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培训知识汇总.doc
《急诊科培训知识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培训知识汇总.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 可编辑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分三期:根基生命支持期、高级生命支持期、延续生命支持期根基生命支持期: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B-A-C-D)高级生命支持期:心电监护、建设静脉通路用药、建设高级气道、机械通气和给氧、脑保护脑复苏(越早越好)各项检验延续生命支持期: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重症监护,寻找确定、治疗原发病。一、心跳停顿3秒钟 -黑朦 心跳停顿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顿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顿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顿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顿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心肺复苏生存链:早识别早呼救、早期CPR、早除颤、早期高级生命
2、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二、CPRCAB 胸外心脏按压 - 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8、人工呼吸:方式 口对口、口对面罩、气囊面罩等。吹气时间1s。吹气量500-600ml,胸廓有明显起伏。人工呼吸频率10-12次/分。(5-6s一次)9、再评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30:2反复进展5个循环,大约2分钟时间,重新检查病人呼吸、心跳恢复情况。5-10s。成人CPR操作需注意: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防止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建设高级气道后:通气频率810次/分。按压通气各自进展。不用按照
3、30:2的频率进展。四、胸前区捶击不应用于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如果除颤器不是立即可用,则可以考虑为有目击者、监护下的不稳定型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无脉室速)进展捶击,但不应延误给予心肺复苏和电击。五、儿童CPR1、当脉率小于60次/分,出现低灌注征象,如:肤色差,就应开场胸外心脏按压2、年龄较小的可采用单手掌根按压,按压幅度为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3、按压/通气:单人30:2 双人15:2 4、单独通气频率12-20次/分。六、婴儿CPR1、当脉率小于60次/分,出现低灌注征象,如:肤色差,就应开场胸外心脏按压2、检查肱动脉搏动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4、单独通气频率12-20次/分。5、
4、按压幅度为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4cm) 6、按压部位:两乳连线正下方胸骨上。7、按压手法:单人双指按压 双人拇指环抱法。 8、按压/通气:单人30:2 双人15:29、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注意头部不要过伸,以外耳道与婴儿肩上方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或者使婴儿口鼻的延长线与胸廓平行即可。八、 复原卧位:又称稳定的侧卧位。用于无意识但是有自主呼吸和循环体征的伤病者。九、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存活率最高),初始心律常常是心室颤抖(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根基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心脏按压和早期除颤。(3分钟内效果更好)通气应在18s后进展十、引起心跳骤停的可逆病因:6
5、个H低血容量、缺氧、酸中毒、低钾/高钾、低温, 5个T: 张力性气胸、心脏填塞、毒素、肺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电除颤1、心室颤抖: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抖波,频率为200-400次/分。2、细颤和粗颤的区别:振幅0.5mv是粗颤。3、电除颤的定义: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称之为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术。 电除颤的适应症:室颤、室扑、无脉室速4、为什么直视下的心跳停顿或心跳停顿5分钟之内可以直接除颤:心跳骤停的最常见类型为室颤(80%以上);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手段是电除颤;除颤的时机转瞬即逝,每延迟电除颤1分钟,其死亡
6、率增加7-10%;室颤不予处理在数分钟内就会转为心室停搏或电机械别离。5、心电显示细颤波时,应静推副肾素使之变成粗颤波,再行除颤。6、除颤次数:每次只一次,应紧接CPR,一个周期后根据情况再次除颤,没有总次数的限制。7、除颤仪分为单相波和双相波,单项波除颤首选360J,双相波选150-200J。心房纤颤双相波:120-200J 可逐步增加 单相波:首剂量200J稳定的单型性室速:100J可逐步增加 (双相和单相一样)其他室上速,心房扑动:50-100J可逐步增加(双相和单相一样)儿童除颤:2-4J/Kg 最大不超过9J/kg8、房颤:同步 有R波 室颤:非同步 无R波 同步电复律不得用于治疗室
7、颤,因为装置无法检测到QRS波就无法电击9、四种心律引起无脉心脏骤停:心室颤抖 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无脉电活动、心脏停搏10、心跳停顿5分钟之内,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快速准备除颤仪,确认室颤后立即给予电除颤,之后给予2分钟CPR,即5个循环。心跳停顿5分钟后,先2分钟CPR,即5个循环,之后再确认室颤后立即给予电除颤,12、考前须知: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部位至少10厘米。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去除导电物质。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动作迅速、准确。电极板位置要准确,与皮肤严密接触,保证导电良好。对于细
