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综合利用大数据能源综合分析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
《智慧能源综合利用大数据能源综合分析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大数据能源综合分析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 . 智慧能源综合利用大数据能源综合分析供热示项目实施方案- 51 - / 52一、 工程概况1 工程背景1.1 工程名称某市互联网+智慧能源示项目。1.2 地理位置某位于东经某,北纬某,地处某,处于某某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光、热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工程所在地某镇中心位置在北纬某,东经 某。全镇总面积1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5万亩,山坡面积13.77万亩,辖46个行政村,204个自然村,总人口8.8万人。某镇南部是山区,北部是丘陵,中部是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为
2、697毫米,无霜期210天左右,是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林茂粮丰的好地方。某曾获得某称号,在20XX前期,通过修通商业街、扩大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发展迅速,根据早期的规划,某镇已完成环城路的建设,并接入省道,不过由于多种原因,某镇还有老集街、土地庙南北街两条路尚未直通,延缓了城镇发展速度。截至20XX,省百强乡镇没有某镇。2015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重点镇建设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某镇列入省第一批重点示镇。本工程示区域位于某市某镇,规划围为某镇及某村周边,西至某,东至某,南至某。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图 1-2某市互联网+智慧能源示项目规划区域平面图1.3 工程背景我
3、国作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在经济增速换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现阶段,由单一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而应由太阳能光热、光伏、水、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燃气锅炉、生物质、风电等多种低碳能源,以多能互补的理念进行系统集成,通过智慧能源控制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合项目的解决方案,与常规的集中式能源供应模式形成有效互补。这种多能互补推动传统能源转型,智慧解决方案让能源更清洁的理念,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降低我国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能源需求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4、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有关要求,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示项目建设,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带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6年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161430号,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二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
5、系统建设运行。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示项目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2016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申报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规划2016480号,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国家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项目审核认定工作,推动风、光、水、火、储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工作。1.4 已开展工作目前,前期已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1投资方已注册成立了某新能源,负责本示工
6、程的具体实施工作;2与某等合作方签订项目投资战略协议;依托某、某大学作为技术支撑单位;3已与当地政府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取得光电、风电等工程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4某镇规划部分地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通过环保局评审、获得批复;5已取得当地发改委立项批复;6已取得获得某市电力公司电网接入许可;7示区20MW光伏电站占地围已确定;8示区20MW光伏电站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和开工准备工作;9计划在示区典型场地安装测风装置,对该区风速、风向等风力资源相关参数开展监测,持续监测时间一年;10对当地电、热、气等能源生产、使用现状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2 工程单位2.1 投资建设单位:某新能源2.2 技术支撑单位:某
7、2.3 技术支撑单位:某大学3 工程类型风、光、地热、火多能互补系统。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微风发电、地热能发电为辅,燃气发电作为调峰与补充能源,同时,地热、燃气发电的余热可为周边区域提供供暖和生活热水热源,利用智能化能源分配控制系统,实现多种能源动态调节,实现供需基本平衡。4 工程描述4.1 工程主要组成部分、工程规模本互联网+智慧能源示项目主要由太阳能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地热能热电联产、燃气热电联产等部分组成,配套建设110kV升压变电站一座,集成智能化能源分配调度中心。该示工程总装机容量98.2MW,静态总投资7.05亿元,动态总投资7.3亿元。工程计划 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9
