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docx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土工类仪器设备校准方法1.1 土工标准筛校准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工标准筛的校准,参考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1997)编制。2、技术要求2.1 土工标准筛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2.2 筛框平整光滑,并能方便的与其他相同尺寸的标准筛、盖、接料盘等套叠在一起。2.3 筛网与筛框间的连接要牢固,能防止待筛物料泄露。2.4 土工试验筛的筛孔标称直径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1-1的规定。土工标准筛筛孔标称直径及允许偏差表101-1粗筛细筛筛孔标称直径(mm)直径允许偏差 (mm)筛孔标称直径(mm)直径允许偏差
2、 (mm)60 0.6002.0 0.09040 0.4501.0 0.07020 0.3000.5 0.089100.2100.25 0.05850.1400.075 0.0293、校准项目3.1 外观检查3.2 筛孔尺寸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 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 C,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气体。4.2 校准器具4.2.1 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 300mm分度值为0.02mm4.2.2 专用通止规。4.2.3 刻度放大镜:放大倍数不小于 40倍,测量精度优于0.01mm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查:按
3、本方法2.1-2.3条要求对土工标准筛进行外观检查。5.2 筛孔尺寸校准:5.2.1 用游标卡尺测量60-5mm筛的筛孔直径,单个测值与筛孔标称直径之差为直径偏 差;2mms 1mm#用专用通止规直接进行校准;孔径0.5mm及其以下筛的校准参照标准筛校准方法( JTJZ02-01 )。5.2.2 校准时,对每一筛孔用游标卡尺在筛孔内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测量,读取直径最大值。60mm 40mm试验筛应对所有筛孔全部进行测量;20mm试验筛在筛面上选定的任一区 域,沿着不同方向的两条直线全部测量;20mm以下试验筛,在筛面上选定任一区域,沿着不同方向的两条直线(每条直线至少 100mm进行测量。6、
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1),提交审核确认。1.2 电热鼓风干燥箱校准方法( JTJZ01-02 )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校准2、技术要求2.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2.2 电热鼓风干燥箱仪器外观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缺陷。2.3 读书显示应清晰,控制器使用正常。2.4 鼓风机可正常运行。2.5 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装置应为不少于4 组的炉瓦电阻丝。2.6 电热鼓风干燥箱温控范围:常温至200,显示器分度值为1,温度控制:设定值 3.3、校准项目
5、3.1 外观检查3.2 显示器示值。3.3 温度控制稳定性。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 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 25 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4.2 校准器具:标准温度计量程不小于200,分度值1.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 2.1-2.5 条要求逐项进行检查。5.2 显示器示值校准:从室温开始设置控制器温度值,以 10的倍数为温度级,每级温度稳定时间不少于30min,用标准温度计测定电热鼓风干燥箱内部温度并记录,同时记录数显装置温度值,做出两者之间的对比曲线或建立电热鼓风干燥箱数显温度值与
6、标准温度计读书的数据对比表。5.3 温度控制稳定性校准:将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分段设置为 65、105、175,待温度稳定后, 3h 内每小时随即观察一次读书,每次读数偏差不超过设定值3为温度控制稳定性合格。6、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 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2), 提交审核确认。1.3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准方法( JTJZ01-03)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校准,参照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检定规程【 JJG(交通) 069-2006 】编制。2、技术要求2.1 外观:2.1.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
7、合格证、使用说明书。2.1.2 仪器外观完好,不应有锈蚀、碰伤、显著的划痕及影响仪器准确度的其他缺陷。2.1.3 显示装置应刻度清晰,量程满足要求。2.2 圆锥仪下沉时间为( 5 0.1)s 。2.3 圆锥仪:质量为( 76 0.2)g 或(100 0.2)g 。;锥角为( 30 0.2) ;锥尖磨损高度0 0.3mm2.4 盛土杯:小杯内径(400.5)mm,高度为3040mm大杯内径(500.5)mm,高度为4050mm2.5 下沉深度测量误差: 2%3、校准项目3.1 外观检查。3.2 圆锥仪下沉时间。3.3 圆锥仪的质量、圆锥角度及锥尖磨损。3.4 盛土杯尺寸。3.5 下沉深度测量误
8、差。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 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 25 10) ,相对湿度不下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4.2 校准器具:4.2.1 秒表:分度值0.1s .4.2.2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2000g,感量0.01g。4.2.3 万能角度尺:分度值2.4.2.4 三用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 200mm分度值0.02mm4.2.5 标准量块:四等标准量块(5mm、 10mm、 15mm、 20mm)。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验:按照本方法 2.1 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5.2 圆锥仪下沉时间的校准:将土膏装入盛土杯中,置于