8、颤应先进展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等处理后,使之变为粗颤,再进展电击,以提高成功率。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除颤能量一般为510J。13、早期除颤3分钟内简易呼吸器的应用一、组成:四个局部: 球体、储氧袋、氧气导管、面罩。六个阀门:单向阀(即鸭嘴阀)、呼气阀、压力安全阀、进气阀、储氧阀、储氧安全阀其中氧气导管及储氧袋必须与外接氧气连接, 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件取下。二 、工作原理: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翻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2. 当停顿挤压时,球体
9、复原,鸭嘴阀关闭,呼气阀翻开,病人呼出的气体由呼气阀口排出。 同时,进气阀在球体复原产生负压的作用下,阀门翻开,储氧袋内氧气进入球体。 三、适应症1 、人工呼吸2 、 气管插管前高浓度给氧 3 、气管插管后检验插管的位置4 、去除气囊滞留物 5 、呼吸机出现任何故障时断开呼吸机用于辅助通气四、禁忌症中等量以上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急性心肌堵塞五、操作方法(有氧源):1. 将病人取去枕仰卧位,松解衣领,去除口鼻异物及活动性义齿,开放气道。2.然后操作者位于病人头端。 3.将压力阀下压关闭,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每分钟10L。4.将面罩扣住患者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边位于下颌。或将简易呼吸器与气
10、管插管连接 5.使用E-C手法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保持气道开放。C手势-压紧面罩 E手 势保持呼吸道开放6.规律挤压呼吸气囊,成人以10-12次/分钟,即5-6秒送气一次;儿童12-20次/分钟,即3-5秒一次;新生儿40-60次/分 。每次送气时间为1S ,吸呼比为1:1.52。潮气量按5-7ml/kg 计算,一般500 600ml见胸廓抬起即可,儿童10ml/kg,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1:2-3,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 六、考前须知u 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32/3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
11、呼吸中 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压力安全范围:40-60CM水柱,建设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建设人工气道后可翻开,假设气道压力过高,可关闭安全阀,以增加送气压力; u 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u 面罩大小要适宜,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如果需要较高的压力,应将压力阀下压关闭,使安全阀暂时失效;u 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u 无氧源时,应该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收。有氧源时,要使用储氧袋,并且氧流量要 10L/分。储氧袋作用:提高氧浓度,可使氧浓度达99%;无储氧袋氧浓度为45%;如无氧源时,
12、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 u 随时观察:(1) 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2) 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3) 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 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观察有无自主呼吸的方法:一看二听三感觉(4) 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5) 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6) 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防止过多气体挤压到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u 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u 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 -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去除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七、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与消毒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健之素等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
13、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消毒完毕后晾干, 安装测试功能正常备用。八、简易呼吸器测试注意: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一定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一)检测时间:1、第一次使用 2 、清洁与消毒后 3 、 更换新配件组合后 4 、 不经常使用,每月检测一次(二)检测步骤1 、 气囊的测试 2 、 进气阀测试 3 、 储气阀和储氧袋测试 4 、储氧安全阀测试球体测试1. 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进气阀阀测试v 将出气口
14、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觉察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觉察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储气阀和储气袋测试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鱼嘴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或储气袋漏气。储氧安全阀测试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压力安全阀检测 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压力表,以正常速度挤压球体,压力表显示26-34mmHg。如压力安全阀损坏,必须更换。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技术一、气道异物梗阻的原因好发人群:老年人、婴幼儿老年人:进食时咳嗽反射动作缓慢;进