8、年9月全部建成投运,建设周期三年。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MW,微风发电装机容量5MW,地热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7.2MW,燃气热电联产装机容量66MW。其中地热能发电、燃气发电的余热每年可提供36.6GJ。图 1-3多能互补分项技术示意图4.2 分项技术方案120MW太阳能光伏发电20M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选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在地面制作安装太阳能光伏支架,最佳倾角30安装太阳能组件方阵,光伏组件通过一定组合的串联和并联、汇流,以约1MW为单元就地逆变和升压10kV或35kV,10kV不超过6个单元,35kV不超过30个单元,分组分别接入110kV变电站10kV和35kV母线。25MW
9、微风发电风力发电场其装机总容量为5MW,采用微风发电专利技术制造的1MW微风发电力5台/套,占用面积约20亩,年发电量约0.098亿kWh。风力发电机组出口电压为0.69kV,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力发电机组配一台箱式变电站。将电压通过箱式变压器升至 35kV后,经35kV架空线路输送至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上。风电场风机单机容量为1MW,架空集电线路为1回,架空线路接5台风电机组。37.2MW地热热电联产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根据不同需求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做到梯级利用,品质匹配,实现地热资源的高效利用。规划换热站安装2400kW机组3台,以发电为主,发电的回水再根据不同
10、的温度区间进行逐级使用。70以上的水进入供暖系统一级交换站,供散热器用户,回水4050再进入二级交换站供地板辐射用户使用,二级回水根据实际供暖需求确定是否需要三级板换,最终通过回灌井回灌至同层储热层。根据品位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思想,实现地热发电、建筑供暖、高效农业和休闲旅游的梯级利用,大幅度提高地热能的转化与利用。地热能发电供热站规划建设3台2400kw的膨胀螺杆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7200kW。图 1-4地热能梯级利用示意图本示工程规划区5km2围中深层地热深度3500m5000m干热岩总热量Q为5.021017J;规划20km2围中深层地热总热量Q为2.01018J。拟建设深层地热能
11、发电及供暖站一座,安装3台2400Kw/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7.2MW,余热供热容量25704kW,某镇位于我国寒冷地区,采暖负荷按45W/m2计算,可供约57万m2建筑面积供暖需求,每户人均建筑面积为20m2/人,可满足2.86万户供暖需求。466MW燃气热电联产天然气热电联产装机总容量为66MW,采用单台51MW燃气轮机一台,蒸汽轮机一台,余热锅炉一台、51MW燃气发电机一台,15MW汽机发电机一台。余热锅炉为双压、无补燃、卧式、自然循环含钢结构;蒸汽轮机单缸、双压、抽汽凝汽式,向下排汽。机组配 1台75MVA燃汽机主变,按单元制接线接入110KV配电装置。采用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气源,拟
12、在厂区建设一座天然气调压站,对通过天然气管道引入厂的天然气起控制、调压、计量等作用,以满足燃气轮机进气的要求。余热供热容量23100kW,某镇位于我国寒冷地区,采暖负荷按45W/m2计算,可供约51.3万m2建筑面积供暖需求,每户人均建筑面积为20m2/人,可满足2.57万户供暖需求。4.3 投资估算和效益情况本示工程静态总投资7.05亿元,动态总投资7.3亿元,其中20%为资本金,项目单位自有,80%为国银行贷款。工程部收益率税前10.7%,财务部收益率税后9.5%,静态投资回收期 10.8年。4.4 工程建设计划及进度安排表 1-1工程总体进度计划表序号工程及项目名称2016年2017年2
13、018年2019年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120MW光伏发电25MW微风发电37.2MW地热能热电联产466MW燃气热电联产5110KV变电站含智能化能源分配调度中心二、 能源供需分析1 发展概况1.1 所在区域能源生产现状及各类能源生产能力某供电区主要电源来自某市电网,部分电力来自地方火电厂和小水电等其他电源。截止2015年底,某市共有统调电厂1座,某热电,装机总容量700MW;地方电厂2座,某林钢XX公司和凤宝钢铁自备电厂,装机总容量15MW;地方垃圾电厂1座,某华电分布式新能源垃圾发电厂,装机总容量0.5MW。目前,某市共有220KV公用变
14、电站3座,主变5台,总容量960MVA;共有17座110KV变电站,主变35台,总容量1287.5MVA。示工程所在地建有大唐某热电厂,装机容量为 235万kW。工程安装 235万kW超临界火电机组,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大唐某热电XX公司隶属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位于省某市水磨山村,位于某市区北部,距某市区约5km。某镇南部是山区,北部是丘陵,中部是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为697毫米,是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林茂粮丰的好地方。其中万泉湖水库就位于某镇北部淇河、淅河交汇处,毗连、某、某四乡镇。目前,水库拥有某市某镇水电站一座
15、隶属于某市万泉湖水利发电,位于某镇河口村,主要经营发电,于1999年注册成立,单位注册资本40万元。目前,某镇未有建成地面光伏电站项目,2016年某市淇东新能源电力科技预计新建150MW光伏电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为9.98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4500亩,建成后年发电量估算1.61.8亿kWh。某风电场项目位于某镇白泉、占元两村,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投资约16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装机容量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9621万KWh,年可减少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建设容主要包括25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电机组,110KV升压站、集电线路及交通道路等。1.2 各类能源资源赋存
