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机理PPT课件.ppt
《微生物发酵机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发酵机理PPT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讲:鲍成满第六章第六章 微生物发酵机理微生物发酵机理微生物发酵机理微生物发酵机理:是指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是指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动,利用基质利用基质合成人们所合成人们所需要的产物需要的产物的内的内在规律。在规律。代谢控制发酵代谢控制发酵:人为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使有用控机制,使有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基础物质代谢微生物基础物质代谢第二节第二节 厌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厌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 第三节第三节 好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好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基础物质代谢微生物基础物质代谢l淀粉、纤维素等,最
2、重要的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最重要的葡萄糖。l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葡萄糖分解方式和途径也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葡萄糖分解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不一样:厌氧分解:酒精、乳酸、丙酮和丁醇等厌氧分解:酒精、乳酸、丙酮和丁醇等好氧分解:柠檬酸、谷氨酸和抗生素等好氧分解:柠檬酸、谷氨酸和抗生素等一一 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源的代谢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源的代谢l氮源: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无机含氮物,分氮源: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无机含氮物,分子态氮。子态氮。l过程:蛋白质被肽酶分解生成氨基酸,经脱氨过程:蛋白质被肽酶分解生成氨基酸,经脱氨作用生成有机酸,脱羧作用生成氨类。作用生成有机酸,脱羧作用生成氨类。二二 微生物对
3、培养基中氮源的代谢微生物对培养基中氮源的代谢PEPPEPPEPPEP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酮戊二酸酮戊二酸核糖核糖核糖核糖-5-5-5-5-磷酸磷酸磷酸磷酸 甘氨甘氨甘氨甘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酸谷氨酰酸谷氨酰酸谷氨酰氨氨氨氨丙氨酸丙氨酸丙氨酸丙氨酸 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丝氨酰丝氨酰丝氨酰丝氨酰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6-6-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CoACoACoA甘油甘油甘油甘油脂肪酸脂肪酸脂肪
4、酸脂肪酸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赖氨酸酪酰氨酪酰氨酪酰氨酪酰氨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笨丙氨酸笨丙氨酸笨丙氨酸笨丙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色氨酸乙酰乙酰乙酰乙酰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CoACoACoA脂肪脂肪脂肪脂肪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核苷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氨天冬酰氨天冬酰氨天冬酰氨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苯丙酰氨苯丙酰氨苯丙酰氨苯丙酰氨酪氨酸酪氨酸酪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酰氨甲硫酰氨甲硫酰氨甲硫酰氨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缬氨酸
5、琥珀酰琥珀酰琥珀酰琥珀酰CoACoACoACoA苹果酸苹果酸苹果酸苹果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柠檬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乙醛酸乙醛酸乙醛酸乙醛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淀粉淀粉淀粉淀粉、糖原、糖原、糖原、糖原核酸核酸核酸核酸谷氨酰氨谷氨酰氨谷氨酰氨谷氨酰氨组氨酸组氨酸组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脯氨酸脯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琥珀酸琥珀酸琥珀酸丙二单酰丙二单酰丙二单酰丙二单酰CoACoACoACoA1-1-1-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物物质质代代谢谢l微生物能量代谢:把最初