9、升降平台上,转动平台升降螺母,使圆锥锥尖刚好和土面接触,此时指示灯亮,停止转动平台升降螺母,按动开关,同时启动秒表,圆锥仪即自由下落,当读书指示灯亮时(或仪器记数声响),再次按下秒表,记录所经历的时间,平行测定3 次,取平均值。5.3 圆锥仪的质量、圆锥角度及锥尖磨损的校准:5.3.1 圆锥仪的质量校准:用电子天平称量圆锥的质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5.3.2 圆锥仪角度校准: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圆角度,每120测量1 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5.3.3 圆锥仪锥尖磨损校准:新购圆锥仪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锥高,并记录(初始高度),以后校准时使用同样的方法测量锥高(实测高度),并计算锥尖磨损高度值,
10、重复3次,取平均值。5.4 盛土杯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盛土杯的内径和高度,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3 次,取平均值。5.5下沉深度测量误差校准:在022mnf围内,设定 5mm 10mm 15mm 20mm4Ms准点,用标准量块校准,校准点每一点的误差应满足2.5 条要求,重复3 次,取平均值。误差计算公式为:误差值=|量测值-标准值|/标准值X 100%6、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3),提交审核确认。1.4电动击实仪校准方法(JTJZ01-04)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电动击实仪的校准,参照士工击实仪检定规程【 JJG (交通)058-
11、 2004】编制。2、技术要求2.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 合格证、使用说明书。2.2 击实锤质量:轻型(2500 5)g,重型(4500 9)g。2.3 击实锤落高:轻型(300 2)mm重型(450 2)mm击实过程中落高应保持不变。2.4 击实锤锤头直径:(500.5)mm。2.5 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2-2.5mm=2.6 击实筒规格要求如表104-1所示。击实筒规格要求表104-1规格型号高度(mm内径(mm)小型击实筒127 0.23100 0.2大型击实筒170 0.25152 0.33、校准项目3.1 外观检查
12、3.2 击实锤质量。3.3 击实锤落高。3.4 击实锤锤头直径3.5 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3.6 击实筒几何尺寸。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 校准环境:环境温度为(25 10) ,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4.2 校准器具:4.2.1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5000g,感量为1g。4.2.2 钢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为1mm4.2.3 游标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 200mm分度值为0.02mm4.2.4 塞尺:0.02-2mm。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查:按本方法 2.1 条要求对仪器的外观进行检查。5.2
13、击实锤质量校准:取下击实锤及导向杆放置在记数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调整其配重,使锤质量准确至要求范围。5.3 击实锤落高校准:将击实锤提升至起始高度位置处,用钢直尺测量出击实锤底部至落点处的垂直高度即击实锤落高,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5.4 击实锤锤头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击实锤锤头直径,每120测量1 次,共测量3 次,取平均值。5.5 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校准:将击实仪的定位销调整到使用大型击实筒处,安装好大型击实筒,将击实锤体手动调整到击实过程下端位置,然后手动转动击实筒,每转动120用塞尺测量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共测量3 次,其间隙均应在2-2.5mm
14、范围内,小型击实筒校准采用同样的方法。5.6 击实筒几何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击实筒的内径及高度,每120测量1 次,共测量 3 次,取平均值。6、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 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4),提交审核确认。1.5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校准方法( JTJZ01-05)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主机的校准。2、技术要求2.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2.2 仪器安装应水平,立柱应安装紧固、竖直,并相互平行。2.3 上升速率可控制为 1mm/min.2.4 框架横梁、升降台应保
15、持水平,处于相互平行的平面上。2.5 上升轴、贯入杆均应竖直,并处于同一直线上。3、校准项目3.1 外观检查。3.2 上升速率。3.3 框架横梁、升降台的水平度。3.4 上升轴及贯入杆的竖直度。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 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 25 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4.2 校准器具:4.2.1 秒表:分度值0.1s 。4.2.2 百分表:量程10mm分度值0.01mm4.2.3 水平尺。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查:按本方法 2.1 条、 2.2 条要求对仪器的外观进行检查。5.2 上升速率校准
