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湾车辆段测量方案共32页.doc
《朱家湾车辆段测量方案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家湾车辆段测量方案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测量总体规划1.1 工程概况朱家湾车辆段工程位于渝邻高速公路西侧、重庆快速路系统一横线环山隧道段以北的地块内。场地呈狭长形,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北方向长度约1413m,东西方向宽度变化不一,最窄处约45m,最宽处约500m。车辆段设置信号楼、公安办公楼、设备维修间、材料备品备件库、轨道车库、存轮间、定修线、架修线、临修线、月检库、静调库、不落轮镟轮库、吹扫线、易燃品库、综合办公楼、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洗车库、停车列检库、辅助用房、污水处理站等相关设施。该工程占地面积大、造型复杂,涉及到大面积土方挖填、土建施工、大型钢结构安装等,测量的难点在
2、于前期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及后期大型钢结构的安装,不利于测控等,所以,测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及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中,我们采用数字化测量控制和GPS等先进技术,为施工过程及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使测量工作成为智能化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并精心编制了本工程的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6
3、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 8、 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9、 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土建1011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 施工测量的目标与任务1.3.1 施工测量的目标施工测量的目标是确保工程完工后的地铁空间位置及限界净空需要,确保地下结构、建筑群体及设备安装准确到位,确保与相邻标段的正确贯通。1.3.2 施工测量的任务1.首级控制网为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测量监控单位交桩的控制网,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和放线工作。2.根据工程需要和现场情况,适当加密和改善地面控制点,以求有“多余的观测条件”保证施工测量精度。3.施工放样工
4、作要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执行,在放样前认真查阅图纸、规范,计算准确,保证施工放样的准确性;认真做好内业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4.对施工控制重点部位要重点复核,保证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保证结构限界净空要求。5.对各结构形式和施工误差累计等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尺寸误差富余量,以求最终验收时结构不侵限。6.按规范对每道工序的测量放样工作进行复核并按监理要求提交测量报验资料,经核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7.接受和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工作,接受和配合测量中心对施工控制测量项目进行的阶段性复核和抽检工作。8.负责本标段的竣工验收测量工作。9.按要求保护好测量监控单位移交的控制桩及施工中已复核的加密
5、控制桩点。1.4 测量精度控制1.4.1 首级控制网的精度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永久性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建筑红线,对以上点、线进行复测,绘制成图,并将复测结果提交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待复测成果审批下来后,方可在工地进行整体工程定位及放样。甲方交桩坐标控制点序号点号坐标(m)备注XY1GIIA05981240.356270509.0452GPS控制点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2GIIA06081961.714971186.05263GIIA06280991.189971473.29164GIIA06381628.513471769.82265GIIA06480341.33047
6、1432.3499卫星定位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平均边长(km)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与现有城市控制点的坐标较差(mm)不同线路控制网重合点坐标较差(mm)212101/1000005025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m)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 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边长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I级全站仪II级全站仪I、II级全站仪3503441/600002.546往返测距各2测回51/350008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
7、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 一等123545DS1铟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4二等2424DS1铟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81.4.2 场区、建筑物控制的精度场区控制达到二级导线精度要求,点位相对误差不超过5mm。建筑物控制、轴线控制精度要求,按二级建筑方格网的精度进行布设。高程达到四等水准精度要求,高程控制点间相对误差不超过5mm。1.4.3混凝土结构工程允许误差混凝土结构放线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外廓主轴线长度(L)L30m5mm30mL60m10mm
8、60mL90m15mm90mL20mm细部轴线2mm墙、柱、梁边线3mm门、窗、洞口线3mm层高3mm建筑物的垂直度误差和总高度误差:3H/10000度建筑物高度垂直度误差总高度误差3010m)H/1000,且10 mm单节柱(H10m)5 mm总高H3H/10000,且30 mm主体结构整体平面弯曲总长LL/1500,且25mm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平台抄平1mm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0.8mml为自交点起算的横向中心线长度(mm),不足时,以5m计。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2mm第二章 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2.1 控制网的原则本工程开挖阶段,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室外其他工程,均需要在施工现场布置永久性的