6、能源转换成生命活动微生物能量代谢:把最初能源转换成生命活动能使用的通用能源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ATP。三、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三、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日光日光 (光能营养菌)(光能营养菌)最初能源最初能源 有机物(化能异养菌)有机物(化能异养菌)ATPATP 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菌)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菌)l微生物能量的获取方式微生物能量的获取方式1 1 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微生物的厌氧发酵 ATPATP生成靠生成靠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一些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它们可以不经电子传递链,而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
7、它们可以不经电子传递链,而直接偶联直接偶联ATPATP或或GTPGTP的合成,这种反应称为底物水平磷的合成,这种反应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酸化。lEMPEMP途径将途径将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葡萄糖转变成转变成两分子丙酮酸两分子丙酮酸;产生产生2 2分子分子ATPATP和和2 2分子分子NADHNADH。lHMPHMP途径将途径将一分子一分子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转变为1 1分子分子3-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3 3分子分子COCO2 2和和6 6分子分子NADPHNADPH。lEDED途径将途径将1 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分子葡萄糖转变为2 2分子丙酮酸,分子丙酮酸,1 1分分子子ATP
8、ATP,1 1分子分子NADPHNADPH和和1 1分子分子NADHNADH。lPKPK途径将途径将1 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分子葡萄糖转变为1 1分子乳酸、分子乳酸、1 1分子分子COCO2 2和一分子乙醇或乙酸。和一分子乙醇或乙酸。葡萄糖的分解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分解途径主要有:EMPEMP途径途径、HMPHMP途径、途径、EDED途径和途径和PKPK途径等四种。途径等四种。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磷酸ATPADP(1)果糖果糖-6-磷酸磷酸ATPADPMg2+(2)果糖果糖-1,6-二磷酸二磷酸(3)甘油醛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二羟丙酮磷酸磷酸(4)(5)2Pi(6)1,3-
9、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2ADP2ATP(7)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8)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H2OMg2+(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ATP2ADP(10)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11)2CO2乙醛乙醛+2H+(12)(13)2NAD+2(NADH+H+)+2H+乙醇乙醇(14)糖酵解全过程(糖酵解全过程(EMP途径)途径)己糖激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磷酸果糖激酶糖激酶丙酮酸丙酮酸激酶激酶EMPEMP途径途径GTP三三羧羧酸酸循循环环反反应应过过程程磷磷酸酸戊戊糖糖途途径径(HMP)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 C5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 C57-磷酸景天糖
10、磷酸景天糖 C7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34-磷酸赤藓糖磷酸赤藓糖 C4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C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C63-磷酸甘磷酸甘油醛油醛 C3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C6)3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磷酸葡萄糖酸内酯(C6)3 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葡萄糖酸(C6)3 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C5)3 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C53NADP+3NADP+3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3NADP+3NADP+3H+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3CO2电子载体:电子载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nicotinamide NADH(n