16、将仪器升降台调节至适当的位置、上升速率档位设置为 1mm/mi将百分表用支架、表夹等装置固定,使表头与上升盘接触并调零,开启上升按钮,同时启动秒表,当秒表显示时间为 5min 时关闭上升按钮,读取百分表读书,计算上升速率,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5.3 框架横梁、升降台的水平度校准:将水平框尺分别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置于框架顶部,调节框架水平后,将水平尺以相同的方式放置在升降台上,启动上升按钮,查看升降台上升过程中是否水平,否则应进行维修处理。5.4 上升轴及贯入杆的竖直度校准:连接测力环、贯入杆,将上升台升至与贯入杆接触的位置,查看贯入杆与升降台是否处于同一竖直线,否则应予以维修处理。6
17、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5),提交审核确认。1.6 土工环刀校准方法( JTJZ01-06)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土的密度试验用环刀的校准。2、技术要求2.1 环刀应圆整,无明显的变形,无缺损。2.2 内径:(61.8 0.15)mm, (79.8 0.15)mm, 60-80mm(现场检测用)。2.3 高度(20.0 0.10)mm, 20-30mm(现场检测用)。3、校准项目3.1 外观检查。3.2 环刀内径。3.3 环刀高度。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 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 25 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18、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4.2 校准器具: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查:按本方法2.1 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5.2 环刀内径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环刀内径,每120测量 1 次,共测量3次。5.3 环刀高度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环刀,每120测量1 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6、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6),提交审核确认。1.7 CBR试验装置校准方法(JTJZ01-07)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CBR式验装置的校准。2、技术要求2.1 外观:贯入杆、试筒、荷
19、载板、百分表支撑架、透水板等外观完好,不应有碰伤、显著的划 痕及影响仪器准确度的其他缺陷。2.2 贯入杆:端面直径(50 0.5)mm,长约100mm的金属柱,百分表支架应和贯入杆垂 直并安装牢固。2.3 试筒:内径(152 0.2)mm 高度(170 1. 0)mm套环:高度(50 0.5)mm;筒内垫块:直径(1510.2)mm高度(500.5)mm=2.4 荷载板:直径150mm中心孔眼直径 52mm,每块质量(1250 10)g ,沿直径分为两 个半圆块。3、校准项目3.1 外观检查。3.2 贯入杆的直径。3.3 试筒、套环及筒内垫块的尺寸。3.4 荷载板质量。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
20、1 校准环境:环境温度为( 25 10) ,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4.2 校准器具:4.2.1 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 200mm分度值为0.02mm4.2.2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0.01g。5、校准方法5.1 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 2.1 条要求目测检测仪器外观,外观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其 他项的校准。5.2 贯入杆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贯入杆的直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3 次,取平均值。5.3 试筒、套环及筒内垫块的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筒内径和高度、筒内垫块的直径和高度、套环的高度,每120测量一次
21、共测量3 次,取平均值。5.4 荷载板质量校准:逐个称量荷载板质量并记录。6、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 个月。7、结果处理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1-07),提交审核确认。2集料类仪器设备校准方法2.1标准筛校准方法(JTJZ020-01)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集料试验用标准筛的校准,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 2005)附录公路工程方孔筛集料标准筛编制。2、技术要求2.1 标准筛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 合格证、使用说明书。2.2 标准筛应外观整洁,筛框平整光滑,并且能够方便地与筛框尺寸相同的其他筛、 盖、接料盘等能套在一
22、起;筛网与筛框间的连接要牢固,能防止待筛物料的泄漏。2.3 筛孔4.75mm以上的标准筛应采用金属穿孔板,金属穿孔板的尺寸见公差见表201-1。金属穿孔板的尺寸及公差(表 201-1)筛孔尺 寸(mrm75.0063.0053.0037.5031.5026.5019.0016.0013.209.504单孔公 差(mm)0.7 00.600.550.450.400.350.290.270.250.212.4 16mm以下标准筛的底板可以为金属丝编织网,筛孔形状为正方形,筛孔位置必须(表 201-2)按规定要求排列,金属丝编织网筛筛孔要求见表201-2.筛孔尺寸(mrm公差(mrm极限偏差平均尺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间 核查 作业 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