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完整版P150.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完整版P1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完整版P150.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完整版)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 燕子3 荷花4* 昆虫备忘录第二单元5 守株待兔6 陶罐和铁罐7 美丽的鹿角8* 池子与河流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 纸的发明11 赵州桥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四单元13 花钟14 蜜蜂15* 小虾第五单元16 小真的长头发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0 肥皂泡21* 我不能失信第七单元22 我们奇妙的世界23 海底世界24 火烧云第八单元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 方帽子店27 漏28* 枣核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说
2、教材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 诗歌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仅用 10 个字就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从而调动读者多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集中笔墨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 这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说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2.学会生字“绝”,了解“绝句”特点。3.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说教学重点通过诗歌词句体悟春景之美,体会诗人诗情。说教学难点理解“迟日”的意思,了解绝
3、句特点。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春天的图片。2.结合刚看到的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课文或古诗,背出一两句。二、朗读引入课文,了解作者1.教师范读古诗绝句 。2.解题。结合字典了解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 每首四句。 (补充: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绝句,简称五绝。)3.介绍作者。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三、自读自学,师生交流绝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你是从哪句诗、哪个词看出来的?小声读,动笔画,指名说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四、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1.迟日江山丽迟日:春天的太阳,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 :“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
4、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 山河多么美丽! 谁来读这句诗?你想读出什么?(指名读)2.春风花草香春风:春天的风儿特别温暖。春风轻轻地吹着, 花草散发着清香! 谁愿意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3.泥融飞燕子( 1)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2)你们就是诗人,听着小燕子们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 看着它们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你的心情怎样?读!(预设:快乐、高兴、兴奋)(3)你们就是小燕子,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
5、么激动呀!读!(4)读到这儿,想起了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成双成对的燕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两岸的桃花像蘸着水在盛开。春雨使湖水上涨,将桥淹没,游人不能过去。这时摆渡的小船正从那柳阴深处向游人撑来。 )这两首诗都是在描写春天, 又都提到了小燕子。 了解小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只要看到小燕子衔泥筑巢了,就知道春天来了!4.沙暖睡鸳鸯创设情境:嘘看,鸳鸯睡着了(指名读诗句)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 (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着凉可怎么办?(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 (再读
6、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溪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 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 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五、小结、回读1.你们看,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听老师描述,说出相应的诗句。2.请你再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指名说,然后读)六、拓展延伸除了今天学的这首描写春天的绝句,我还知道杜甫写过的另外两首描写春天的绝句呢!知识链接: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7、今天咱们在课堂上了解了杜甫写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 还有很多诗人都曾写下了描写春天的诗呢,同学课下去找一找,然后我们一起分享!七、总结,巩固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 ,前两句描绘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阳光明媚,山清水秀,草木茂盛,花香四溢。后两句选取了极富春天特点的燕子和鸳鸯, 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多美的诗啊!2.还谁想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3.背诵。(指名齐背)4.你最喜欢那句诗,就请你工工整整地抄在田格本上。八、板书设计:绝句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燕子鸳鸯教学反思略。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说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
8、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并会默写。说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教学方法:想象法自主学习法说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课件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 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
9、工具书自学。2课件出示古诗,检查读音,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3看着诗句,想象画面(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配乐读(节奏、语调、语速)。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课件出示图片,认识蒌蒿、芦芽、河豚。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边吟诵,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明确:不是,
10、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 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 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出示图片和古诗,对照画面朗读。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六)练习写作1.把想象的画面内容写下了2.利用投影,班内展示评价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桃花鸭子蒌蒿对春天的喜爱和赞
11、美之情芦芽河豚三衢道中说课稿说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说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教学难点、关键: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说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
12、古人眼中、 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 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二、打开书,自己读读三衢道中这首诗。三、学三衢道中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板书:补换查看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字古诗4、反馈:齐读1、 2 句。(设计意图: 高年级写字教学不该忽视,更不该遗忘。)1)经过自学, 你学懂了哪个
13、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辩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 ,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2)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绿阴不减来时路, (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说
14、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设计意图: 读出心情的变化是第一个层次的朗读要求。5、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春色?6、放媒体欣赏江南春色。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诵,媒体
15、出示:“春天象”(设计意图:再次吟诵春中的排比句,好似在已掘过的泥地上再掘了一锄,打下了更深的烙印。)四、回归全课整体1、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写的话,一齐读“春天像”(跟我们今天学的那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设计意图: 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2、配乐齐诵两首古诗。七、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
16、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燕子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 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会认九个生字, 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燕子、 赶集”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
17、情的朗读课文。( 3)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3、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8、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三、说教学流程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 我想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
19、文,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 2 4 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 4 大板块。分别是:一、谈话,引导积累,二、学第2 段,感悟春天的美丽,三、学习 3、4 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引导积累首先激情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 顺势引导:课文中哪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本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全册说课稿 完整版 P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