11、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adenine dinucleotide),又称辅酶,又称辅酶(Co (Co)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 NADP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phosphate),又称辅酶,又称辅酶(Co)(Co)黄素单核苷酸黄素单核苷酸 FMNFMNFAD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生物化学功能:的生物化学功能:主要使饱和酰基衍生物脱氢形成主要使饱和酰基衍生物脱
12、氢形成,-,-不饱和不饱和酰基衍生物。酰基衍生物。辅酶辅酶 A A用用HSCoAHSCoA表示;其乙酰表示;其乙酰 化产物:化产物:CH3COSCoACH3COSCoA,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调节者,也可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调节者,也可以看作是以看作是新陈代谢的钥匙新陈代谢的钥匙,在生物化学中占有,在生物化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重要的位置。2 2 微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呼吸 将电子交给将电子交给NADNAD(P P)或)或FADFAD(或(或FMNFMN)等点子载体,通过电子传递链,经逐)等点子载体,通过电子传递链,经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
13、 O O2 2 有氧(好氧)呼吸有氧(好氧)呼吸 除除O O2 2外的无机物或延胡外的无机物或延胡索酸索酸 无氧无氧 呼吸呼吸1NADH-3ATP1FADH-2ATP1FADH-2ATPFADH2根据代谢物脱下的氢的最初受体不同,分为根据代谢物脱下的氢的最初受体不同,分为NADHNADH呼吸链和呼吸链和FADHFADH2 2呼吸链呼吸链3 3 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光合细菌中存在菌绿素光合细菌中存在菌绿素 通过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产生通过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产生ATPATP。4 4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无机物氧化获得无机物氧化获得ATPATP和和N
14、ADHNADH或或NADPHNADPH第二节厌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第二节厌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二羟丙酮二羟丙酮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3-磷酸磷酸1,3 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HexokinasePhosphoglucoseisomerasePhosphofructokinaseAldolaseTriosephosphateisomerase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
15、rogenasePhosphoglyceratekinasePhosphoglyceratemutaseEnolasePyruvate kinaseLactate dehydrogenaseNADH NADNADH NADATPATPATPATPADPADPADPADP2PiC6H12O6+2ADP+2Pi+2NAD+2CH3COCOOH+2ATP+2NADH2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变构抑制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抑制抑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分解分解ADPAMP激活激活ATP抑制解除抑制解除ATP产物激活产物激活糖代谢的调节糖代谢的调节1.1.酵母菌酵母菌的乙醇发酵:的乙醇发酵:一一 乙醇、
16、甘油发酵乙醇、甘油发酵C6H12O62CH3COCOOH 2CH3CHO 2CH3CH2OHNADNADH2-2CO2EMP2ATP丙酮酸丙酮酸脱羧酶脱羧酶乙醇脱乙醇脱氢酶氢酶C6H12O6+2ADP+2Pi 2CH3CH2OH+2ATP+2CO2葡萄糖生产乙醇的总反应式:葡萄糖生产乙醇的总反应式:概念:有氧条件下,发酵作用受抑制的现概念:有氧条件下,发酵作用受抑制的现象(或氧对发酵的抑制现象)。象(或氧对发酵的抑制现象)。通风对酵母代谢的影响通风对酵母代谢的影响通风(有氧呼吸)通风(有氧呼吸)缺氧(发酵)缺氧(发酵)酒精生成量酒精生成量耗糖量耗糖量/单位时间单位时间细胞的繁殖细胞的繁殖低(接
17、近零)低(接近零)少少旺盛旺盛高高多多很弱至消失很弱至消失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现象:现象:酵母菌乙醇发酵中的副产物酵母菌乙醇发酵中的副产物影响:消耗糖分,带来杂质,提高或降低产品质量。影响:消耗糖分,带来杂质,提高或降低产品质量。酵母酒精发酵酵母酒精发酵主产物:乙醇、主产物:乙醇、CO2副产物副产物醇类(杂醇油)醇类(杂醇油)醛类(糠醛)醛类(糠醛)酸类(琥珀酸)酸类(琥珀酸)酯类酯类杂醇油:杂醇油:C C原子数大于原子数大于2 2的脂肪族醇类的统称;高沸的脂肪族醇类的统称;高沸点、颜色呈黄色或棕色,具有特殊气味。酒类风味点、颜色呈黄色或棕色,具有特殊气味。酒类风味物质,质量指标。杂醇油的产量
18、一般为物质,质量指标。杂醇油的产量一般为0.30.3一一0.70.7 。2 2.细菌的乙醇发酵:细菌的乙醇发酵:葡萄糖葡萄糖2-酮酮-3-脱氧脱氧-6-磷酸磷酸-葡萄糖酸葡萄糖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乙醛乙醛 乙醛乙醛2乙醇乙醇2CO22H2H+ATP2ATP菌种:运动发酵单胞菌等菌种:运动发酵单胞菌等途径:途径:EDED 酵母菌(在酵母菌(在pH3.5-4.5时)的乙醇发酵时)的乙醇发酵 丙酮酸脱羧酶丙酮酸脱羧酶 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丙酮酸 乙醛乙醛 乙乙醇醇 通过通过EMP途径途径产生乙醇,总反应式为:产生乙醇,总反应式为:C6H12O6+2ADP+2P
