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案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科学下册 老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 第一课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目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的 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绘不同的物体。 用两两比照的方法对物体进展观察。 3.科学态度目的 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两两比照的方法对
2、物体进展观察。 【教学准备】 1.小组: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每组一套 2.全班: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3.个人:“轻重”两字打印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1.老师随意拿起粉笔、课本等,告诉学生这就是物体,并板书“物体”。 2.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绘它?比方铅笔细长,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 3.学生自由描绘,老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 二、探究1:单个物体观察预设10分钟 1.认识几种常见的物体 过渡:老师今天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出示幻灯 根据图片的顺序,学生口答完成名称连线,认识8种常见的
3、物体。 2.激趣:老师今天把这些物体都带来了,你们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 3.说明要求: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展观察。 讨论:万一几个人要观察同一种物体,那该怎么办?引导:可共同观察,但假设能分类观察更好。 4.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组员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察。 5.组织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板书揭题:发现物体的特征 三、探究2:两个物体比拟观察预设18分钟 1.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介绍主要观察方法和能观察到的对应特征。 看一看:颜色、形状、厚薄、是否透明、是否可见、是否流动等 闻一闻:气味 摸一摸:粗糙程度、厚薄等 掂一掂:轻重 说明:观察方法后的特征不要求全部罗列,只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根底上
4、概括就可以了。活动手册最后一面没有“轻重”,老师可以提早做好打印,分发给学生 2.活动手册指导说明 翻开活动手册第1面,要求学生先写上日期,再说明“水”和“空气”这两列以后再补充,然后指导贴图,并提示可以更改物体的名称,把“木块”改成自己观察的其他物体。 3.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拟观察。 扶:抽2个学生进展比照观察演示,并指导粘贴或书写记录。 4.学生进展比照观察和记录。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填到全班记录表上,有争议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2.机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研究什么? 第二课 谁轻谁重 【教学目的】 科学知识概念目的 质量是物体的根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5、 科学探究目的 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拟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拟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科学态度目的 开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质量是物体的根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拟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拟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难点:用称量的方法进展测量并记录 【教学准备】 乒乓球、一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一样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假设干、学生活动
6、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 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 设计意图:调查学生比照拟轻重方法的原有认知程度,理解学习前的概念掌握程度,为认识并理论科学的比拟方法奠定根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围绕概念,理论探究 用不同的方法比拟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一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一样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拟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
7、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一样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 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方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这样便于比照拟的结果进展讨论。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 3对每组的排序进展比拟,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小学 一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