9、控制整个工程施工的平面控制网,以便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整个工程的受控,提高施工的质量、进度、精度、便利等各方面的需要,防止原始基准点的丢失、破坏,根据业主提供的五个原始基准点我们需要建立起服务于本工程的总的测量平面控制网。首级控制网中要保证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3mm,即可保证施工对测量的精度要求。对于局部精度要求更高的结构部分,我们通过在首级网的基础上插入加密点的方式,布设精度更高的三级网。三级网点的控制精度5mm。为便于测量工作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a.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b.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害的威胁。c.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
10、具有足够的强度。d.控制点布设时要保证架设仪器方便,便于观测,便于保护。2.2 控制网布设考虑上述原则,进行GPS点位布网优化组合,形成网形结构强度高且便于施工放样的GPS控制网。控制网采用边连式方法,设计出由若干个独立的异步环构成的附合或闭合图形,每个控制点都有两条以上基线通过,网中不存在自由基线。同时为了获得较高的相对精度,本工程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拟采用自由网形式。控制点位设置:考虑本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并结合施工期间点位的利用情况,拟定在远离施工范围的边缘布设GPS控制点,并保证与相邻点间通视条件良好和场地比较平整。由5个点构成GPS首级控制网,其布设形式如图所示:所有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桩点布
11、置在距开挖边线3米50米范围,应按照半永久标志进行埋设,力求稳固可靠,以便于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密控制点的恢复。控制点埋设应有三至五天的稳定期后才能开始观测。2.3 控制点埋设加密控制点标志采用20mm、长度为3040cm的普通钢筋制作,钢筋顶端锯“+”字标记,距底端约5cm处弯成勾状。如下图加密控制点标志四周使用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强度之后盖上一块木板,用石头压着。2.4 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进行观测,利用GPS静态相对定位建立平面控制网。与常规测量手段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首级施工平面
12、控制网按照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2010X中三等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采用静态定位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卫星高度角()同步观测接收机(台)有效观测卫星数(颗)平均重复设站数(次)观测时段长度(min)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数据采样间隔( S )1534260610GPS控制网观测要求:1.天线应整平、对中,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2.按规定逐项填写作业观测手薄。3.每一时段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存储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拷贝。每时段观测结束,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2.5 观测成果的检核基线向量长度误差2,同步环闭合差(/s)独立
13、环闭合差2,复测基线长度较差2式中=, 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110-6)d基线边长度(km)N、n同步环或独立环基线边数或复测基线次数2.6 数据平差处理计划采用配套的商用软件Trimble Geomatics Office进行基线观测数据的解算和平差及精度评定。同时考虑到车辆段坐标系和地方独立坐标系之间的差异,应对观测的结果进行投影面的改正。严密平差后最弱点点位中误差12mm,相邻点位相对中误差10m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80000。第三章 施工高程控制网测量3.1 布设依据及精度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
14、002以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相关规定,对高程施工放样误差的最高要求为4mm,利用现有的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比较容易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 一等123545DS1铟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4二等2424DS1铟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
15、次往返测各一次83.2 布设形式水准点位设置:考虑水准点高程精度对于车辆段施工的重要性,同样将首级施工高程控制点布设在远离车辆段范围的区域。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和利于点位的保护,将首级高程控制点与首级GPS控制点共用。3.3 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一等及二等水准网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往测奇数站上:后前前后偶数站上: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上: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后前前后前后视距差、视线长度及视线高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等级视距视线长度20m以上视线长度20m以下一等DS1501.03.00.50.
16、3二等DS1602.04.00.40.3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等级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一等3.00.40.61.0二等3.00.50.72.0第四章 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4.1 原地面复测根据导线控制网按设计提供的建筑红线角桩坐标点测设施工范围,宜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土石方填挖数量。方格网边长在平坦地区宜为20m20m,地形起伏地区宜为10m10m。4.2 现场标高控制平整场地时,用水准仪测量场地高程控制挖填方,控制场地高程为场平标高。4.3 现场坐标控制依据已布设的平面控制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和场平各分区的控制坐标,采用极
17、坐标法放样出每个分区的的范围。4.4 路基填土 按施工区段划分,在施工作业附近加密引测临时水准点,便于回填施工的高程控制。回填施工时,根据施工作业范围按5m的倍数设置高程控制网格进行高程测量,并设置小木桩控制摊铺厚度。碾压完成后,进行基层免得高程复测,确定下层回填的高程控制,逐层完成至设计标高。4.5 边坡防护4.5.1 核定边坡坡率边坡设计高程与实测高程对比,核定边坡的坡度及坡率是否附和设计图纸要求。4.5.2 坡脚线确定出第一级边坡的坡脚线,放出坡脚线控制桩,控制好边坡坡脚的高程。边坡防护的水准点要与水准控制点及隧道水准控制点联测,减小测量误差。4.5.3 边坡的坡面边坡坡面应采用坡度板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家湾 车辆段 测量 方案 32