15、食时说话;吃大块食物时,速度太快,咀嚼不全,吞咽过猛,食物卡在喉部。婴幼儿:好发于三岁以下小儿,当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打闹;剧烈活动时,口含物很容易被吸入气管,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二、气道梗阻的表现:气道不完全阻塞:病人可以咳嗽或咳嗽无力,喘息,呼吸困难,病人张口吸气,吸气时可以听到高调声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青紫、发绀。气道完全阻塞:较大的异物堵住喉部或气管,病人面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发生窒息,继而很快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顿。特殊表现:由于异物吸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痛苦貌。三、气道不完全梗阻的急救如果病人气体交换
16、尚好,救助者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要尽量鼓励病人咳嗽,将异物自行排出。不能拍背。要守护在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情。如果梗阻持续存在,要快速送往医院。四、气道完全阻梗的急救 通过询问“你被噎住了”,了解病人能否咳嗽和说话,如果有以下表现,应立即实施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氏急救法)。完全梗阻的表现: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海姆力克氏法1974年美国医生Henry J Heimlich创造。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方向性,他会快速冲入气管,将异物排出。抬高膈肌肺内气体排出人工咳嗽异物排出.1、海姆立克氏手法一:立位腹部冲击法成年清
17、醒病人: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病人的腹部。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失去反响。2、海姆立克氏手法二:仰卧位腹部冲击法昏迷病人:平卧,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根放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身体的重量,快速冲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直至异物排出。3、海姆立克氏手法三:自救腹部冲击法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手掌快速冲击腹部,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4、海姆立克氏手法四:儿童腹部冲击法
18、操作方法与成人一样,如呼吸心跳停顿,立即CPR5、海姆立克氏手法五:婴儿救治法(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操作者跪下或坐下,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取俯卧位,头部低于躯干。一手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且托住婴儿的头及下颌,防止压迫婴儿喉部软组织。用另一手掌根部叩击婴儿背部肩胛之间用力拍打5次。然后,用两手的前臂将婴儿固定,手掌固定婴儿后脑,小心翻转成仰卧位,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正下方处5次,每秒一次。重复拍背和胸部按压动作,直至异物去除或婴儿失去反响。6、 如果患者卧位时被噎住,不能将患者扶起,应实行卧位海姆立克氏手法取出异物:如异物被冲出,可小心用手指将异物勾出
19、但应注意不要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操作同时,防止被患者咬伤救助者手指。预防呼吸道的异物阻塞防止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的食物;进食时防止谈话或大笑;防止体内酒精浓度过高;应将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防在安全地方,防止婴儿、儿童误服。气道异物救护流程图: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特殊表现,“V”字形手势,意识清楚 观察病人能否大声咳嗽 询问是否有异物堵塞能 不能鼓励病人咳嗽 说明自己的身份,帮助病人实施海氏法,直到异物排出检测意识、呼吸循环如咳嗽无效,帮助病人实施海氏法 如病人意识不清直到异物排出,检测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假设意识不清 仰卧海氏法 假设无意识呼吸心跳立即开场心肺复苏ABC程序救治气道异物救
20、护流程图: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 初步检查,判断意识,询问并病人 高声呼救,求助他人,启动EMS 病人无反响 畅通气道,去除口腔异物,检查呼吸有呼吸,观察呼吸循环 无呼吸,人工吹气,胸部有无起伏检查是否有大出血并止血等候EMS人员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无起伏,再次调整气道后 人工吹气,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无起伏,实施海氏法冲击连续5次,检查口腔,取出异物。假设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立即CPR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技术创伤现场急救原则:尽快将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尽快解除呼吸道梗阻;尽可能用无菌纱布或干净辅料尽快将伤口包扎止血;骨折需进展妥善固定;离断肢体妥善保存;安全运送病人。现
21、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锐器刺入不可拔出,应将锐器固定,包扎后送医院急救;颅脑损伤致脑脊液耳漏鼻漏,制止冲洗和填塞,应将头侧向一边,任其流出,可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球或纱布擦拭干净;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应首先使其处理为闭合性气胸;腹部伤,假设有肠管或大网膜溢出,包扎时切忌将其回纳腹腔;四肢伤应注意有无骨折,如有骨折,应在运送前用夹板或木棍将伤肢固定;疑似脊柱损伤,应将硬木板垫在软担架上再搬运,最好用脊柱板担架,疑似颈椎损伤,应用颈托固定头颈部。离断的肢体要用无菌或清洁布包裹,放塑料袋密闭,低温保存,(4-10)与伤员一同送往医院。昏迷伤员要保持气道通畅,取侧卧或平卧头侧一边;疑胸腹腔闭合性损伤,
22、应密切观察心跳、呼吸、脉搏、血压。断肢急救处理:控制出血;寻找断肢远端;辅料包裹断肢;放入密闭塑料袋;塑料袋放入冰水袋中;速送医院。创伤出血的意义:成人血液占体重的8%,约4000-5000 ml;失血量少于总血量的5%(250 ml以下)时,机体可自动代偿,无明显病症;失血量达总血量的20%以上时(800-1000ml),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湿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达40%以上时,(1500ml)以上时,伤员出现休克,甚至死亡。一侧肱骨骨折,出血量200-500ml,一侧股骨干骨折,800-1200ml,骨盆骨折的1500-2000ml。创伤出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科 培训 知识 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