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docx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一、 机遇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征程、新目标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全省教育事业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大变局演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教育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2、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把教育这一重要先手棋谋划好、布局好。从国内看,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新机遇、推出新举措
3、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之路。从江苏看,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民生发展进入加快品质提升、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满温度的教育服务。全省学龄人口将持续增长,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攀升,外来人口保持高位。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超前谋划、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显著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切实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转化为江苏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
4、实践。从教育领域看,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在社会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教育体系、层次与布局结构有待优化,职业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有待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够契合。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教育运行内向,社会参与教育不够充分,家校合作机制有待改进,教育治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
5、的基础地位、事业发展的前沿地位,深入实施一流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到2025年,750个左右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建600个左右省品牌专业,建成500门左右国家级和2000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加强教风学风、教学秩序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大学全周期的学业预警制度,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聚焦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领域,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型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提
6、升文化领域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水平,加快补齐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人才短板,夯实农村农业现代化人才基础,布局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在线课程建设,持续实施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产教结合、科教融合的专业学位、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基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重
7、大工程项目培养研究生。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和省级研究生工作站认定工作,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三、 完善落实机制健全规划任务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强化年度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资源,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部门与地方之间协同,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完善规划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鼓励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不断探索实施规划的有效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及实施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更好发挥规划
8、引领作用。四、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促进人的现代化,坚持以德为先,构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为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和人生出彩打好基础。1、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总体国家安全观、科技创新等教育,加强红色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和大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基地建设。将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落实好。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
9、管理,严把教材意识形态关,打造一批精品教材。2、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美育协调发展,实现体育美育课程开足上好、师资配齐配优、活动全面开展,全面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大力推动教学改革试点,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路径,推行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强化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运用。深化体教融合工作,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深入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5621计划,普遍建设校园体育俱乐部。大力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学
10、生健康观念、知识和能力,养成日常良好卫生习惯,塑造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尊重生命、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调控心理、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切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完善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措施。推动提升教育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的心理危机干预,建好校医院(医务室)。推行实施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合拓展书法、篆刻、舞蹈、戏剧(戏曲)、影视、雕塑、摄影等美育课程。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持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1、创建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和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建设,让每位学生都拥有12项艺术爱好或特长。3、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学生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及社会劳动的教育内涵,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劳动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立德、涵情,益智、增能,健体、育美的积极作用。推动实施大中小学劳动周活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兼顾农村和城镇不同类型和特点,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大力开展中小学百千万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
12、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不断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推进法治、生态文明、网络文明、科技和国防教育。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普法工作。持续开展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提升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以生态文明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落实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课时要求,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利用科普资源助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
13、学家精神。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创新,拓展丰富学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4、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和社会各方全面参与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育人水平。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注重言传身教,传承良好家风,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密切家校合作,推动教师家访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全社会协同育人,丰富校外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五、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实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普及化为导向,以建设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升 高校 人才培养 质量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