19、i 2C2H5OH+2CO2+2ATP 细菌(在细菌(在pH5时)的乙醇发酵时)的乙醇发酵通过通过ED途径途径产生乙醇,总反应如下:产生乙醇,总反应如下:葡萄糖葡萄糖+ADP+Pi 2乙醇乙醇+2CO2+ATP3 3.甘油发酵甘油发酵别名:丙三醇别名:丙三醇,分子分子式式:C CH H2 2OHCHOHCHOHCHOHCH2 2OHOH用途:用途:1 1 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湿剂、防冻剂2 2 食品中用作甜味剂、烟草剂的保湿剂食品中用作甜味剂、烟草剂的保湿剂3 3 工业汽车和飞机燃料以及油田的防冻剂工业汽车和飞机燃料以及油田的防冻
20、剂甘油发酵机制:甘油发酵机制:酵母菌中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很强,乙醛作为氢受酵母菌中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很强,乙醛作为氢受体被还原成乙醇的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因此,在乙醇体被还原成乙醇的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因此,在乙醇发酵中甘油的生成量很少。发酵中甘油的生成量很少。如果如果采取某些手段阻止乙醛作为氢受体时采取某些手段阻止乙醛作为氢受体时,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则替代乙醛作为氢受体形成甘油,这样则替代乙醛作为氢受体形成甘油,这样发酵转为甘油发酵(酵母发酵转为甘油发酵(酵母型发酵)。型发酵)。亚硫酸盐法亚硫酸盐法甘油发酵甘油发酵 NaHSONaHSO3 3可作为抑制剂:可作为抑制剂:乙醛乙醛+NaHSO3
21、乙醛亚硫酸氢钠乙醛亚硫酸氢钠2ATP2ATP2ADP2ADP2ADP2ADP2ATP2ATPCOCO2 2NaHSONaHSO3 3NADNADNADH+HNADH+HNADH+HNADH+HNADNADH H2 2O OPiPi葡葡萄萄糖糖1.6-1.6-二磷二磷酸果酸果糖糖3-3-磷酸甘磷酸甘油醛油醛磷酸二羟丙磷酸二羟丙酮酮丙酮酸丙酮酸乙乙醛醛乙醛乙醛HSO3HSO3-磷酸甘磷酸甘油油甘甘油油碱法甘油发酵碱法甘油发酵酒精酵母在碱性(酒精酵母在碱性(pH7.6pH7.6以上)的条件下,发酵以上)的条件下,发酵产生的乙醛不能作为受氢体,而是产生的乙醛不能作为受氢体,而是分子乙醛分子乙醛之间发生
22、歧化反应之间发生歧化反应,相互氧化还原,生成等量,相互氧化还原,生成等量的的乙醇乙醇和和乙酸乙酸。此时,由磷酸甘油醛脱氢。此时,由磷酸甘油醛脱氢生成的生成的 NADH+HNADH+H+用来还原磷酸二羟丙酮,并进用来还原磷酸二羟丙酮,并进而生成甘油而生成甘油2C6H12O6+H2OCH2OHCHOHCH2OH2+C2H5OH+CH3COOH+2CO2碱法甘油发酵的产品有甘油、乙醇、乙酸,碱法甘油发酵的产品有甘油、乙醇、乙酸,不产不产生生ATP ATP,所以此法只能在酵母的非生长情况下进,所以此法只能在酵母的非生长情况下进行发酵。行发酵。二二 乳酸发酵乳酸发酵2-2-羟基丙酸;羟基丙酸;-羟基丙酸
23、丙醇酸羟基丙酸;丙醇酸分子分子式式:CH3CH(OH)COOH CH3CH(OH)COOH 用途:用途:1 1 食品工业保鲜、调味剂食品工业保鲜、调味剂2 2 医学方面,乳酸蒸汽消毒、防腐剂、聚乳医学方面,乳酸蒸汽消毒、防腐剂、聚乳酸手术缝线酸手术缝线3 3 其它工业,控制发酵其它工业,控制发酵PHPH、清洁去垢等。、清洁去垢等。乳酸菌乳酸菌能利用葡萄糖及其他相应的可发酵的糖能利用葡萄糖及其他相应的可发酵的糖产生乳酸,称为乳酸发酵。产生乳酸,称为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在乳酸发酵过程中,发酵产物同型乳酸发酵:在乳酸发酵过程中,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中只有乳酸;(经(经EMP途径)途径)异型乳酸
24、发酵: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乙异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乙醇、乙酸及醇、乙酸及COCO2 2等其它产物的。等其它产物的。(磷酸酮解途径(磷酸酮解途径)葡萄糖葡萄糖3-磷酸甘磷酸甘油醛油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2(1,3-二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乳酸乳酸 2丙酮酸丙酮酸2NAD+2NADH24ATP4ADP2ATP 2ADPLactococcus lactis(乳酸乳球菌)乳酸乳球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EMP途径途径2NAD+2NADH21 1 同型同型乳酸发酵:乳酸发酵: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6-磷酸葡磷酸葡萄糖萄糖
25、6-磷酸葡萄磷酸葡萄糖酸糖酸5-磷酸木磷酸木酮糖酮糖3-磷酸甘磷酸甘油醛油醛乳酸乳酸乙酰磷酸乙酰磷酸NAD+NADPH2NAD+NADPH2ATP ADP乙醛乙醛 乙酰乙酰CoA2ADP 2ATP-2H-CO2乙醇乙醇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肠膜明串珠菌)(肠膜明串珠菌)NAD+NADPH2NAD+NADPH22 2 异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葡萄糖葡萄糖6-6-磷酸葡糖酸途径磷酸葡糖酸途径1 1分子乳酸,一份子乙醇分子乳酸,一份子乙醇2 2 葡萄糖葡萄糖ATPATPADPADP6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6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ADPADPPi Pi4 4磷酸赤藓糖磷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发酵 机理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