纠错20 分钟教学资源:人民卫生出版社网络增值平台、微信群、云班课、QQ班级群、操作视频。五、教学准备1、教师 :( 1)收集心肺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苏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