16、条件和开发潜力1.2.1 太阳能1我国太阳能资源概况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南部、北部、西部、中部和西南部、东南部、东南部、岛东部和西部以及省的西南部等广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全国以和两省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其中尤以盆地为最小,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种分布特点反
17、映了太阳能资源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制约。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具有发展太阳能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1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 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盆地是低值中心;2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和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3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多雨多,在北纬 3040之间,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
18、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从全国来看,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256MJ/m2以上,年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图 2-1某地区在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所处的位置2区域太阳能资源省太阳能利用的潜力是很大的。平均而言,省太阳总辐射量为115kcal/cm2a,如果我们把投射到全省16.7万平方公里而积上的这些辐射能完全利用并按10%的效率折算的话,就等于一年可获得236221亿瓦小时的电力,这个数值为我省煤炭探明储量按上述效率折算的可能发电量的1.4倍,为目前全省年发电总量的1135倍。可见从长远观点来看,省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并有很大
19、经济价值的能源。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在107124kcal/cm2a之间,从全国围来看,处于资源较丰和资源较贫这两个等级围。(3) 工程所在地气象地理条件某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某年平均气温12.8,年降水量672.1mm,年日照时间2251.6小时,平均无霜期192天,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5.8,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2.5。最大冻土深度42cm,最大降雨量1081.0mm/日,最大积雪厚度180mm。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分别为南风6.6%,东风6.4%,静风40.8%;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分别为南风6.6%,东风5.3%,静风39.6%。其常年气象特征见下表
20、表2-1区域气象特征统计表项目单位数值项目单位数值年平均温度12.8最大冻土深度cm42极端最高气温41.4最大积雪深度cm18极端最低气温-23.8年平均风速m/s1.7年平均气压hPa1000.3无霜期历年平均天192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降雨量mm672.1全年主导风向S风频6.6% 全年次主导风向E风频6.4%4太阳能资源条件项目所在地某市属于我国三等太阳能辐照度地区,参考临近气象站、侯马数据,采用插值法计算,某市水平面年总辐照量5697MJ/a,全区平均年总日照小时数为1582.6h,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照量属国中等水平。晴天日数比长江以南省区多,有效光热比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
21、地区低但比川、黔等地高得多,日照时数也高于江南各地和西北地区。每年从夏至6月22日到冬至12月21日,再到翌年夏至随着太阳高度角和可照时数的逐渐变化,太阳总辐射量也产生高低、低高的周期性改变,和气温变化规律趋于一致。5综合评价项目所在地某市在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域划分中属太阳能可利用区,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照量属国中等水平。晴天日数比长江以南省区多,有效光热比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低但比川、黔等地高得多。日照时数也高于江南各地和西北地区。每年从夏至6月22日到冬至12月21日,再到翌年夏至随着太阳高度角和可照时数的逐渐变化,太阳总辐射量也产生高低、低高的周期性改变,和气温变化规律趋于一致。在某地
22、区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条件具备可行性。在场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采用最佳倾角安装方式布置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1.2.2 风能1我国风能资源情况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将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 kW,共计约10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 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中国风能资源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能源 综合利用 数据 综合分析 示范 项目 实施 计划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